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冒泡排序概念
- 二、原理分析
- 小结
- 三、代码实现
- 1.排序方式小------->大
- 2.排序方式大------->小
- 总结
前言
我在大学里面主要学习的语言主要是python,而这一学就是4年,不敢说有多么厉害,但是还是有一点点基础,由于最近都在学Java,对于python就基本不摸了,但是一想不对,最起码还是随便看看,敲敲代码吧,反正工具IDE还在。
一、冒泡排序概念
冒泡排序是一种对有序集合中数据元素排序的方法。每一次对有序集合的遍历都是将较大数交换到后面,重复这个过程,每次遍历都会将最大值换到最后一位,每次遍历后,该有序集合的规模都会减少一个。
二、原理分析
为了方便我干脆就使用list,里面的元素未冒泡排序为1,8,6,5,2
第一趟,一共有有5个数据
比较 | 谁大 | 是否交换位置 | 目前列表 |
1和8比 | 8大 | 否 | [1,8,6,5,2] |
8和6比 | 8大 | 是 | [1,6,8,5,2] |
8和5比 | 8大 | 是 | [1,6,5,8,2] |
8和2比 | 8大 | 是 | [1,6,5,2,8] |
5个数据第一趟比了4次
第二趟
比较 | 谁大 | 是否交换位置 | 目前列表 |
1和6比 | 6大 | 否 | [1,6,5,2,8] |
6和5比 | 6大 | 是 | [1,5,6,2,8] |
6和2比 | 6大 | 否 | [1,5,2,6,8] |
比了3次
第三趟
比较 | 谁大 | 是否交换位置 | 目前列表 |
1和5比 | 5大 | 否 | [1,5,2,6,8] |
5和2比 | 5大 | 是 | [1,2,5,6,8] |
比了2次
第四趟
比较 | 谁大 | 是否交换位置 | 目前列表 |
1和2比 | 2大 | 否 | [1,2,5,6,8] |
比了一次
小结
1、如上面的需要排序的列表的元素数据有5个,比了4趟,从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需要排序的有序集合有n个元素则需要比较n-1趟
2、从上面的每一趟比较的次数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么一个规律,列表中元素的个数 = 第几趟+在该趟中比较的次数,如果是需要排序的有序集合有n个元素那么比如第一趟就可以写成n = 1+n-1,最后一趟(n-1趟)就可以写成n = n-1 +1。
3、每一次比较都会比出一个最大值放在后面
4、每回比较都是两个数据在比较,视比较结果交换位置
三、代码实现
1.排序方式小------->大
代码如下(示例):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Fri Mar 5 21:27:27 2021
@author: 老赖的小弟
"""
# 准备需要排序的列表
list = [1,8,6,5,2]
# 获得list的长度
length = len(list)
# 设置交换需要的临时变量temp
temp=list[0]
# 根据冒泡排序原理及元素个数设置循环的趟数
for i in range(0,length-1):
# 根据冒泡排序原理设定每趟需要比较的次数
for j in range(0,length-i-1):
# 根据比较大小判断是否需要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开始交换
temp = list[j]
list[j] = list[j+1]
# 交换结束
list[j+1] = temp
print(list)
代码如下(输出):
[1, 2, 5, 6, 8]
2.排序方式大------->小
# 准备需要排序的列表
list = [1,8,6,5,2]
# 获得list的长度
length = len(list)
# 设置交换需要的临时变量temp
temp=list[0]
# 根据冒泡排序原理及元素个数设置循环的趟数
for i in range(0,length-1):
# 根据冒泡排序原理设定每趟需要比较的次数
for j in range(0,length-i-1):
# 根据比较大小判断是否需要交换
if list[j] < list[j+1]:
# 开始交换
temp = list[j]
list[j] = list[j+1]
# 交换结束
list[j+1] = temp
print(list)
代码如下(输出):
[8, 6, 5, 2, 1]
总结
其实写代码是其次的,主要是弄明白原理,如果弄不明白原理,那就是等于背代码,很大程度上是做无用功,当然如果你弄明白原理,无非就是换个环境来实现,所以原理很重要(说给初学者听得)。
其实这个大到小还是小到大排序其他都是一样的,只是判断条件哪里if list[j] < list[j+1] 大于,小于符号的改变。这写了几个月的Java代码再来写python真的是满满Java味,特别是冒号,不自主的写成分号,太变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