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验利用5组数据,根据LS算法得出 θ 和P,此第6组开始递推。

[u]=[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401')]; 
[y]=[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401')];
[ym]=[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21')];  %计算初值所用的输出值ym
[um]=[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21')];  %计算初值所用的输入值um
theta=zeros(400,4);
p=zeros(20,4);
p(1,:)=[1 1 1 1];
p(2,:)=[1 1 1 1];
k=3; 
while(k<21)
p(k,1)=-ym(k-1);
p(k,1)=-ym(k-1);
p(k,2)=-ym(k-2);
p(k,3)=um(k-1);
p(k,4)=um(k-2);
k=k+1;
end
xi=zeros(400,1);
Pm=inv(p'*p);
thetam=Pm*p'*ym;
while(k<400) 
fai=[-y(k-1) -y(k-2) u(k-1) u(k-2)]';
xi(k)=y(k)-fai'*thetam;
G=Pm*fai/(1+fai'*Pm*fai);
Pm=Pm-G*fai'*Pm;
thetam=thetam+G*(y(k)-fai'*thetam);
theta(k,:)=thetam';
k=k+1;
end
figure,plot([1:400],theta);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参数估计');
legend('a_1','a_2','b_1','b_2');
figure,plot([1:400],xi);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残差');

Theta :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

  残差: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02

运行结果如上图所示,RLS算法在大概50组数据的时候能够实现初步收敛,但是仍然残差较大且且一直处于微小的振荡过程中。特别是到了递推到了100组数据后,残差值明显增大尖峰值甚至达到了0.6,b1曲线收敛的速度缓慢。

初始推测是递推之间的离线辨识数据量不足,将离线辨识的数据量增大四倍到20组。

实验利用20组数据,根据LS算法得出 θ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03和P,此第21组开始递推。再次实现得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04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权重_05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在离线辨识的数据量增大能够保证估算精度后在此递推,仍然是存在误差较大且小幅振荡的现象。递推到100组之后,残差明显增大,尖峰值过大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第二次实验尝试采用初值设定的方法,即将θ=0,任取P0=σ2I2n*2n其中的I为2n*2n的单位阵,σ特别大,一般在10000-1000000之间。

[u]=[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401')]; 
[y]=[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401')];
theta=zeros(400,4);
k=3;
xi=zeros(400,1);
Pm=eye(4,4)*(10^1)^2;
thetam=zeros(4,1);
while(k<401) 
fai=[-y(k-1) -y(k-2) u(k-1) u(k-2)]';
xi(k)=y(k)-fai'*thetam;
G=Pm*fai/(1+fai'*Pm*fai);
Pm=Pm-G*fai'*Pm;
thetam=thetam+G*(y(k)-fai'*thetam);
theta(k,:)=thetam';
k=k+1;
end
figure,plot([1:400],theta);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参数估计');
legend('a_1','a_2','b_1','b_2');
figure,plot([1:400],xi);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残差');

当σ= 100000时: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06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权重_07

运行结果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大约在15组数据后,结果就收敛了,且100组之前的残差值较小,这和LS+RLS算法相比收敛速度得到了明显得上升,但系统在100组数据的时候,仍然发生了参数变化,辨识结果在150组数据左右再次达到收敛。虽然最终都达到了收敛,但是从右边的残差图可以看出,误差的峰值仍然较大,100组数据之后残差值得振荡仍然明显存在。

考虑更改σ之后,再次观察实验效果,

σ= 1000时: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08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09

当σ= 10时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10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11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σ对估算性能影响不明显,排除σ取值不准带来的问题。

 

在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观察中发现,随着数据采集量的增加,新数据提供的信息被旧的数据掩埋,而辨识算法如果对新旧数据用相同计算度对待,旧的数据就会持续对算法进行影响,这将导致算法修正能力逐步降低,从而无法辨识准确的参数,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对新旧数据的处理区分开来,对新数据的计算权重更大,对旧数据的计算权重降低,就可以解决旧数据对算法修正能力的影响。

 

第三次实验在采用初值设定的RLS算法基础上,采用遗忘算法来对参数进行辨识

遗忘算法的原理分析:

在模型不变的基础上,采用初值设定的RLS算法基础上,对新旧信息加上一个计算权重,对新旧信息进行区别处理,增加新信息在算法中的权重,减小旧信息的权重。

算法公式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12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13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14

其中 p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15

 是遗忘因子,从式子中可以看出,遗忘因子越小,旧的数据的权重越小,新的数据的权重越大。

[u]=[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401')]; 
[y]=[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401')];
theta=zeros(400,4);
p=0.85;
k=3;
Pm=eye(4,4)*(10^1)^2;
thetam=zeros(4,1);
while(k<401) 
fai=[-y(k-1) -y(k-2) u(k-1) u(k-2)]';
G=Pm*fai/(p+fai'*Pm*fai);
Pm=(Pm-G*fai'*Pm)/p;
xi(k)=y(k)-fai'*thetam;
thetam=thetam+G*(y(k)-fai'*thetam);
theta(k,:)=thetam';
k=k+1;
end
figure,plot([1:400],theta);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参数估计');
legend('a_1','a_2','b_1','b_2');
figure,plot([1:400],xi);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残差');

