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分布式的集群服务
集群:集群就是一组部署有相同应用的服务器
集群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
集群可分纵向集群(一台计算机部署多个应用)和横向集群(多台计算机部署多个应用)。
负载均衡:一种服务的提供访问策略。用来在多台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连接、CPU、磁盘驱动器或其他资源中分配负载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负载均衡能把任务比较均衡地分布到集群环境下的计算和网络资源。
可以达到最大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同时避免过载的目的。
分布式是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应用的架构设计的理念。多个集群,多个负载均衡策略组成的非常庞大的
分布式与集群区别:
一句话:分布式是并联工作的,集群是串联工作的。
1.分布式是指将不同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而集群指的是将几台服务器集中在一起,实现同一业务。
分布式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做集群。 而集群并不一定就是分布式的。
举例:就比如新浪网,访问的人多了,他可以做一个群集,前面放一个响应服务器,后面几台服务器完成同一业务,如果有业务访问的时候,响应服务器看哪台服务器的负载不是很重,就将给哪一台去完成。
而分布式,从窄意上理解,也跟集群差不多, 但是它的组织比较松散,不像集群,有一个组织性,一台服务器垮了,其它的服务器可以顶上来。
分布式的每一个节点,都完成不同的业务,一个节点垮了,哪这个业务就不可访问了。
2.简单说,分布式是以缩短单个任务的执行时间来提升效率的,而集群则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内执行的任务数来提升效率。
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如果一个任务由10个子任务组成,每个子任务单独执行需1小时,则在一台服务器上执行该任务需10小时。
采用分布式方案,提供10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只负责处理一个子任务,不考虑子任务间的依赖关系,执行完这个任务只需一个小时。(这种工作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Hadoop的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模型)
而采用集群方案,同样提供10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能独立处理这个任务。假设有10个任务同时到达,10个服务器将同时工作,1小时后,10个任务同时完成,这样,整身来看,还是1小时内完成一个任务!
集群分类:
1. 负载均衡集群(Load Balance Cluster)
负载均衡系统:集群中所有的节点都处于活动状态,它们分摊系统的工作负载。有一个分发器或叫调度器,根据内部锁定义的规则或调度方式从服务器群中选择一个来响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一般Web服务器集群、数据库集群和应用服务器集群都属于这种类型。
负载均衡集群一般用于相应网络请求的网页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集群可以在接到请求时,检查接受请求较少,不繁忙的服务器,并把请求转到这些服务器上。从检查其他服务器状态这一点上看,负载均衡和容错集群很接近,不同之处是数量上更多。
2. 高可用集群(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常见的就是2个节点做成的HA集群,有很多通俗的不科学的名称,比如"双机热备", "双机互备", "双机".
高可用集群解决的是保障用户的应用程序持续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 (请注意高可用集群既不是用来保护业务数据的,保护的是用户的业务程序对外不间断提供服务,把因软件/硬件/人为造成的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 科学计算集群(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luster)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ermance Computing)集群,简称HPC集群。这类集群致力于提供单个计算机所不能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
这种处理方式我们称为并行处理集群,并行处理集群是将大任务划分为小任务,分别进行处理的机制,共同完成最终的任务。
负载均衡集群方案:
1、http重定向负载均衡
利用HTTP重定向协议实现负载均衡大概工作原理如下图:
HTTP重定向服务器是一台普通的应用服务器,其唯一个功能就是根据用户的HTTP请求计算出一台真实的服务器地址,并将该服务器地址写入HTTP重定向响应中(重定向响应状态码为302)返回给用户浏览器。用户浏览器在获取到响应之后,根据返回的信息,重新发送一个请求到真实的服务器上。如上图所示,浏览器访问www.apusapp.com,DNS服务器解析到IP地址为114.100.20.200,即HTTP重定向服务器的IP地址。重定向服务器计根据某种负载均衡算法算出真实的服务器地址为114.100.20.203并返回给用户浏览器,用户浏览器得到返回后重新对114.100.20.203发起了请求,最后完成访问。
1、DNS域名解析负载均衡
