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mod 代码笔记
2019年03月11日 16:18:30 haithink 阅读数:197
最近了解到 Linemod 这个模板匹配算法,印象不错
准备仔细学习一下,先做点代码笔记,免得后面不好回顾
目前的笔记基本上把 核心流程都分析得比较清楚了,除了一些阈值的选取
opencv 的contrib 模块有这个算法的实现
我看的代码来自这里
https://github.com/meiqua/shape_based_matching
先大概记录下 代码思路:
分两个阶段, train 和 test
Train
Train 中 , shapeInfo_producer 负责用来对 模板进行 各种旋转和尺度缩放,
shapes.src_of 可以根据旋转和尺度 生成变换后的 模板
对每一个模板 执行 detector.addTemplate 操作,
最后调用 shapes.save_infos 和 detector.writeClasses 这两个保存训练 结果。保存的信息用于 后续的匹配中。
首先构造
line2Dup::Detector detector(20, { 4, 8 });
第一个参数为 特征点个数 ,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 vector, 每个元素代表每一层的T
构建 this->modality 对象
shape_based_matching::shapeInfo_producer shapes(padded_img, padded_mask);
两个入参都是 图像,第一个是用 输入图像构建,填充像素为0, 第二个用输入图像大小的大小构建掩码图像,掩码为1, 填充像素为0
然后填充shapes.scale_range、 shapes.scale_step、 shapes.angle_range 、shapes.angle_step
这四个是对模板图像进行 尺度缩放 和 旋转的 量
shapes.produce_infos();
主要是用 尺度范围 和 旋转范围 的组合 构建 std::vector infos
然后 就是 遍历 shapes.infos
执行
detector.addTemplate(shapes.src_of(info), class_id, shapes.mask_of(info));
shapes.src_of(info) 产生变换后的图像
class_id 是一个固定的字符串
shapes.mask_of(info) 返回 shapes.src_of(info) 产生变换后的图像是否大于0的 掩码图像
addTemplate 是 核心函数,主要作用为 提取模板图像的特征点,即梯度较强的点,得到 这些点的坐标和梯度方向值。
接着调用两个函数
- shapes.save_infos 保存 的信息是 每张图片是 原始图像经过哪种旋转和缩放得到的
- detector.writeClasses 则 保存 每个模板 的信息,包括cropTemplates(tp) 后的高宽和坐标、 特征点坐标信息,特征点的label 就是梯度方向
=============================================================================
Detector::addTemplate
1 modality->process(source, object_mask)
这个是 直接构造一个 ColorGradientPyramid 对象,返回其指针
ColorGradientPyramid 构造函数中 update(); ,内部是
quantizedOrientations(src, magnitude, angle, weak_threshold);
先做 高斯模糊, 然后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调用 Sobel,
调用 phase 计算梯度方向,
调用 hysteresisGradient, 主要输出就是 quantized_angle
过程为: 先把 连续的梯度方向 划分为16个区间, 然后量化为8个方向
quant_r[c] &= 7; 这个代码还没看明白,这 相当于把一个整数 对8 求模
这么做没问题应该是因为 认为 180度和190度之间的方向 和0度到10度之间的 方向是一个方向。
然后就是 对梯度幅值 超过一定阈值的 像素点 的 3*3 邻域 求 梯度直方图
投票数 超过 阈值的 方向 作为最终的 量化方向
至此, modality->process 完成
返回 一个 Ptr qp
然后 开始遍历金字塔每一层, 如果不是最底层, 那么 qp 降采样,并且 做梯度量化操作, 即调用上面的 update()
然后qp->extractTemplate(tp[l])
这一步是 提取第 L 层特征点, 保存在 tp[l]中。 细节参考后文
说明: tp是个vector, 每个 元素都是一个模板,对应金字塔某一层提取出来的特征点
每一层都遍历完后, cropTemplates(tp)
这个函数 先 遍历每一个 模板, 找出特征点最大最小坐标,注意,高层次的金字塔图像的坐标会进行放大(根据层次)
得到 4个最小、最大坐标。 注意: 是所有层共用信息
然后再一次遍历每个模板, 调整 templ.width ,templ.height ,templ.tl_x,templ.tl_y
然后用 templ.tl_x,templ.tl_y 修正了特征点坐标,
TODO: 这就 有点麻烦了, 修正后的 坐标肯定和 原始图像 对应不上了啊!
