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经过前面几小节,讲了一下插件开发,这一小节主要对一些代码和目录结构进行讲解,这些都是测试过程中一些个人经验,不一定是官方做法。而且也有可能会因为版本不一致导致差异。
2. 目录结构
这个目录结构整体就是从 emq-plugin-template 复制一份过来的,然后修改。
这个是编译过程的临时文件,不用管
这个是源代码版本管理,不用管
一些系统数据文件,不用管
这个是在make编译的时候,自动下载一些依赖包,不用管
这个是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不用管
这个是配置文件,EMQ2.0版本后,采用K=V配置形式进行配置
这个是插件用到的一些头文件子类的
这个是用来描述etc配置目录下的配置文件,这个是因为Erlang配置文件不是现在流行的K=V形式,所以需要用到priv这个目录。
这个是业务逻辑源代码目录
这个是单元测试代码,这里暂时不用管
这个是git的文件,不用管
这个是自动生成的文件,不用管
默认,不用管
不用管
需要配置
默认,不用管
需要增加依赖
3. etc目录
该目录下有 emq_plugin_wunaozai.conf 文件,主要配置一些插件用到的配置信息。
4. include 目录
该目录下有 emq_plugin_wunaozai.hrl 头文件
5. priv 目录
主要参考templates,就是配置一些参数
6. test 目录
这个暂时就不管了。
7. Makefile 文件配置
这个是修改后的Makefile, 主要是增加了Redis依赖,eredis驱动,ecpool连接池等。后面也增加了copy命令,方便开发,这个根据个人习惯。
8. rebar.config 文件配置
增加redis依赖
9. src 目录
暂时有8个文件,每个文件都有其具体用处。
这个文件主要是验证一些ACL权限问题。重写check_ac方法即可完成ACL验证。
这个文件就是对帐号密码进行验证。重写check方法即可。
这个文件主要是提供一些命令行emqttd_clt 一些参数设置之类的。
这个文件主要是一些钩子Hook的实现,这个后面做数据搜集会用到。
这个文件还是比较重要的,是插件application的入口函数,if_cmd_enabled这个函数用来判断配置文件中是否有开启auth_cmd/auth_acl配置项,如果有配置项的,那就加载对应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这个从emq_auth_redis复制过来,改一下-module -behaviour - include 之类的,如图中注释的19-20行,那个是我测试一下是否连接到Redis的,可以看出,在创建连接是,会主动建立8个连接,建立连接池,应该是开启的。
直接从emq_auth_redis复制过来,基本不用怎么修改,修改个-model -include 如果keys() -> 配置信息的key有修改的,在86行处也要做相应的修改。
在第19行处,增加Redis连接池。
10. 运行效果
启动mqtt服务器,修改cache ./_rel/emqttd/etc/emq.conf 改为 mqtt.cache_acl = false
往Redis设置数据
1 127.0.0.1:6379> HMSET mqtt_user:test password test
2 OK
3 127.0.0.1:6379> HSET mqtt_acl:test /OK 0
4 (integer) 1
连接,帐号密码在选项页那里填。上图,可以看到连接成功,然后订阅,失败,失败的原因是,ACL验证失败。在redis上设置
1 HSET mqtt_acl:test /OK 1
可以看到,可以正常订阅了,但是发布,还是不行,没有收到,所以要在Redis上设置
1 HSET mqtt_acl:test /OK 3
这样就可以收发数据了。注意要实现上述测试,要把mqtt_cache 设置为 false,默认emqttd会设置为true,这样emqttd只会在第一次进行ACL验证。
下面这个是所有emqttd console打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