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手机行业的 LCD 屏幕越来越少,高端 LCD 更是近乎绝迹。 高端 LCD 屏的最后一根独苗 iPhone 11,但今年也没了。 iPhone 12,LCD 屏幕即将被 OLED 替代。
曾经高喊「LCD 永不为奴」的人,不少也被迫投入 OLED 的怀抱。
虽然 LCD 屏幕视力友好、寿命长等优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 OLED 的高亮度、高对比、高屏占比、色彩艳丽的诱惑更为直观。
更不用说,OLED 还有一个必杀技 —— 屏幕指纹。
截至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 LCD 手机支持屏幕指纹,支持的,无一例外是 OLED。
那么,LCD 屏幕是不是永远都不能 Yes 了? 当然不是啊! 今天,国内屏幕供应商天马就公布了一项,比市面上 OLED 屏幕指纹还要牛 x 的技术—— LCD 屏内多点指纹识别方案
- 原理
LCD 与 OLED 最大的不同,就是背光。
OLED 拥有自发光特性,每一个像素点都能独立发光;
而 LCD 的屏幕本身不会发光,所以需要背光板。
因此,LCD 很难做薄,同时由于背光板的特性也就无缘屏幕指纹。
不过,天马方案将光路调制单元集成在显示屏内部。
首次实现触控、显示、指纹识别三合一,突破 LCD 屏内光学指纹难以匹配正常盖板厚度的限制。
最终,屏幕厚度可降低 50% 以上。
厚度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全屏多点指纹识别。
目前市面上的屏幕指纹方案,都把识别模组放在屏幕下方,称为「屏下」。
而天马的方案,选择把识别模组集成在液晶面板内,称为「屏内」。
具体结构可参考下方的动图。
也正是因为这一设计,识别模组到手指之间,没有背光板阻挡,识别的光路更顺畅。 而且! 最厉害的是 —— 这一方案将光路和传感器覆盖整个显示屏,传感器尺寸不受限制,跳过「固定单点」、「全屏单点」方式,一步到位实现「全屏多点」。
OLED 屏幕吹了三年的半屏指纹还没出生,LCD 的全屏幕多点指纹识别就来了。
有啥用?
- 应用场景
全屏多点的实现,可以让指纹识别的应用场景更丰富。
首先,它可以简化操作。
如,解应用锁时,可以直接在图标位置触发指纹,而不是先打开应用,再点击指纹。
可以大大提高锁定应用的使用,安全性当然也全面提升啦。
付款同理,确认支付与指纹识别可以同时进行,让商家更快掏空你的钱包。
另外,它还可以提升人机交互的多元化空间。
如,夫妻、家庭可以选择开通一个联名账户,只有多人手指同时识别时,才能动用资产。
- 何时上市
天马表示,目前 LCD 屏内多点指纹识别方案已经具备量产条件,正在向全球知名品牌终端送样,并将适时配合客户实现终端机型的全球首发。
也就是说,产品已经送到了手机厂商手里。 只需要等各位老板拧好螺丝,写好首发 PPT,然后编一些自己研发的辛酸史。 ...大概等个一年半载,全屏指纹识别的 LCD 屏幕就要来了。 LCD 这次能 Yes 吗?
LCD 屏幕指纹这个难题,业界一直在努力。
对于最基本的固定单点识别方案,很多供应商都已经公布了量产方案,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
不过它们暂时都还没有后续。
另外,华星光电曾表示预计今年推出全屏单点,2021 年将推出全屏多点,原理与今天的天马相同,都是「屏内」。
综合来看,不论屏幕供应商把自己的方案说得多好,却完全不见手机厂商商用的迹象。
唯一公开宣传 LCD 屏下指纹的厂商 Redmi,也只是发了条微博。量产机型,至今没有消息。
六月底光电公布研发计划时,就有博主爆料:LCD 屏下指纹的速度和识别率基本持平上一代超声波屏下,且抗干扰能力差,前期投入的成本比直接用现成的 OLED 屏下还高,目前没有厂商愿意抗风险商用。
由此可见,手机厂商并没有对 LCD 屏幕指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现在断言 LCD Yes,还为时过早。 但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LCD 屏幕指纹总有一天会和我们见面,拿到真机再做结论也不迟。 不过...话又说回来,LCD 屏幕指纹上市的时间差不多和屏下摄像头一样了。 屏下 3D 人脸识别,只有区域屏幕指纹 和全屏幕指纹识别,但要用挖孔屏,这两个方案你更能接受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