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引入jthread
在C++ 11中,已经引入了std::thread。std::thread为C++标准库带来了一流的线程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多线程开发的便利性。但std::thread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短板,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命周期管理的复杂性。std::thread对象必须在它代表的线程结束之前,一直保持存活。如果一个std::thread对象被销毁(比如:离开了其作用域),而它关联的线程还在运行,那么程序会调用std::terminate()终止,除非线程被join或者detach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仔细管理每个线程对象的生命周期,大大增加了编码的复杂度和出错的可能性。
2、缺乏自动资源管理。std::thread没有自动管理线程生命周期的机制,程序员必须显式调用join或detach。否则,可能导致资源泄露或程序异常终止,这在异常处理场景下尤为麻烦。
3、异常安全性问题。如果在创建或启动std::thread时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资源泄露或者程序的不确定行为。比如:如果在std::thread构造函数中抛出了异常,那么已经创建的线程可能无法正确地被join或detach。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 20中引入了std::jthread。
自动管理生命周期
C++ 20中新引入的std::jthread解决了C++ 11中std::thread的一些不便之处,特别是在线程生命周期管理上的自动化处理。std::jthread是一个智能指针风格的类,它自动join或detach与之关联的线程,从而避免了潜在的资源泄露问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std::jthread的工作原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RunTask(stop_token stoken)
{
int nCount = 0;
while (!stoken.stop_requested())
{
cout << "Task running... " << nCount++ << endl;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1));
}
cout << "Task stopped" << endl;
}
int main()
{
jthread t(RunTask);
// 主线程等待一段时间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5));
return 0;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RunTask函数作为工作线程的入口点,接收一个std::stop_token参数,用于检测是否请求停止。std::jthread t(RunTask)声明了一个jthread对象t,它会自动管理task函数所在线程的生命周期。当main函数结束时,t会自动调用join,等待关联线程完成或终止。可以看到,虽然我们没有显式要求停止线程,但当main函数返回时,jthread会确保线程安全结束。执行这段代码,其输出如下。
Task running... 0
Task running... 1
Task running... 2
Task running... 3
Task running... 4
Task stopped
stop_source和stop_token
与std::thread相比,std::jthread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与std::stop_source和std::stop_token的集成,从而允许我们优雅地请求线程停止。
在下面的示例代码中,通过创建std::stop_source对象,并将其get_token方法的结果传递给RunTask函数,我们可以在需要时通过stopSource.request_stop()请求线程停止。RunTask函数中会循环检查std::stop_token的状态,一旦请求停止,就会退出循环并清理资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RunTask(stop_token stoken)
{
int nCount = 0;
while (!stoken.stop_requested())
{
// 子线程执行一些任务
cout << "Working..." << nCount++ << endl;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1));
}
cout << "Task stopped" << endl;
}
int main()
{
stop_source stopSource;
jthread t(RunTask, stopSource.get_token());
// 主线程等待一段时间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3));
cout << "Request task to stop..." << endl;
// 主动请求线程停止
stopSource.request_stop();
return 0;
}
执行上述代码,其输出如下。
Working...0
Working...1
Working...2
Request task to stop...
Task stopped
线程中使用成员函数
std::jthread不仅可以用来启动普通函数,还可以用来启动类的成员函数。此时,需要使用lambda表达式来传递对象实例和成员函数指针。具体的用法,可以参考下面的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Task
{
public:
void Run(stop_token stoken)
{
int nCount = 0;
while (!stoken.stop_requested())
{
cout << "Working..." << nCount++ << endl;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1));
}
}
};
int main()
{
CTask task;
jthread t([&task](stop_token stoken){ task.Run(stoken); });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5));
return 0;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CTask的类,其中包含一个公共成员函数Run。这个函数接收一个stop_token参数,用于检查是否有停止线程的请求。函数内部,它使用一个循环不断地输出计数器的值,并在每次循环之间暂停1秒。当stop_token表示停止请求时,循环结束。
在main函数中,我们创建了CTask类的对象task。接着,声明了一个jthread对象t,并初始化它以执行一个Lambda函数。这个Lambda函数捕获了task对象的引用,并将其传递给task.Run()方法,同时也传入了stop_token。jthread会自动为这个Lambda函数提供一个与之关联的stop_token,用于线程的停止请求。当jthread对象t的生命周期结束时,它会自动调用join来等待线程结束,无需手动调用join或detach。
💡 如果想阅读最新的文章,或者有技术问题需要交流和沟通,可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希望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