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对于这部片子,我几乎不会讨论里面的剧情,而是讨论关于梦的故事。
记得在几年前的一天下午,在我哥的车里听到了一首歌,带着好奇问是什么名字,然后我哥特意问我,你听声音是男的还是女的唱的?果然让我很吃惊的,声音这么甜美细腻,竟然是一个男孩(周深)唱的。
看腻了反转和混搭,如果听了歌曲以后再来了解这个背景,我觉得确实很难得,觉得是真诚的,就如同多年后我突然想起来推荐给你这部电影。
大鱼海棠这部片子,在网上被骂的很多,这勾起了我的好奇。
豆瓣评分连7分都不到,按理来说绝对不能入优秀的范畴,实际上最开始打分是8.2,后来逐步掉到了现在的这个分数。
难得的IMDb是7.3,让我觉得自己的判断还是理性的,我如果打分,应该是在7.5以上。
到了这里还不说剧情,是不是有些吊胃口。
我们先不谈这些,因为我的关注点不在这里,然后我会逐步给出我的解释。阿凡达这部片子是顶级的现象级电影,拍了多长时间,其实从构思到策划拍摄,花费的时间比官方的时间要长很多,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
而大鱼海棠的时间呢,已经几乎无从考证了。
确切的说,这是缘起于一个梦,2004年,梁旋做了一个有关“大鱼海棠”的梦,梦到一条小鱼,最后变大,找各种各样的容器,让自己活下来。从一个小杯子到玻璃缸、木桶、水晶,到最后找到一个小池塘。小鱼越来越大,大到所有的地方都容不下它了,最后只能把它送回大海。后来发现,大海它也不想待,它想飞到天上去,它属于天空。
梦里所有的起源都来自浩瀚的海洋。每一个人都是从海底走出的灵魂,从大鱼化作人类,再去历经生离死别,爱恨喜怒。之后便和好友张春拍摄了短片《大鱼海棠》,最开始制作的flash产生了效应,然后他们决定通过电影的方式来呈现出来,从梦境到实现,竟然走了12年,这带给大家其实的更多的是情怀,而等待12年的结果已经把自己的内心期望提得很高,结果很多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口碑效应也开始下滑。这是我理解的这部片子评分出入较大的原因吧。
如果打个圆场,无论是观众和主创,大家都是认真的,谁会花12年来证明自己的付出是敷衍,而同时谁会认真等待12年,结果心中的美好都被打碎了。
很多人都对剧情里的女主-椿的任性很有意见,因为这种情设让这部片子看起来会有些单薄,很难有强大的说服力。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整部片子无法支撑起里面的世界观,略有些空洞。
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要接受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哪怕不完美或者漏洞百出,但那是我们状态的真实写照。那个时候,现实才不会管你内心的梦想是否美丽,所以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还会去。
所以影视剧中会出现完美的人格,完美的结局。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一切都如同格林童话里所说:
个体生命不同,但这世界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
因为大家的内心中只能接受这种结果,逆向而为,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反感。
抛开片子,我敬仰哪些认真坚持的人,类似的有一部片子走了我的眼帘,我敢打赌你没有看过,那就是《大世界》,是乌鸦推荐的。所有的细节都是由一人完成,花了整整三年多。
这样的梦如果琢磨起来确实非常多。有些来自于其他电影,有些来源于生活,有些来源于心中。
比如《盗梦空间》里的梦,可以现实模拟,还可以修改梦境,真是脑洞大开。
比如《金色梦乡》里面,伴着一首披头士的曲子,竟然让一个四散逃亡的人找到了温暖,难怪有人说,这是看过的第一部正义没有战胜邪恶却也不悲情的片儿。
梦很多,实在太多,我的女儿也做梦,有一天尿床了,然后突然醒来对我们说,我们快跑,怪兽来了。
作家也做梦,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记》中,推销员格雷戈尔醒来梦见自己成了一只大虫子,于是便以虫子的身份游走了故事情节之中。
科学家也做梦,科学史上有四个有名的梦。
1864年,德国科学家凯库勒一直在琢磨苯的结构,有一天睡着的时候,梦到分子和原子跳起舞来,竟然梦到了答案,即苯环结构。
还有我们当年死记硬背的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在反复思考的状态下在梦中得到的启示,他看到了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了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张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再来说个和片子相关的人,大鱼海棠椿爷爷的配音演员是王德顺,他在网络上大家所熟知,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和学习的心态,这也是梦。
我们总是在标榜世界观的时候,给它太多的标签,殊不知,我们其实内心有一个梦,对我们来说,需要的仅仅是坚持和默默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