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存管理中存在这两类算法:一类是内存分配算法,一类是页面置换算法

 

内存分配算法:是指怎么从连续的逻辑地址空间上分配内存地址给进程。

常见内存分配算法及优缺点如下:
  (1)首次适应算法。使用该算法进行内存分配时,从空闲分区链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分区链中。
   该算法倾向于使用内存中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在高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很少被利用,从而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显然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 存空间创造了条件。缺点在于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很小的空闲区,而每次查找又都从低址部分开始,这无疑会增加查找的开销。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每次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 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来分给作业。该算法能使空闲中的内存分区分布得更加均匀,但将会缺乏大的空闲分区。
  (3)最佳适应算法。该算法总是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为了加速查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区按其大小排序后,以递增顺序形成一个空白链。这样每次找到的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优的。孤立地看, 该算法似乎是最优的,但事实上并不一定。因为每次分配后剩余的空间一定是最小的,在存储器中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区。同时每次分配后必须重新排序, 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4)最差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中,该算法按大小递减的顺序形成空闲区链,分配时直接从空闲区链的第一个空闲分区中 分配(不能满足需要则不分配)。很显然,如果第一个空闲分区不能满足,那么再没有空闲分区能满足需要。这种分配方法初看起来不太合理,但它也有很强的直观 吸引力:在大空闲区中放入程序后,剩下的空闲区常常也很大,于是还能装下一个较大的新程序。
  最坏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的排序正好相反,它的队列指针总是指向最大的空闲区,在进行分配时,总是从最大的空闲区开始查寻。
  该算法克服了最佳适应算法留下的许多小的碎片的不足,但保留大的空闲区的可能性减小了,而且空闲区回收也和最佳适应算法一样复杂。

 

 

页面置换算法:是指线性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的过程中的算法,由于实际物理内存有限,一个进程的所有逻辑页page并不是都会被映射到实际的物理frame上,而是分配一定数量的物理frame,之后通过一定的页面置换算法把需要调入内存的逻辑页page调入内存。

 

评价一个算法的优劣,可通过在一个特定的存储访问序列(页面走向)上运行它,并计算缺页数量来实现。

1 先入先出法(FIFO)

最简单的页面置换算法是先入先出(FIFO)法。这种算法的实质是,总是选择在主存中停留时间最长(即最老)的一页置换,即先进入内存的页,先退出内存。理由是:最早调入内存的页,其不再被使用的可能性比刚调入内存的可能性大。建立一个FIFO队列,收容所有在内存中的页。被置换页面总是在队列头上进行。当一个页面被放入内存时,就把它插在队尾上。
这种算法只是在按线性顺序访问地址空间时才是理想的,否则效率不高。因为那些常被访问的页,往往在主存中也停留得最久,结果它们因变“老”而不得不被置换出去。
FIFO的另一个缺点是,它有一种异常现象,即在增加存储块的情况下,反而使缺页中断率增加了。当然,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页面走向实际上是很少见的。

2 最优置换算法(OPT)

最优置换(Optimal Replacement)是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算法。其实质是:当调入新的一页而必须预先置换某个老页时,所选择的老页应是将来不再被使用,或者是在最远的将来才被访问。采用这种页面置换算法,保证有最少的缺页率。
但是最优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人们预先就知道一个进程整个运行过程中页面走向的全部情况。不过,这个算法可用来衡量(如通过模拟实验分析或理论分析)其他算法的优劣。

3 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FIFO算法和OPT算法之间的主要差别是,FIFO算法利用页面进入内存后的时间长短作为置换依据,而OPT算法的依据是将来使用页面的时间。如果以最近的过去作为不久将来的近似,那么就可以把过去最长一段时间里不曾被使用的页面置换掉。它的实质是,当需要置换一页时,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面予以置换。这种算法就称为最久未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
LRU算法是与每个页面最后使用的时间有关的。当必须置换一个页面时,LRU算法选择过去一段时间里最久未被使用的页面。
LRU算法是经常采用的页面置换算法,并被认为是相当好的,但是存在如何实现它的问题。LRU算法需要实际硬件的支持。其问题是怎么确定最后使用时间的顺序,对此有两种可行的办法:
(1)计数器。最简单的情况是使每个页表项对应一个使用时间字段,并给CPU增加一个逻辑时钟或计数器。每次存储访问,该时钟都加1。每当访问一个页面时,时钟寄存器的内容就被复制到相应页表项的使用时间字段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始终保留着每个页面最后访问的“时间”。在置换页面时,选择该时间值最小的页面。这样做,不仅要查页表,而且当页表改变时(因CPU调度)要维护这个页表中的时间,还要考虑到时钟值溢出的问题。
(2)栈。用一个栈保留页号。每当访问一个页面时,就把它从栈中取出放在栈顶上。这样一来,栈顶总是放有目前使用最多的页,而栈底放着目前最少使用的页。由于要从栈的中间移走一项,所以要用具有头尾指针的双向链连起来。在最坏的情况下,移走一页并把它放在栈顶上需要改动6个指针。每次修改都要有开销,但需要置换哪个页面却可直接得到,用不着查找,因为尾指针指向栈底,其中有被置换页。
因实现LRU算法必须有大量硬件支持,还需要一定的软件开销。所以实际实现的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LRU近似算法。
一种LRU近似算法是最近未使用算法(Not Recently Used,NUR)。它在存储分块表的每一表项中增加一个引用位,操作系统定期地将它们置为0。当某一页被访问时,由硬件将该位置1。过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查这些位可以确定哪些页使用过,哪些页自上次置0后还未使用过。就可把该位是0的页淘汰出去,因为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它未被访问过。

4 第二次机会算法(SCR)

第二次机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与FIFO相同的,但是有所改进,避免把经常使用的页面置换出去。当选择置换页面时,检查它的访问位。如果是0,就淘汰这页;如果访问位是1,就给它第二次机会,并选择下一个FIFO页面。当一个页面得到第二次机会时,它的访问位就清为0,它的到达时间就置为当前时间。如果该页在此期间被访问过,则访问位置1。这样给了第二次机会的页面将不被淘汰,直至所有其他页面被淘汰过(或者也给了第二次机会)。因此,如果一个页面经常使用,它的访问位总保持为1,它就从来不会被淘汰出去。
第二次机会算法可视为一个环形队列。用一个指针指示哪一页是下面要淘汰的。当需要一个存储块时,指针就前进,直至找到访问位是0的页。随着指针的前进,把访问位就清为0。在最坏的情况下,所有的访问位都是1,指针要通过整个队列一周,每个页都给第二次机会。这时就退化成FIFO算法了。

页面置换算法还有很多变种,如考虑到被置换页是否修改过、按FIFO算法选中的页正在使用等情况,都需要硬件、软件协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