返回 Rect(min_x, min_y, max_x - min_x, max_y - min_y)
但 外部并未接收 这个返回值
addTemplate 的最后 template_pyramids.push_back(tp);
ColorGradientPyramid::extractTemplate(Template &templ)
函数输出应该是 templ.features, 即提取出 特征点
先对 mask 进行 腐蚀,
Magnitude 是 之前 quantizedOrientations 中计算出的梯度幅值(梯度平方和)
对 Magnitude 搞一个 遍历,
如果对每个像素,如果 magnitude_valid 值 大于0
如果其邻域内 有像素的梯度幅值超过它,
那么 is_max 为 false, 如果遍历完后 , is_max 为true, 那么 所有 邻域像素对应 magnitude_valid 值 置为0
通过上述检验的点 , 如果 幅值超过阈值, 且 方向不为 0, 进入 candidates
(注意 opencv在这里的实现方法, 先设置了一个 score = 0, 如果没通过上述检验, 该值依然为0, 这种实现方法好吗?)
遍历完后,如果 candidates 个数低于阈值, 返回 false, 此次 抽取失败。。。
对 candidates 按照 score 进行一次稳定排序
selectScatteredFeatures 最后 从 candidates 中 选取一些 散得 比较开的点, 这里while 循环写得还比较有技巧, 如果遍历完一轮, 数量不够,那么 降低 距离阈值, 再选!
和 orb-slam或者说opencv 里面 ORBextractor 提取特征点 那个 四叉树的方法谁优谁劣?
选取的特征点保存 在 templ.features 中
Test
先读取 train 阶段保存的两个信息文件
detector.readClasses(ids, prefix + “myCase/%s_templ.yaml”);
读取 每个模板 的信息,包括cropTemplates(tp) 后的高宽和坐标、 特征点坐标信息,特征点的label 就是梯度方向。
构建出: class_templates
shape_based_matching::shapeInfo_producer::load_infos
每张图片是 原始图像经过哪种旋转和缩放得到的
对测试图像 进行一下调整, 使得高宽都是 16 的倍数
auto matches = detector.match(img, 90, ids);
90 是阈值, ids 是 训练时 指定的id字符串 test
然后 modality->process(source, mask),
这个调用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会 构造一个 ColorGradientPyramid 对象,对source图像计算量化后的梯度信息
然后遍历 金字塔, construct response map
先不看 具体的函数调用实现过层, 从函数名字 和 注释来看, 这就是 论文当中第三节讲的东西, 包括 方向扩散spread、 梯度响应计算computeResponseMaps、 线性化存储linearize。 最终存在在 LinearMemoryPyramid 结构里面。
遍历class_ids, 从 class_templates获取 对应 std::vector
matchClass(lm_pyramid, sizes, threshold, matches, it->first, it->second);
这个函数完成整个匹配过程
=============================================================================
Detector::matchClass
遍历template_pyramids, 提取出 每个 Template,
调用 similarity, 计算相似性, similarity中, 核心调用是 accessLinearMemory,
这里面第一行代码
const Mat &memory_grid = linear_memories[f.label];
很关键,这是根据模板中特征点 来 定位 response map 相应的数据
定位到以后,然后 就是 SIMD 指令 来 累加数据了!
