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A指的是非一致性访问模型,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了NUMA架构的设计,主要是它的扩展性好,也可以降低成本,同一个机位可以存放一个更多核心和更多内存的机器,自然可以降低IDC的建设成本。
对于一个NUMA系统来说,CPU是属于不同的节点node的,内存也是属于不同的node,那么在访问内存时如果是相同node下的CPU和内存之间的访问,那么速度很快,而如果是跨越了node去访问内存,那么速度就会明显变慢。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很多应用开发者对于硬件架构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如果一个应用进程在申请内存时依然采用的传统的设计模式,那么就会导致跨NUMA访问的发生,从而影响到程序的性能。
然后现实中,貌似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大的改观,应用开发者依然还是使用传统的手艺去做开发,并没有因此引起大规模的重构,那么这个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就是在一次和同事的闲聊中聊到这个话题,原来当下的问题已经被容器解决了,多亏了有容器的存在~~~
在大规模的NUMA系统中,实际上对于单个应用来说,往往单个node上的资源即可满足需要,可以通过容器配置做资源的分配操作,从而实现底层系统对应用开发者是透明的,应用开发者也不必了解当前系统中的NUMA分布情况,依然延续传统的手艺去做业务开发即可。
所谓NUMA系统的资源划分,交给容器开发者,他们是一批专业的,了解NUMA资源的开发和运维人士,由他们把资源划分好之后,保证同一个容器中不会出现跨NUMA访问的情况即可。
哈,是不是要感慨一下,这帮人真是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