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assert关键字用法案例详解

Java2在1.4中新增了一个关键字:assert。在程序开发过程中使用它创建一个断言(assertion)。,它的语法形式有如下所示的两种形式:

1、assert condition;
这里condition是一个必须为真(true)的表达式。如果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那么断言为真,并且无任何行动
如果表达式为false,则断言失败,则会抛出一个AssertionError对象。这个AssertionError继承于Error对象,
而Error继承于Throwable,Error是和Exception并列的一个错误对象,通常用于表达系统级运行错误。

2、asser condition:expr;
这里condition是和上面一样的,这个冒号后跟的是一个表达式,通常用于断言失败后的提示信息,说白了,它是一个传到AssertionError构造函数的值,如果断言失败,该值被转化为它对应的字符串,并显示出来。

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art");
        assert true;
        System.out.println("go on");
        assert false:"stop";
        System.out.println("end");
    }
}

这里有一个测试类,通过之前简单的语法介绍后,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这个例子:

当程序运行到assert true这一句时,condition为true,系统会继续执行下去。而后执行到 assert false:"stop"的时候,由于condition=false,系统会抛出AssertionError。

注意

1.assert需要显示的开启生效才有作用。

这就意味着你如果使用IDE工具编码,调试运行时候会有一定的麻烦,因为基本上java IDE都是没有开启断言功能的。并且,对于Java Web应用,程序代码都是部署在容器里面,你没法直接去控制程序的运行,如果一定要开启-ea的开关,则需要更改Web容器的运行配置参数。这对程序的移植和部署都带来很大的不便。

2.assert断言失败将面临程序的退出。这在一个生产环境下的应用是绝不能容忍的。一般都是通过异常处理来解决程序中潜在的错误。但是使用断言就很危险,一旦失败系统就挂了。

3.即使处理了Error,如果断言的代码嵌入到业务流程中,一旦assert失效,也就改变了正常的业务逻辑(如果condition中加入了赋值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