这种负载均衡方案的有点是比较简单,缺点是浏览器需要两次请求服务器才能完成一次访问,性能较差;同时,重定向服务器本身的处理能力有可能成为瓶颈,整个集群的伸缩性规模有限;使用HTTP返回码302重定向,有可能使搜索引擎判断为SEO作弊,降低搜索排名。因此实践中很少使用这种负载均衡方案来部署。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因特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人们在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时只需要记住网站的域名即可,而不需要记住那些不太容易理解的IP地址。在DNS系统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的资源类型叫做主机记录也称为A记录,A记录是用于名称解析的重要记录,它将特定的主机名映射到对应主机的IP地址上。如果你有一个自己的域名,那么要想别人能访问到你的网站,你需要到特定的DNS解析服务商的服务器上填写A记录,过一段时间后,别人就能通过你的域名访问你的网站了。DNS除了能解析域名之外还具有负载均衡的功能,下面是利用DNS工作原理处理负载均衡的工作原理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DNS服务器中应该配置了多个A记录,如:
www.apusapp.com IN A 114.100.20.201;
www.apusapp.com IN A 114.100.20.202;
www.apusapp.com IN A 114.100.20.203;
因此,每次域名解析请求都会根据对应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一个不同的IP地址并返回,这样A记录中配置多个服务器就可以构成一个集群,并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上图中,用户请求www.apusapp.com,DNS根据A记录和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一个IP地址114.100.20.203,并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根据该IP地址,访问真实的物理服务器114.100.20.203。所有这些操作对用户来说都是透明的,用户可能只知道www.apusapp.com这个域名。
DNS域名解析负载均衡有如下优点:
1. 将负载均衡的工作交给DNS,省去了网站管理维护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麻烦。
2. 技术实现比较灵活、方便,简单易行,成本低,使用于大多数TCP/IP应用。
3. 对于部署在服务器上的应用来说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代码修改即可实现不同机器上的应用访问。
3. 服务器可以位于互联网的任意位置。
4. 同时许多DNS还支持基于地理位置的域名解析,即会将域名解析成距离用户地理最近的一个服务器地址,这样就可以加速用户访问,改善性能。
同时,DNS域名解析也存在如下缺点:
1. 目前的DNS是多级解析的,每一级DNS都可能缓存A记录,当某台服务器下线之后,即使修改了A记录,要使其生效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DNS任然会将域名解析到已下线的服务器上,最终导致用户访问失败。
2. 不能够按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来分配负载。DNS负载均衡采用的是简单的轮询算法,不能区分服务器之间的差异,不能反映服务器当前运行状态,所以其的负载均衡效果并不是太好。
3. 可能会造成额外的网络问题。为了使本DNS服务器和其他DNS服务器及时交互,保证DNS数据及时更新,使地址能随机分配,一般都要将DNS的刷新时间设置的较小,但太小将会使DNS流量大增造成额外的网络问题。
事实上,大型网站总是部分使用DNS域名解析,利用域名解析作为第一级负载均衡手段,即域名解析得到的一组服务器并不是实际提供服务的物理服务器,而是同样提供负载均衡服务器的内部服务器,这组内部负载均衡服务器再进行负载均衡,请请求发到真实的服务器上,最终完成请求。
三、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这个肯定大家都有所接触,因为几乎所有主流的Web服务器都热衷于支持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它的核心工作就是转发HTTP请求。
相比前面的HTTP重定向和DNS解析,反向代理的调度器扮演的是用户和实际服务器中间人的角色:
1、任何对于实际服务器的HTTP请求都必须经过调度器
2、调度器必须等待实际服务器的HTTP响应,并将它反馈给用户(前两种方式不需要经过调度反馈,是实际服务器直接发送给用户)
特性:
1、调度策略丰富。例如可以为不同的实际服务器设置不同的权重,以达到能者多劳的效果。
2、对反向代理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要求高,因为它工作在HTTP层面。
3、反向代理服务器进行转发操作本身是需要一定开销的,比如创建线程、与后端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接收后端服务器返回的处理结果、分析HTTP头部信息、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频繁切换等,虽然这部分时间并不长,但是当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时间非常短时,转发的开销就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请求静态文件,更适合使用前面介绍的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方式。
4、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监控后端服务器,比如系统负载、响应时间、是否可用、TCP连接数、流量等,从而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负载均衡的策略。
5、反射代理服务器可以让用户在一次会话周期内的所有请求始终转发到一台特定的后端服务器上(粘滞会话),这样的好处一是保持session的本地访问,二是防止后端服务器的动态内存缓存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