static void spread(const Mat &src, Mat &dst, int T)
这个地方实现的是 论文3.3 节的所谓 梯度方向展开
所要实现的功能很好理解, 即把每个像素及其邻域的离散化的梯度方向进行 或运算。
OpenCV 这里再一次展现了实现技巧, 最直观的方法是 每次遍历一个像素时,取出其所有邻域内的像素的梯度方向值,然后做一个或运算, 这样做 内存访问性能较低, 因为图像的下一行和上一行 距离较大, 很可能缓存命中失败。
OpenCV 的做法是: 每次遍历时, 只做整个邻域内某个特定位置的像素梯度方向值 的 或运算,这个地方说的邻域包含像素自身,即邻域中心。 所以总共循环 T*T次。 T 为邻域直径。
这样做, 内存访问友好,并且方便使用 SSE指令进行优化, 因为连续参与运算的数据在内存中是连续的!
static void computeResponseMaps
(const Mat &src, std::vector &response_maps)
实现论文3.4节 响应图的计算
这个地方 把论文中的相似度 也给离散化了。
并且事先计算了 某个方向 和 某组方向的余弦值的最大值,并且离散化, (或者称为根据余弦值 实行打分制) 存储到一个数组SIMILARITY_LUT 中,即查找表。 这个查找表中针对某个方向的值有32个元素, 总共8个方向, 所以有 256个元素。 32个元素中 , 又分为两组, 前16个是8个方向中前4个方向的各种组合 与 当前32个元素针对的方向 的余弦值的最大值对应的得分。
这个数组, 上交这个学生 对原来的值 进行了修改: 1,2–>0 3–>1
为什么这么改?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683990 这篇文章给出了 修改的解释
论文3.4 节 也给出了 这个查找表的计算啊!
疑问待定: n0 为8的时候, 针对某个方向的查找表元素 按照论文实际上应该是有 2的8次方, 即 256种情况。 这个地方是不想搞出那么大一个数组, 所以, 把8位分拆成两组, 每组只需16个元素, 然后再进行一次比较,拿到最终的最大值? 为啥不直接构建大小为 256*8的查找表? 这样可以省掉一次 max的运算。
看了下 _mm_shuffle_epi8 的介绍
这个地方 index 只用低4位进行运算, 也就是只支持 4个bit作为索引值,
如果只能用这个指令,的确 只能把 8位拆分成两组4位,再max
不知道有没有 能直接用8位作为 所以索引的SSE指令
static void linearize
(const Mat &response_map, Mat &linearized, int T)
这个是改变存储方式,先行后列, 间隔T 读取,然后写入。没有比较复杂和特殊的处理。
similarity_64
这个函数计算 模板和 输入图像的 相似性, 即论文中的 similarity map
计算相似性的时候, 并不是 把 模板上的每个像素都和 输入图像上对应的像素 一一对应,然后进行 某种计算, 这和 NCC, SSD 这些方法的做法不一样!一开始受这些方法先入为主的影响,导致论文里的Fig 7 以及代码中的操作
实际上, 只比较模板上提取的特征点, 以及 模板 覆盖在 输入图像上某个位置时, 这些模板特征点对应到 输入图像上的像素点 之间的梯度差异。
意识到这点以后,就比较好理解代码了。 因为模板需要在输入图像上进行 滑动,所以产生了 similarity map。 每次滑动,模板和输入图像产生一个 相似度。 模板在 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滑动, 所以 产生一个 二维的相似度矩阵。这个矩阵的宽 自然就是 输入图像的宽减去模板的宽, 也就是代码中的span_x。 高的情况类似。
代码当中用 template_positions 表示 模板的当前滑动位置。
计算similarity map最直观的方法是:对每个模板位置, 找出所有特征点在输入图像上对应的像素, 计算所有梯度方向的相似性,累加。 然后 处理下一个模板位置。
但代码中的做法是: 对每个特征点,计算出所有模板位置上 这个特征点 和 所有输入图像上对应点的 梯度方向相似性,保存到similarity map中。 然后 计算下一个特征点的相似性,累加到 similarity map中。
整个算法中 不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