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uffle简介
Shuffle描述数据从Map Task输出到Reduce Task输入的这段过程。Shuffle是连接Map和Reduce之间的桥梁,Map的输出要用到Reduce中必须经过Shuffle这个环节,Shuffle的性能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程序的性能和吞吐量。因为在分布式情况下,Reduce Task需要跨节点去拉取其他节点上的Map Task结果。这一过程将会产生网络资源消耗和内存,次哦按IO的消耗。通常Shuffle分为两部分:Map阶段的数据准备和Reduce节点的数据拷贝处理。一般在Map端的Shuffle称之为Shuffle Write,在Reduce端的Shuffle成为Shuffle Read。
2 Spark Shuffle
在Spark 1.2以前,默认的Shuffle计算引擎是HashShuffleManager,它有着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就是会产生大量的中间磁盘文件,进而由大量的磁盘IO操作影响了性能。因此在Spark 1.2以后的版本中,计算引擎改成了SortShuffleManager,它的改进之处主要在于每个Task在进行Shuffle操作时,虽然产生较多的临时磁盘文件,但是最后会将所有的临时文件合并(merge)成一个磁盘文件,因此每个Task就只有一个磁盘文件。在下一个Stage的Shuffle Read Task拉取自己的数据时,只要根据索引读取每个磁盘文件中的部分数据即可。
2.1 Hash Shuffle
HashShuffleManager的运行机制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普通运行机制,另一种是合并的运行机制。合并机制主要是通过复用Buffer来优化Shuffle过程中产生的小文件的数量。Hash Shuffle是不具有排序的Shuffle。
2.1.1 普通机制的Hash Shuffle
(1)图解
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个假设前提:每个Executor只有1个CPU Core,也就是说,无论这个Executor上分配多少个Task线程,同一时间都只能执行一个Task线程。
图中有3个Reducer,从Task开始将数据中的key进行Hash计算(分区器:hash/numreduce取模),分类出3个不同的类别,每个Task都分成3种类别的数据,想把不同的数据汇聚,然后计算出最终的结果,所以Reducer会在每个Task中把属于自己类别的数据收集过来,汇聚成一个同类别的大集合,每1个Task输出3份本地文件,这里有4个Mapper Tasks,所以总共输出了4个Tasks3个分类文件=12个本地小文件。
(2)Shuffle Write阶段
主要就是在一个Stage结束计算之后,为了下一个Stage可以执行Shuffle类的算子(比如reduceByKey,groupByKey),而将每个Task处理的数据按key进行分区。所谓分区,就是对相同的key执行Hash算法,从而将相同key都写入同一个磁盘文件中,而每一个磁盘文件都只属于Reduce端的Stage的一个Task。在将数据写入磁盘之前,会先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中,当内存缓冲填满之后,才会溢写到磁盘文件中去。
那么每个执行Shuffle Write的Task,要为下一个Stage创建多少个磁盘文件呢?很简单,下一个Stage的Task有多少个,当前Stage的每个Task就要创建多少份磁盘文件。比如下一个Stage总共有100个Task,那么当前Stage的每个Task都要创建100份磁盘文件。如果当前Stage有50个Task,总共有10个Executor,每个Executor执行5个Task,那么每个Executor上总共就要创建500个磁盘文件,所有Executor上会创建5000个磁盘文件。由此可见,未经优化的Shuffle Write操作所产生的的磁盘文件的数量时极其惊人的。
(3)Shuffle Read阶段
Shuffle Read通常就是一个Stage刚开始时要做的事情。此时该Stage的每一个Task就需要将上一个Stage的计算结果中所有相同key,从每个节点上通过网络拉取到自己所在的节点上,然后进行key的聚合或连接等操作。由于Shuffle Write的过程中,Task给Reduce端的Stage的每个Task都创建一个磁盘文件,因此Shuffle Read的过程中,每个Task只要从上游Stage的所有Task所在节点上,拉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磁盘文件即可。
Shuffle Read的拉取过程是一边拉取一边聚合的。每个Shuffle Read Task都会有一个自己的Buffer缓冲,每次都只能拉取与Buffer缓冲相同大小的数据,然后通过内存中的一个Map进行聚合等操作。聚合完一批数据后,再拉取下一批数据,并放到Buffer缓冲中进行聚合操作。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将所有数据拉取完,并得到最终的结果。
(4)注意
