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某软件开发项目包含A、B、C、D、E、F六项工作,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持续时间如下:
* A工作的持续时间为3天,B工作的持续时间为4天;
* C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开始,持续时间为5天;
* D工作在B工作完成后开始,且在C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持续时间为6天;
* E工作在C工作完成后开始,且与D工作同时进行,持续时间为3天;
* F工作在D工作和E工作都完成后开始,持续时间为2天。
请根据以上信息,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确定项目的总工期。
**解析:**
首先,我们确定每个工作的节点编号。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用圆圈表示,箭线表示工作及其方向。每个工作都有两个节点与之对应,分别表示该工作的开始和结束。
* A工作:节点1(开始)至节点2(结束)
* B工作:节点3(开始)至节点4(结束)
* C工作:节点2(开始,因为C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开始)至节点5(结束)
* D工作:节点5(开始,因为D工作在C工作完成后开始,但需在B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所以实际开始节点以B工作结束节点为准,即节点4)至节点7(结束,因为D工作持续时间比E工作长,所以F工作的开始节点在D工作结束节点之后)
* E工作:节点5(开始)至节点6(结束)
* F工作:节点7(开始)至节点8(结束)
注意: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调整。虽然D工作在C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但由于B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D工作实际上会在B工作完成后才开始,而不是C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始。因此,D工作的开始节点应与B工作的结束节点对齐。
接下来,我们根据节点和工作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图中箭线的长度不代表实际工作的持续时间,仅用于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绘制完双代号网络图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项目的总工期。
* A工作和B工作可以同时开始,因此它们不会相互影响总工期。
* C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开始,但由于A工作持续时间较短,所以C工作的开始时间主要由A工作决定。
* D工作在B工作和C工作都完成后开始,由于B工作持续时间较长,所以D工作的开始时间主要由B工作决定。
* E工作在C工作完成后开始,与D工作同时进行。
* F工作在D工作和E工作都完成后开始。
因此,项目的总工期为A工作、B工作、C工作、D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再加上F工作的持续时间,即3天(A)+ 4天(B)+ 5天(C)+ 6天(D)+ 2天(F)= 20天。
通过这道经典例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双代号网络图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清晰地了解项目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在软考中,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构建和解析方法对于顺利通过考试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