1、getopts 简介



  由于shell命令行的灵活性,自己编写代码判断时,复杂度会比较高。使用内部命令 getopts 可以很方便地处理命令行参数。一般格式为:


getopts options variable


  getopts 的设计目标是在循环中运行,每次执行循环,getopts 就检查下一个命令行参数,并判断它是否合法。即检查参数是否以 - 开头,后面跟一个包含在 options 中的字母。如果是,就把匹配的选项字母存在指定的变量 variable 中,并返回退出状态0;如果 - 后面的字母没有包含在 options 中,就在 variable 中存入一个 ?,并返回退出状态0;如果命令行中已经没有参数,或者下一个参数不以 - 开头,就返回不为0的退出状态。

注:getopts 只针对带有“-”的选项参数起作用。

1)getopts 允许把选项堆叠在一起(如 -ms)

2)如要参数带有值,须在对应选项后加 :(如h后需加参数 h:ms)。此时选项和参数之间至少有一个空白字符分隔,这样的选项不能堆叠。

3)如果在需要参数的选项之后没有找到参数,它就在给定的变量中存入 ? ,并向标准错误中写入错误消息。否则将实际参数写入特殊变量 :OPTARG

4)另外一个特殊变量:OPTIND,反映下一个要处理的参数索引,初值是 1,每次执行 getopts 时都会更新。


2、实例:

#!/bin/bash
while getopts h:ms option
do
case "$option" in
h)
echo "option:h,value:$OPTARG"
echo "next arg index:$OPTIND";;
m)
echo "option:m,value:$OPTARG"
echo "next arg index:$OPTIND";;
s)
echo "option:s,value:$OPTARG"
echo "next arg index:$OPTIND";;
\?)
echo "usage error..."
esac
done

1)参数带有值的情况:

# sh test.sh -h
test.sh: option requires an argument -- h
usage error...

由于选项参数h带有值,在脚本里使用“h:”的写法,所以在执行脚本的时候如果h参数没有值,就会报错。


2)参数带有值的情况:

# sh test.sh -h 100
option:h,value:100
next arg index:3

OPTIND反映下一个要处理的参数索引,初始值是1.


3)选项参数堆叠:

# sh test.sh -h 100 -ms
option:h,value:100
next arg index:3
option:m,value:
next arg index:3
option:s,value:
next arg index:4

# sh test.sh -h 100 -m -s
option:h,value:100
next arg index:3
option:m,value:
next arg index:4
option:s,value:
next arg index:5


4)实例4:

# sh test.sh -h 100 -m 200
option:h,value:100
next arg index:3
option:m,value:
next arg index:4

由于选项参数m没有在脚本中定义成"m:",所以即使在使用中加上值,也不会被识别

5)实例5:

# sh test.sh -h 100 -m 200 -s
option:h,value:100
next arg index:3
option:m,value:
next arg index:4

由于选项参数m没有在脚本中定义成"m:",遇到参数200时就不会被认为是选项参数m的值,反而会被当做没有“-”的参数对待,这时就结束命令,所以后面的-s选项参数也不会被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