① Buffer起到的是缓存作用,缓存能够加速写磁盘,提高计算的效率,Buffer的默认大小32k。分区器:根据hash/numRedcue取模决定数据由几个Reduce处理,也决定了写入几个buffer中。Block File:磁盘小文件,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磁盘小文件的个数计算公式:Block File=MR。
② M为Map Task的数量,R为Reduce的数量,一般Reduce的数量等于Buffer的数量,都是由分区器决定的。
(5)Hash Shuffle普通机制的问题
① Shuffle前在磁盘上会产生海量的小文件,建立通信和拉取数据的次数变多,此时会产生大量耗时低效的IO操作(因为产生过多的小文件);
② 可能导致OOM(out of memory,内存不够),大量耗时低效的IO操作,导致写磁盘时对象过多,这些对象存储在堆栈内存中,会导致内存不足,相应会导致频繁的GC,GC会导致OOM。由于内存中需要保存海量文件操作句柄和临时信息,如果数据处理的规模比较庞大的话,内存不可承受,会出现OOM等问题。
2.1.2 合并机制的Hash Shuffle
合并机制就是复用Buffer,开启合并机制的配置使spark.shuffle.consolidateFiles。该参数默认值为flase,将其设置为true即可开启优化机制。通常来说,如果我们使用HashShuffleManager,那么都建议开启这个选项。
这里还是有4个Tasks,数据类型还是分成3中类型,因为Hash算法会根据你的key进行分类,在同一个进程中,无论是有多少个Task,都会把同样的key放在同一Buffer里,然后把Buffer中数据写入以Core数量为单位的本地文件中(一个Core只有一种类型的key的数据),每1个Task所在的进程中,分别写入共同进程中的3份本地文件,这里有2个Mapper Tasks,所以总输出是2个Cores3个分类文件=6个本地小文件。
(1)图解:
开启consolidate机制之后,在Shuffle Write过程中,Task就不是为下游Stage的每个Task创建一个磁盘文件了。此时会出现ShuffleFileGroup的概念,每个ShuffleFileGroup会对应一批磁盘文件,磁盘文件的数量与下游Stage的Task数量是相同的。一个Executor上有多少个CPU Core,就可以并行执行多少个Task。而第一批并行执行的每个Task都会创建一个ShuffleFileGroup,并将数据写入对应的磁盘文件内。
Executor的CPU Core执行完一批Task,接着执行下一批Task时,下一批Task就会复用之前已有的ShuffleFileGroup,包括其中的磁盘文件。也就是说,此时Task会将数据写入已有的磁盘文件中,而不会写入到新的磁盘那文件中。因此,consolidate机制允许不同的Task复用同一批磁盘文件,这样就可以有效将多个Task的磁盘文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并,从而大幅度减少磁盘文件的数量,进而提升Shuffle Write的性能。
假设第二个Stage有100个Task,第一个Stage有50个Task,总共还是有10个Executor,每个Executor执行5个Task。那么原本使用未经优化的HashShuffleManager时,每个Executor会产生500个磁盘文件,所有Executor会产生5000个磁盘文件的。但是此时经过优化之后,每个Executor创建的磁盘文件的数量的计算公式为:CPU Core的数量下一个Stage的Task数量。也就是说,每个Executor此时只会创建100个磁盘文件,所有Executor智慧创建1000个磁盘文件。
(2)注意:
① 启动HashShuffle的合并机制ConsolidatedShuffle的配置:spark.shuffle.cnotallow=true。
② Block File=CoreR:其中Core为CPU的核数,R为Reduce的数量。
(3)Hash Shuffle合并机制的问题
如果Reducer端的并行任务或者是数据分片过多的话则CoreReducer Task依旧过大,也会产生很多小文件。
2.2 Sort Shuffle
SortShuffleManager的运行机制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普通运行机制,另一种是bypass运行机制。当Shuffle Read Task的数量小于等于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参数的值时(默认为200),就会启用bypass机制。
2.2.1 Sort Shuffle的普通机制
(1)写入内存数据结构
该图说明了普通的SortShuffleManager的原理。在该模式下,数据会先写入一个内存数据结构中(默认5M),此时根据不同的Shuffle算子,可能选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如果是reduceByKey这种聚合类的Shuffle算子,那么会选用Map数据结构,一边通过Map进行聚合,一边写入内存;如果是join这种普通的Shuffle算子,那么就会选用Array数据结构,直接写入内存。接着,每写一条数据进入内存数据结构之后,就会判断一下,是否达到了某个临界阈值。如果达到临界阈值的话,那么就会尝试将内存数据结构中的数据溢写到磁盘,然后清空内存数据结构。
(2)注意
