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简介


类: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class


类变量: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中且在函数体之外。类变量通常不作为实例变量使用。


数据成员:类变量或者实例变量用于处理类及其实例对象的相关的数据。


方法重写:如果从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的需求,可以对其进行改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也称为方法的重写。


实例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只作用于当前实例的类。


继承:即一个派生类(derived class)继承基类(base class)的字段和方法。继承也允许把一个派生类的对象作为一个基类对象对待。


创建类

#!/usr/bin/env python

class Price(object): #新式类,object类是所有类的基类/父类
a = 0
def __init__(self): #构造函数,当实例化对象时自动调用
self.price = 100 #属性
self.count = 0.7
def price(self): #方法
new_price = self.price * self.count
return new_price
print this is new_price #构析函数,执行price方法时自动调用
p = Price()
print p.price
print p.a

a 变量是一个类变量,它的值将在这个类的所有实例之间共享。你可以在内部类或外部类使用 P 访问。


第一种方法__init__()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被称为类的构造函数或初始化方法,当创建了这个类的实例时就会调用该方法


self 代表类的实例,self 在定义类的方法时是必须有的,虽然在调用时不必传入相应的参数。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类的方法与普通的函数只有一个特别的区别——它们必须有一个额外的第一个参数名称, 按照惯例它的名称是 self。


输入: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class Test:
def a(self): #self代表类的实例
print(self)
print (self.__class__)


t = Test()
t.a()

输出

/usr/bin/python2.7 /root/PycharmProjects/untitled/002.py
<__main__.Test instance at 0x7ff9267e84d0>
__main__.Test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从执行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 代表的是类的实例,代表当前对象的地址,而 self.class 则指向类。

self 不是 python 关键字,我们把他换成 runoob 也是可以正常执行的:


创建实例对象


访问属性:可以使用点(.)来访问对象的属性。使用如下类的名称访问类变量:

class Price(object):
a = 0
def __init__(self):
self.price = 100
self.count = 0.7
def price(self):
new_price = self.price * self.count
return new_price

p = Price() ##实例化过程
print p.price ##访问属性
print p.a


Python内置类属性



  • __dict__ : 类的属性(包含一个字典,由类的数据属性组成)
  • __doc__ :类的文档字符串
  • __name__: 类名
  • __module__:   类定义所在的模块(类的全名是'__main__.className',如果类位于一个导入模块mymod中,那么className.__module__ 等于 mymod)
  • __bases__ : 类的所有父类构成元素(包含了一个由所有父类组成的元组)


Python内置类属性调用实例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class Exam:
hahahaha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Exam.name = haha,hehe
print Exam.__doc__
print Exam.__dict__
print Exam.__module__
print Exam.__bases__


python对象销毁(垃圾回收)


Python 使用了引用计数这一简单技术来跟踪和回收垃圾。


在 Python 内部记录着所有使用中的对象各有多少引用


一个内部跟踪变量,称为一个引用计数器。


当对象被创建时, 就创建了一个引用计数, 当这个对象不再需要时, 也就是说, 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0 时, 它被垃圾回收。但是回收不是立即的, 由解释器在适当的时机,将垃圾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

a = 40      # 创建对象  <40>

b = a # 增加引用, <40> 的计数

c = [b] # 增加引用. <40> 的计数

del a # 减少引用 <40> 的计数

b = 100 # 减少引用 <40> 的计数

c[0] = -1 # 减少引用 <40> 的计数

垃圾回收机制不仅针对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同样也可以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循环引用指的是,两个对象相互引用,但是没有其他变量引用他们。这种情况 下,仅使用引用计数是不够的。Python 的垃圾收集器实际上是一个引用计数器和一个循环垃圾收集器。作为引用计数的补充, 垃圾收集器也会留心被分配的总量很大(及未通过引用计数销毁的那些)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 解释器会暂停下来, 试图清理所有未引用的循环。


类的继承


面向对象的编程带来的主要好处之一是代码的重用,实现这种重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继承机制。继承完全可以理解成类之间的类型和子类型关系。


需要注意的地方:继承语法   class 派生类名(基类名):基类名写在括号里,基本类是在类定义的时候,在元组之中指明的。


在python中继承中的一些特点:


  • 1:在继承中基类的构造(__init__()方法)不会被自动调用,它需要在其派生类的构造中亲自专门调用。
  • 2:在调用基类的方法时,需要加上基类的类名前缀,且需要带上self参数变量。区别于在类中调用普通函数时并不需要带上self参数
  • 3:Python总是首先查找对应类型的方法,如果它不能在派生类中找到对应的方法,它才开始到基类中逐个查找。(先在本类中查找调用的方法,找不到才去基类中找)。


如果在继承元组中列了一个以上的类,那么它就被称作多重继承 。


输入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class Father:
a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 i am father
def fatherMethod(self):
print i am fatherMethod
def setfa(self):
Father.fatherMethod()
class Son(Father):
def __init__(self):
print i am son
def sonMethod(self):
print i am sonMethod

s = Son()
s.fatherMethod()
s.sonMethod()

输出:

i am son
i am fatherMethod
i am sonMethod

也可以继承多个类:

class C(A, B):   # 继承类 A 和 B

调用方法重写


输入: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class Father:
a = 100
def __init__(self):
print i am father
def fatherMethod(self):
print i am fatherMethod
class Son(Father):
def fatherMethod(self):
print i am big boy

s = Son()
s.fatherMethod()

输出:

i am  father
i am big boy


类属性与方法


类的私有属性

__private_attrs: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属性为私有,不能在类的外部被使用或直接访问。在类内部的方法中使用时 self.__private_attrs。


类的方法

在类的内部,使用 def 关键字可以为类定义一个方法,与一般函数定义不同,类方法必须包含参数 self,且为第一个参数


类的私有方法

__private_method: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方法为私有方法,不能在类地外部调用。在类的内部调用 self.__private_methods


输入:

class Father:
a = 100 #公开变量
__haha = 0 #私有变量
def __init__(self):
print i am father
def fatherMethod(self):
print i am fatherMethod
class Son:
def fatherMethod(self):
print i am big boy
s = Son()
s.fatherMethod()
Son.__haha() ##报错

输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root/PycharmProjects/untitled/004.py, line 16, in <module>
Son.__haha()
AttributeError: class Son has no attribute '__haha'

单下划线、双下划线、头尾双下划线说明:


  • __foo__: 定义的是特列方法,类似 __init__() 之类的。
  • _foo: 以单下划线开头的表示的是 protected 类型的变量,即保护类型只能允许其本身与子类进行访问,不能用于 from module import *
  • __foo: 双下划线的表示的是私有类型(private)的变量, 只能是允许这个类本身进行访问了。


作者:朱小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