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I设置

设置服务器主板BIOS 以启用 iDRAC6 控制卡

启用iDRAC6 控制卡,配置 IP, 用户名 / 密码

默认情况下,启用的 iDRAC6 网络界面使用静态 IP 地址 192.168.0.120 。必须对其进行配置,才能访问iDRAC6。打开服务器电源,当出现以下界面时按 Ctrl+E进入设置:

bios 禁用iommu_功能测试


启用iDRAC6 LAN和 IPMI Over LAN功能(按左右箭头键设置为 On)

bios 禁用iommu_功能测试_02


接下来,为远程控制卡配置IP信息,在图二界面中选择 LAN Parameters:

bios 禁用iommu_bios 禁用iommu_03


NIC Selecttion 设置为 Shared With Failover All LOMS,这样的好处就是只要任何一个网卡是连通的,远程控制卡就可以正常连接。

提示:青绿色字体选项无法修改也无须修改。

继续向下滚动,设置IP等参数 :

bios 禁用iommu_bios 禁用iommu_04


请按自己需要,设置固定或动态IP,如果需要直接远程连接到控制卡,则需要为其指定有效的网关。 DNS不用设置。设置完毕后,按 ESC返回到图二界面中。设置远程管理用户名及密码:

在图二所示界面中选择“LAN User Configuration ” ,  按图示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bios 禁用iommu_功能测试_05


配置完毕后,保存BIOS设置后,服务器重新启动。

至于网上一些人说的设置好后无法ping通远程管理IP,需要将电源拔掉,断电几分钟的说法我是没遇到,也许这就是国产服务器与非国产的区别吧,DELL在这方面做的还行,不过感觉还是没HP的功能多些,曾经测试过一台HP的ILO4,用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速度也蛮快,看到的信息也比DELL的全些!

配置BIOS 的串口重定向,以便远程观察 / 控制 BIOS 的启动过程

设置串口重定向

COM1就是服务器接显示器的串口,我们需要将 COM1 的输入重定向到 COM2 接口,观察控制台的输出。

重新启动服务器,按F2 进入 BIOS 设置菜单:

bios 禁用iommu_单元测试_06


选择 “Serial Communication ”,按图示设置串口重定向参数:

bios 禁用iommu_bios 禁用iommu_07


注意:如果telnet/SSH连接时出现乱码,可以设置 Remote Terminal Type为 ansi试试。

保存配置并重启服务器。

测试效果:

使用SSH 客户端程序连接控制卡的 IP( 先断开 Telnet 连接 ) ,连接参数 :

bios 禁用iommu_学习_08


出现/admin-1> 提示符后,输入 console com2即可观察控制台的界面,和 Telnet效果一样。

bios 禁用iommu_单元测试_09


如果使用WEB界面管理服务器,在主控端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控制卡的 IP, 使用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

从图中可以看到,效果已经出来了,这个功能相当重要,这也是我喜欢的地方,可以看到服务器的启动过程,不过仅仅是BIOS的启动界面,不过这对于采用网络安装系统已经足够了,如想看到整个系统的引导过程,还需要对系统参数做一些修改,步骤如下:

编辑grub 的配置文件 /etc/grub.conf

1. 在主要配置部分添加: 
serial -unit=0 -speed=57600

terminal -timeout=10 serial console

 2. 在splashimage 前加 # 将其注释

在kernel /boot/vmlinuz-2.6.18-164.el5 ro root=/dev/sda1后添加:
console=tty0 console=ttyS1,115200n8

完整的配置范例:

bios 禁用iommu_单元测试_10

设置Linux参数以允许通过串口登录

编辑 /etc/inittab ,以便激活串口登录。在 /etc/inittab 文件中  
1.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前面添加一行:
co2:12345:respawn:/sbin/agetty -L ttyS1 115200 v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