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索引概述
MySQL官方对索引的定义为: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
索引的本质:索引是数据结构。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排好序的快速查找数据结构”,满足特定查找算法。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
存储引擎中实现的,因此每种存储引擎的索引不一定完全相同,并且每种存储引擎不一定支持所有索引类型。同时,存储引擎可以定义每个表的最大索引数和最大索引长度。所有存储引擎支持每个表至少16个索引,总索引长度至少为256字节。有些存储引擎支持更多的索引数和更大的索引长度。
2.优点
数据库的IO成本,这也是创建索引最主要的原因。
数据的唯一性。
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换句话说,对于有依赖关系的子表和父表联合查询时,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降低了CPU的消耗。
3.缺点
增加索引也有许多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并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所耗费的时间也会增加。
(2)索引需要占磁盘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存储在磁盘上,如果有大量的索引,索引文件就可能比数据文件更快达到最大文件尺寸。
(3)虽然索引大大提高了查询速度,同时却会降低更新表的速度。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地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因此,选择使用索引时,需要综合考虑索引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