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routing)

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要实现路由路由器必须知道: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所有可能的路由路径

最佳路由路径

管理路由信息

路由协议和可路由协议

可路由协议( Routed Protocol)(被动)

利用网络层完成通信的协议,允许数据包从一个主机主机一寻址方案转发到另一主机。

例如;IP;IPX;AppleTalk

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主动)

本质是创建和维护路由表,可路由协议利用他实现路由功能

例如:RIP;IGRP;EIGRP;OSPF;BGP;IS-IS 等;

路由算法/选路算法

是提高路由协议功能,尽量减少路由时所带来开销的算法。

设计目标:

最优化

选择最佳路径的通力

简洁性

高效提供功能,尽量减少软/硬件开销

坚固性

处于非正常或不可预料的环境,也可正确运行

快速收敛

在最佳路径的判断上所有路由器达到一致的过程

灵活性

快速、准确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

理想的路由算法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算法应是公平的。 算法应是最佳的

路由表

路由表存储在 RAM 中,包含以下信息: 直连网络 一个设备连接到另一个路由器接口时会出现 远程网络连接 这个网络并非直接连接到某一台路由器 网络的详细信息 包括源信息, 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 下一条路由的IP地址

路由表路由分类

直连路由 C - connected 路由器直连(端口启用、端口配有IP地址) 静态路由 S – static 管理员手工构建路由表 必须包含相应的直连路由 动态路由 R – RIP、O – OSPF、B – BGP等 路由器之间动态学习到的路由表

静态路由

是由管理员在路由器进行手工配置的固定的路由。 优先级最高,管理距离最短(动态与静态冲突时,以静态为准)。 适用于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

配置静态路由

指定一条可以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

(config)#ip route 目标网络地址 目标网络掩码 下一跳地址

(config)#ip route 目标网络地址 目标网络掩码 出接口 (以太网不可用)

配置默认路由 (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跳地址

用路由模拟pc 关闭路由功能

(config)#no ip routing 配置ip地址

(config-if)#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配置网关

(config)#ip default-gateway 网关IP地址

负载均衡(Load Sharing)

允许路由器利用多路径的优点,在所有可用的路径上发送数据包。

等价负载均衡(Equual-CostLoadSharing)

将流量均等地布到多条度量相同的路径上。

非等价负载均衡(Unequal-CostLoadSharing)(浮动路由)

将数据包分布到不同度量的多条路径上。各条路径上分布的流量与路由代价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