Shuffle中的定时器:定时器会检查内存数据结构的大小,如果内存数据结构空间不够,那么会申请额外的内存,申请的大小满足如下的公式:applyMemory=nowMemory2-oldMemry(申请的内存=当前的内存情况2-上一次的内嵌情况)。意思就是说内存数据结构的大小的动态变化,如果存储的数据超出内存数据结构的大小,将申请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的数据2-内存数据结构的设定值的内存大小空间。申请到了,内存数据结构的大小变大,内存不够,申请不到,则发生溢写。
(3)排序
在溢写到磁盘文件之前,会根据key对内存数据结构中已有的数据进行排序。
(4)溢写
排序过后,会分批将数据写入磁盘文件。默认的batch数量时10000条,也就是说,排序好的数据,会以每批1万条数据的形式分批写入磁盘文件。写入磁盘文件是通过Java的BufferedOutputStream实现的。BufferedOutputStream是Java的缓冲输出流,首先会将数据缓冲在内存中,当内存缓冲满溢之后再一次写入磁盘文件中,这样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提升性能。
(5)Merge
一个Task将所有数据写入将所有数据写入内存数据结构的过程中,会发生多次磁盘溢写操作,也就会产生多个临时文件。最后会将所有的临时磁盘文件都进行合并,这就是Merge过程,此时会将之前所有临时磁盘文件中的数据读取出来,然后依次写入最终的磁盘文件之中。此外,由于一个Task就只对应一个磁盘文件,也就意味着该Task为Reduce端的Stage的Task准备的数据都在这一个文件中,因此还会单独写一份索引文件,其中标识了下游各个Task的数据在文件中的Start Offset与End Offset。
SortShuffleManager由于有一个磁盘文件Merge的过程,因此大大减少了文件数量。比如第一个Stage有50个Task,总共有10个Executor,每个Executor执行5个Task,而第二个Stage有100个Task。由于每个Task最终只有一个磁盘文件,因此此时每个Executor上只有5个磁盘文件,所有Executor只有50个磁盘文件。
(6)注意
① Block File=2M:一个Map Task会产生一个索引文件和数据大文件。
② MR>2*M(R>2):SortShuffle会使得磁盘小文件的个数再次减少。
2.2.2 Sort Shuffle的bypass机制
(1)bypass运行机制的触发条件如下
① Shuffle Map Task数量小于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参数的值。
② 不是聚合类的Shuffle算子(比如reduceByKey)。
此时Task会为每个Reduce端的Task都创建一个临时文件,并将数据按key进行Hash然后根据key的Hash值,将key写入到对应的磁盘文件之中。当然,写入磁盘文件也是先写入内存缓冲,缓冲写满之后再溢写到磁盘文件的。最后,同样将所有临时文件都合并成一个磁盘文件,并创建一个单独的索引文件。
该过程的磁盘写机制其实跟未经优化的HashShuffleManager是一模一样的,因为都要创建数量惊人的磁盘文件,只是在最后会做一个磁盘文件的合并而已。因此少量的最终磁盘文件,也让该机制相对于未经优化的HashShuffleManager来说,Shuffle Read的性能会更好。
而该机制与普通SortShuffleManager运行机制的不同在于:
① 磁盘写机制不同;
② 不会进行排序。也就是说,启用该机制的最大好处在于,Shuffle Write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数据的降序操作,也就节省掉了这部分的性能开销。
3 总结
Shuffle过程本质上都是将Map端获得的数据使用分区器进行划分,并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Reducer的过程。
Shuffle作为处理连接Map端和Reduce端的枢纽,其Shuffle的性能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程序的性能和吞吐量。Map端的Shuffle一般为Shuffle的Write阶段,Reduce端的Shuffle一般为Shuffle的Read阶段。Hadoop和Spark的Shuffle在实现上面存在很大的不同,Spark的Shuffle分为HashShuffle和SortShuffle。
HashShuffle又分为普通机制和合并机制,普通机制因为其会产生MR个数的巨量磁盘小文件而产生大量性能低下的Io操作,从而性能较低,因为其巨量的磁盘小文件还可能导致OOM,HashShuffle的合并机制通过重复利用Buffer从而将磁盘小文件的数量降低到CoreR个,但是当Reducer 端的并行任务或者是数据分片过多的时候,依然会产生大量的磁盘小文件。
SortShuffle也分为普通机制和bypass机制,普通机制在内存数据结构(默认为5M)完成排序,会产生2*M(Map Task的数量的2倍)个磁盘小文件。而当Shuffle Map Task数量小于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参数的值。或者算子不是聚合类的shuffle算子(比如reduceByKey)的时候会触发SortShuffle的bypass机制,SortShuffle的bypass机制不会进行排序,极大的提高了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