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四层交换器集群系统,根据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实现用户请求转发,本身不产生流量,只做用户请求转发,目前是负载均衡性能最好的集群系统,那么负载均衡实现了很好可伸缩性,节点数目可以增

长到几千,甚至几万。后期也由很多用户参与开发LVS辅助工具和辅助组件,最出名的就是alexandre为LVS编写的keepalived,它最初专门用于监控LVS,之后又加入VRRP实现高可用功能。

负载调度器,真实服务器群节点一起被称为LVS,LVS负载调度器(有时也称为负载均衡器),接收服务的所有接入服务集群的请求,并决定集群中的哪个节点应该回复其请求。

1)、负载调度器(director):作为整个集群的前端,主要将用户请求分发至真实服务器中进行处理。

2)、真实服务器池:由多个功能相同的真是服务器组成,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网络服务,如web服务,邮件服务等。且虚拟服务器集群作为一个可伸缩的集群,可自由添加深处真是服务器而并步影响整个集群的正常工作。

3)、共享存储:作用就是让每个用户访问的资源都是一样的,服务器支持写操作,才建议使用

LVS集群的高可用,虽然LVS负载均衡性能很好,但是如果其中节点故障,LVS是无法感知的,因此产生了LVS周边的一个辅助工具KeepAlived,用于监控检查兼容性非常好,如果RS一个节点挂掉,keepalived会将此节点从管理列表中剔出,当节点恢复再拉回管理列表,但是此时的调度器存在单点故障的可能性,所以还必须使用其他软件来实现调度器的高可用,比如hearbeat。

一、企业群集应用概述

1.1、群集的含义
1.1.1、Cluster,集群,群集
1.1.2、有多台主机构成,但对外只表现为一个整体

1.2、问题

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站点对硬件性能、响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力不从心

1.3、解决方法
1.3.1、使用价格昂贵的小型机、大型机
1.3.2、使用普通服务器构建服务器群集

1.4、高可用群集
1.4.1、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的容错效果
1.4.2、HA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

1.5、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
1.5.1、提高应用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扩展硬件资源和分析能力为目标,获得相当于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HPC)能力
1.5.2、高性能依赖于“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通过专用硬件和软件将多个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只有大型、超级计算机才具备的计算能力

二、负载均衡群集架构

2.1、负载均衡的结构
①第一层,负载调度器(Load Balancer或Director)
②第二层,服务器池(Server Pool)
③第三层,共享存储(Share Storage)

2.2、负载均衡结构图

lvs没有转发_lvs


2.3、负载均衡群集工作模式分析

2.3.1、负载均衡群集是目前企业用得最多的群集类型

2.3.2、群集的负载调度技术有三种工作模式

①地址转换

②IP隧道

③直接路由

2.4、NAT模式(地址转换)
2.4.1、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模式
2.4.2、类似于防火墙的私有网络结构,负载调度器作为所有服务器节点的网关,即作为客户机的访问入口,也是各节点回应客户机的访问出口
2.4.3、服务器节点使用私有IP地址,与负载调度器位于同一个物理网络,安全性要优于其他两种方式

2.5、TUN模式(IP隧道)
2.5.1、IP Tunnel,简称TUN模式
2.5.2、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负载调度器仅作为客户机的访问入口,各节点通过各自的Internet连接直接回应客户机,而不再经过负载调度器
2.5.3、服务器节点分散在互联网中的不同位置,具有独立的公网IP地址,通过专用IP隧道与负载调度器相互通信

2.6、DR模式(直接路由)
2.6.1、Direct Routing,简称DR模式
2.6.2、采用半开放式的网络结构,与TUN模式的结构类似,但各节点并不是分散在各地,而是与调度器位于同一个物理网络
2.6.3、负载调度器与各节点服务器通过本地网络连接,不需要建立专用的IP隧道

三、关于LVS虚拟服务器

3.1、Linux Virtual Server
3.1.1、针对Linux内核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1.2、1998年5月,由我国的章文嵩博士创建
3.1.3、官方网站: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

3.2、LVS的负载调度算法
3.2.1、轮询(Round Robin)

将收到的访问请求按照顺序轮流分配给群集中的各节点(真实服务器),均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而不管服务器实际的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3.2.2、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 Robin)

①根据调度器设置地权重值来分发请求,权重值高地节点优先获得任务,分配的请求数越多
②保证性能强的服务器承担更多的访问流量

3.2.3、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ions)
根据真实服务器已建立的连接数进行分配,将收到的访问请求优先分配给连接数最少的节点

3.2.4、加权最少连接(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①在服务器节点的性能差异较大时,可以为真实服务器自动调整权重

②性能较高的节点将承担更大比例的活动连接负载

四、使用ipvsadm工具

4.1、LVS群集创建与管理

创建虚拟服务器 → 添加、删除服务器节点 → 查看群集及节点情况 → 保存负载分配策略

4.2、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4.2.1、依赖于RPC(远端过程调用)