当 p = 0.9 时,实验结果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16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17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18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19

根据遗忘算法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初始阶段,能够在5组数据左右就能实现收敛,这比初值设定的RLS算法要快很多;且算法在100组数据之后,残差值能够快速的减小,振荡幅度小且能实现快速收敛。但有a1a2b1b2的波形有明显的振荡,与初值设定的RLS算法相比,此时100组之后由于数据饱和带来的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再次尝试改变p值之后,算法的效果

P =0.95时,实验结果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权重_20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21

 

P=0.99时,实验结果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22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23

P=0.85,实验结果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24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25

 

 

从上述三次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遗忘因子p的增大,旧数据的权重越大,新数据的权重越小,theta收敛得越慢,辨识参数振荡也更小,辨识结果的收敛性好,但残差波动较大,追踪能力差;遗忘因子p越小,旧数据的权重越小,新数据的权重越大,收敛的速度越快,追踪能力好,残差的波动较小,但也正是由于新数据的权重变大,所以辨识的参数波动也较大,辨识结果的收敛性较差。

在此有此思考,如果我们能够综合p在较大时的收敛性和p在较小时候的快速追踪性,那算法的性能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在单个遗传因子参数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考虑在使算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p,即变p的策略来综合收敛性和快速追踪性能。

 

第四次实验是根据单遗忘因子所作的改进实验,使用变p的策略来进行参数辨识。

变p算法就是给算法一个定量的参考值,根据这个参考值的大小来调节p的大小,当发现模型的这个指标大于这个参考值时,选择较对应大小的遗传因子。从上节实验中可以看出p=0.99,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特性,曲线较为平滑,缺陷在于到100组数据的时候,对于无法快速的跟随,如果在这个时候将P降低,就可以在残差较大的时候快速跟随,残差较小的时候回到p=0.99,使得算法的收敛性能提升。

 

[u]=[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401')]; 
[y]=[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401')];
theta=zeros(400,4);
k=3;
Pm=eye(4,4)*(10^1)^2;
thetam=zeros(4,1);
while(k<401) 
fai=[-y(k-1) -y(k-2) u(k-1) u(k-2)]';
xi(k)=y(k)-fai'*thetam;
p=0.99;
if xi(k)>0.15
   p=0.2
end

G=Pm*fai/(p+fai'*Pm*fai);
Pm=(Pm-G*fai'*Pm)/p;
xi(k)=y(k)-fai'*thetam;
thetam=thetam+G*(y(k)-fai'*thetam);
theta(k,:)=thetam';
k=k+1;
end
figure,plot([1:400],theta);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参数估计');
legend('a_1','a_2','b_1','b_2');
figure,plot([1:400],xi);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残差');

 

 

变p算法实验结果: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26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27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单值p=0.85,在系统的收敛特性得到很大提升,曲线光滑并且没有振荡,相比单值p=0.99,算法的残差明显更小,系统跟随特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基本综合了p=0.85和p=0.99的优点。

此时只是初步调节结果,若试验不同的转换p值,得出最优组合。

当根据参考值p=0.99 和 p=0.7之间转换时实验结果: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28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权重_29

当根据参考值p=0.99 和 p=0.5之间转换时实验结果: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30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31

 

当根据参考值p=0.99 和 p=0.3之间转换时实验结果: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递推_32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33

经过尝试多组实验,p转换值在p=0.99 和 p=0.3之间算法性能最佳,算法的收敛性和跟随性能都较为优良。

 

第五次实验 尝试变P法,当残差和大于限定条件时重置P矩阵

[u]=[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B2:B401')]; 
[y]=[xlsread('2019作业二时变系统.xlsx','C2:C401')];
theta=zeros(400,4);
k=3;
p=1;
Pm=eye(4,4)*(10^1)^5;
thetam=zeros(4,1);
while(k<401) 
fai=[-y(k-1) -y(k-2) u(k-1) u(k-2)]';
xi(k)=y(k)-fai'*thetam;
if xi(k)^2>4*var(xi(1:k))
   Pm=eye(4,4)*10^5;
end
G=Pm*fai/(p+fai'*Pm*fai);
Pm=(Pm-G*fai'*Pm)/p;
xi(k)=y(k)-fai'*thetam;
thetam=thetam+G*(y(k)-fai'*thetam);
theta(k,:)=thetam';
k=k+1;
end
figure,plot([1:400],theta);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参数估计');
legend('a_1','a_2','b_1','b_2');
figure,plot([1:400],xi);
xlabel('试验次数');ylabel('残差');

 

实验结果如下: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数据_34

 

质因子分解代码Java_参数辨识_35

  

其实原理和变p算法相类似,都是基于一个参考条件来重新调整,变P算法是在误差大于一定值时,直接重置P矩阵,由重置的矩阵重新开始递推,就直接把旧的数据舍弃了。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辨识结果在参数变化后的瞬间将旧数据全部抛弃,可以理解为权重为零,重置P矩阵,由新的矩阵开始递推,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旧数据对算法的干扰,且不会像遗忘算法一样会导致收敛性能差,导致振荡。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跟随性能,相当于参数变化之后,用重置的P矩阵再次递推,跟随性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