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关的文件网上有很多,我不过是把它们总结一下而已,它的命令构造主要是DEL命令,也就是删除命令,先熟悉一下命令格式
DEL 参数 文件或文件夹名
DEL [/P] [/F] [/S] [/Q] [/A[[:]attributes]] name
其中
/P 删除每一个文件之前提示确认。 /F 强制删除只读文件。 /S 从所有子目录删除指定文件。 /Q 安静模式。删除全局通配符时,不要求确认。 /A 根据属性选择要删除的文件。
attributes R 只读文件 S 系统文件 H 隐藏文件 A 存档文件 - 表示“否”的前缀
如果命令扩展名被启用,DEL 会如下改变: /S 开关的显示句法会颠倒,即只显示已经删除的文件,而不显示找不到的文件。
这里提示一下(: 以上关于DEL命令的解释,在DOS下,用命令 DEL /? 得到
关于批处理的常用命令不做解释了,用到那一条再说吧(有点懒)
当当,开始了
先讲清除临时文件
临时文件主在以下几个地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recent\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Template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Cookies\
C:\ (这下面会有很多像 *.tmp *._mp *.log *.gid *.chk *.old的文件)
C:\recycled\ (也就是回收站)
C:\系统目录\TEMP\
C:\系统目录\prefetch\
C:\系统目录\.TMP
基本轮廓出来了,,如下
@echo off //关闭回显
echo 正在清除系统垃圾文件,请稍等......,//显示指定的文字
del /f /s /q %systemdrive%\*.tmp //删除当前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中删除指定文件,不需确认
del /f /s /q %systemdrive%\*._mp
del /f /s /q %systemdrive%\*.log
del /f /s /q %systemdrive%\*.gid
del /f /s /q %systemdrive%\*.chk
del /f /s /q %systemdrive%\*.old
del /f /s /q %systemdrive%\recycled\*.*
del /f /s /q %windir%\*.bak
del /f /s /q %windir%\prefetch\*.*
rd /s /q %windir%\temp & md %windir%\temp
del /f /q %userprofile%\cookies\*.*
del /f /q %userprofile%\recent\*.*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echo 清除系统垃圾完成!
echo. & pause //等待按键
清除__desktop.ini
_desktop.ini是威金和新快乐时光产生的垃圾文件,在每个文件夹中都建一个,真是可恶之极.
手动清除的话有点麻烦,他也用DEL命令做的,这里用到了 /A 参数
内容如下:
@echo off echo 正在清除_desktop.ini文件,请稍等......
del c:\_desktop.ini /f/s/q/a
del d:\_desktop.ini /f/s/q/a
del e:\_desktop.ini /f/s/q/a
del f:\_desktop.ini /f/s/q/a
del g:\_desktop.ini /f/s/q/a
del h:\_desktop.ini /f/s/q/a
del i:\_desktop.ini /f/s/q/a
del j:\_desktop.ini /f/s/q/a
echo 清除完毕! echo. & pause
其中c:\表示C盘,以此类推,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电脑硬盘的分区情况进行删增
下面我发上来了,只要双击文件就可以了,等执行完了就行了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enjoysun/2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