4.2.2、需安装nfs-utils、rpcbind软件包

4.2.3、系统服务:nfs、rpcbind

4.2.4、共享配置文件:/etc/exports

4.3、使用NFS发布共享资源

4.3.1、安装nfs-utils、rpcbind软件包

4.3.2、设置共享目录

4.3.3、启动NFS服务程序

4.3.4、查看本机发布的NFS共享目录

4.4、在客户机中访问NFS共享资源

4.4.1、安装rpcbing软件包,并启动rpcbind服务

4.4.2、手动挂载NFS共享目录

4.4.3、fstab自动挂载设置

五、案例:LVS-NAT部署

5.1、案例环境

LVS调度器作为Web服务器池的网关,LVS两块网卡,分别连接内外网,使用(rr)调度算法

lvs没有转发_服务器_02


5.2、部署步骤

5.2.1、加载ip_vs模块,安装ipvsadm工具

5.2.2、开启路由准发

5.2.3、新建LVS虚拟服务器并添加节点服务器

5.2.4、配置节点服务器

①建立测试网站

②挂载NFS共享存储

③建立测试网页

5.2.5、保存规则并测试

5.3、部署过程
5.3.1、LVS相关术语

①DS:Director Server。指的是前端负载均衡器节点。

②RS:Real Server。后端真实的工作服务器。

③VIP:向外部直接面向用户请求,作为用户请求的目标的IP地址。

④DIP:Director Server IP,主要用于和内部主机通讯的IP地址。

⑤RIP:Real Server IP,后端服务器的IP地址。

⑥CIP:Client IP,访问客户端的IP地址

5.3.2、LVS-NAT模式的特性

①RS应该和DIP应该使用私网地址,且RS的网关要指向DIP

②请求和响应报文都要经由director转发;极高负载的场景中,director可能会成为系统瓶颈

③支持端口映射
④ RS可以使用任意OS

⑤ RS的RIP和Director的DIP必须在同一IP网络

5.3.3、环境

调度服务器

192.168.100.10/24(内网)

192.168.1.42/24(外网)

Web1服务器

192.168.100.20/24

Web2服务器

192.168.100.30/24

NFS共享服务器

192.168.100.40/24

客户端一台

用于测试验证

5.3.4、配置调度服务器

加载ip_vs模块
[root@lvs ~]#  modprobe ip_vs
[root@lvs ~]# cat /proc/net/ip_vs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1.2.1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安装管理软件ipvsadm
[root@lvs ~]# rpm -ivh /mnt/Packages/ipvsadm-1.27-7.el7.x86_64.rpm

开启路由地址转换功能
[root@lvs ~]# vi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1   #末尾添加

编辑调度服务器脚本
[root@lvs ~]# vi nat.sh
#!/bin/bash
ipvsadm -C                                               #清除内核虚拟服务器表中的所有记录
ipvsadm -A -t 192.168.1.42:80 -s rr            #创建虚拟服务器
ipvsadm -a -t 192.168.1.42:80 -r 192.168.100.20:80 -m       #添加服务器节点
ipvsadm -a -t 192.168.1.42:80 -r 192.168.100.30:80 -m     #添加服务器节点
ipvsadm -Ln     #查看节点状态,加个"-n"将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端口信息

执行脚本
[root@lvs ~]# sh nat.sh

###选项注释
"-A":表示添加虚拟服务器
"-a":表示添加真实服务器
"-t":用来指定VIP地址及TCP端口
"-r":用来指定RIP地址及TCP端口
"-s":用来指定负载调度算法——rr(轮询)、wrr(加权轮询)、lc(最少连接)、wlc(加权最少连接)
"-m":表示使用NAT群集模式(是DR模式,是TUN模式)

5.3.5、配置NFS服务器

安装NFS服务
[root@nfs-server ~]# yum -y install rpcbind nfs-utils

创建测试目录并新建网页
[root@nfs-server ~]# mkdir -p /opt/web1
[root@nfs-server ~]# mkdir -p /opt/web2
[root@nfs-server ~]# echo '<h1>this is web 1!</h1>' > /opt/web1/index.html
[root@nfs-server ~]# echo '<h1>this is web 2!</h1>' > /opt/web2/index.html

设置访问权限
[root@nfs-server ~]# vi /etc/exports
/opt/web1  192.168.100.20(ro)
/opt/web2  192.168.100.30(ro)

开启服务并开机自启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start nfs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enable nfs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查看访问权限
[root@nfs-server ~]# showmount -e
Export list for nfs-server:
/opt/web2 192.168.100.30
/opt/web1 192.168.100.20

5.3.6、配置Web1服务器

安装httpd服务
[root@web1 ~]# yum -y install httpd

挂载NFS服务
[root@web1 ~]# mount 192.168.100.40:/opt/web1 /var/www/html

查看权限
[root@web1 ~]# showmount -e 192.168.100.40
Export list for 192.168.100.40:
/opt/web2 192.168.100.30
/opt/web1 192.168.100.20

开启httpd服务
[root@web1 ~]# systemctl start httpd

本机访问
[root@web1 ~]# curl http://localhost
<h1>this is web1!</h1>

5.3.7、配置Web2服务器

安装httpd服务
[root@web1 ~]# yum -y install httpd

挂载NFS服务
[root@web1 ~]# mount 192.168.100.40:/opt/web2 /var/www/html

查看权限
[root@web1 ~]# showmount -e 192.168.100.40
Export list for 192.168.100.40:
/opt/web2 192.168.100.30
/opt/web1 192.168.100.20

开启httpd服务
[root@web1 ~]# systemctl start httpd

本机访问
[root@web1 ~]# curl http://localhost
<h1>this is web2!</h1>

5.3.8、客户机测试

①先访问web1和web2服务器的IP

lvs没有转发_lvs_03


lvs没有转发_linux_04


②再测试LVS-NAT服务器IP

lvs没有转发_IP_05


③查看节点状态

[root@lvs ~]# ipvsadm -Ln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1.2.1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 RemoteAddress:Port           Forward Weight ActiveConn InActConn
TCP  192.168.1.42:80 rr
  -> 192.168.100.20:80            Masq    1      1          1
  -> 192.168.100.30:80            Masq    1      0          2

#使用的是轮询,所以权重都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