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iPhone12发布会,最让人感兴趣的便是其外观变化,从圆润的弧边变回了直线边框。因此,本文就为何iPhone12全系从弧面边框变为了iPhone4时代的直面边框,给出两个思考方向:

一是,打造正面观感,达到视觉上的全面屏;二是,提升握持手感。

一、关于全面屏

虽然,人们更乐于用“回归iPhone4时代直边框的设计”来评价这次外观的改变,但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外观变化更多是苹果,对“全面屏“手机外观思考的必然结果。

我们先聊聊什么是全面屏。2016年10月,小米mix发布,“全面屏”的概念被引入手机设计中:人们希望握住的是整个屏幕,而无关紧要的元素,譬如听筒和摄像头、正面的按键,都消失为好,视野最大化后,诸多交互也只需借助屏幕便可完成。因此,当下许多的手机虽然拥有着诸多不同的外观设计,但都只在解决同一个命题—— “全面屏”概念(图一)。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二维


图一:手机正面为实现“全面屏”而发生的形态变化

譬如小米mix始的极窄边框,后来的将16:9屏幕手机至18:9拉伸,iPhone X为代表的刘海屏幕,机械式的升降摄像头,正面挖孔式样的摄像头;它们逐步将正面可视范围内,屏幕所占的比例提高至极致。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手机仍然在一个二维平面内去思考解决结果,那之后的手机则将“全面屏”的概念扩宽到了三维上。比如最为极端的是小米后来推出的概念机器MIX Alpha:环绕的屏幕,将正面扩展至侧面甚至背面;其本质上早已超过了通常的全面屏,通过屏幕形态的变化去从多维度上定义全面屏(图二,左)。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屏幕尺寸_02


图二:将“全面屏”概念扩展至三维后的手机外观形态

拥有类似设计理念的还有诸多曲面屏幕的手机,比如华为或者三星手机用“瀑布”“曲面”屏幕,它们理论上是主动去扩大正面至侧面,通过从技术上模糊了人们对正面和侧面的感知,从而实现正面视觉体验上的“全面屏”(图二,右)。

所以,就全面屏的思考上,唯有iPhone的屏幕形态是自2017年来便止步不前的:二维平面的屏幕,弧形的边框;在众多全面屏幕的当下,早已落后其它厂商的外观设计。

将直边框和弧面边框对比,可以发现弧边对正面观感的影响:虽然正面边框够窄了,但因为侧面会“鼓”出一部分,而组成了正面的观看部分,变成了“无效视野”。而直边框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随着对材料和技术成熟,今年的iPhone12以近乎贴近屏幕的距离,“切”出了直边框的形态,最大程度上地提升了正面屏幕视觉观感(见图三,左)。

所以今年的iPhone外观设计变化,不仅是乔布斯时代iPhone4直边框外观回归,更多是iPhone这类平面屏幕的手机在“全面屏”问题上提交的最优答卷。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改变外观_03


图三,(左)手机侧面对正面观感视线分析;(右)iPhone12外观变化减少的体积。

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回到直边框设计,那手机的体积必然更小(见图三,右),朝着更整合的方向前进:人们能握住的宽度,就几乎等于屏幕的宽度。

二、外观对握持感受分析

直线框的握持感受必然不如圆形的边框舒适。曲线有着天然的优势,令人愿意去握持。比如去河边捡鹅暖石时,人们倾向于找那些圆润贴合手掌的形态,而对有棱角的石头则难有好感。

但,是否弧线就一定是好的设计?

显然不是。个人而言其实更喜爱iPhone4时代的直线边框设计,而到iPhone 6开始,边框变为了弧线,令人痛苦不堪。虽然听起来弧形有着贴合手心的说法,在具体的握持中确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下图,iPhone6—11用的弧面边框: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改变外观_04


图四,弧面边框,握持受力示意图

根据中学的知识,弧面是由无数的棱组成的,当一个平面(假若将手指抽象为一个平面)去接近弧面时,相接触的面积实际只有一根线,那么在握持时候,指尖的压强明显更大。因此,长时间握持的感受更像是被边框“顶”着,手指尖的那坨肉所发生的形变也就更大。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设计理念_05


图五,弧面边框,小拇指受力示意图

以及,最让我痛恨的是弧面边框直接接触的小拇指,按照压强的理论,小指和弧面底边的接触部分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点”;那么长时间通过一个点,将整个手机的重量作用到小指上,令我我时常担忧小拇指的骨骼健康问题。

再比较一下以iPhone4(12)为代表的直面边框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_06


握持的时候更为自然,手指更类似是 “搭”(“bia“,这个词应该更好)在一个边框平面上,接触面积显然比弧面边框大,摩擦力自然也越大,长时间抓取也比抓弧面边框更为舒适。

以及,直边框接触小拇指终于可以是一个“面”了,加上今年iPhone 12系列重量大幅低于前代(iPhone12为162g,iPhone 11为194g),经过粗略计算,作用在小指上的压强则是大幅下降。在就呵护小拇指的健康问题上,苹果终于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了。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_07


图七,直面边框,小拇指受力示意图

当然相比于弧形边框,直边也存在缺点。因为在握持的过程中,并不只有五根手指的参与,大拇指下方的那坨肉也会参与支撑,或者说将手机“卡”稳在手中。这时候直边框则是以有棱的一边接触手肉,自然不如弧面来得舒适了。所以将手机右下角多磨一磨,最好厂商直接做成曲面角,便有效能改善握持体验。

综上对比,似乎自然弧线并未所说的一定优于所谓的直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大前提,咱们讨论的是手机,是这个方形的人造物本身。因此,弧线的运用仅仅体现在极为细微的地方,再多的弧线设计也难以让手机变为圆润的鹅暖石,所以,当再看见当手机厂商宣扬手机上的曲线更多大程度的改善手感,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手机本就不是为了手感而生,那最好的手机,可能外观设计得是球形(卵圆形)的——完美贴合手心的曲面。


ios12侧边栏要怎么设置 苹果12侧边框_改变外观_08


图八,具最佳握持感受的手机理想形态

三、总结

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年时间,手机外观的朝着“全面屏”概念作出的思考和发展,如华为小米的曲面屏(环绕屏)为代表的对“全面屏”三维层面的思考,以及作为传统直面屏幕为代表的iPhone如何通过全新外观设计来回应此命题。

二是,重新审视曲面和直平面对手感影响的说法,从日常握持姿势和手指间受力的微观层面,来讨论了直面边框相比弧面边框的优劣;个人认为,虽然垂直边框存在“顶”手的地方,难以尽善尽美,但总体上不影响对今年iPhone12系设计为较优的“握持友好型”方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