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

多协议: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ip,ipv6),兼容ATM,帧中继,PPP。

标签交换:根据标签进行转发。

 

2.        MPLS是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集合模型,为什么?

MPLS核心采用二层交换(无需分析IP报文头),三层路由在网络边缘实施。

MPLS技术将报文的三层选路和报文转发分开。

 

3.        上游LSR和下游LSR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是针对特定的FEC来说。

标签从下游向上游分发

数据从上游向下游转发

 

4.        LSR和LER的操作区别?

LSR: ip route 协议生成ip路由表,根据路由表进行标签绑定。

生成标签转发表。 输入标签查询标签转发信息库输出标签。

 

LER: ip route协议生成ip路由表,根据路由表进行标签绑定,同时也生成IP转发表。

绑定生成标签转发信息库, ip路由表生成ip转发表。

5.        标签栈顶和栈底怎么区分?

靠近二层头是栈顶,靠近IP报头的为栈底。

 

6.        MPLS的单播报文和组播报文在链路层的标识?

0x8847:单播

0x8848:组播

---------------有什么区别?????

 

7.        FTN,ILM,NHLFE的关系?

FTN:FEC映射到NHLFE,用在LER

ILM:标签映射到NHLFE,用在LSR和LER

NHLFE: 下一跳标签转发实体,指明下一跳,用来转发的。

 

8.        标签合并是怎么回事?

对某个特定的FEC,1个LSR从不同的接口收到2个带有不同入标签的报文,但是转发的时候使用同一个出标签和出口。

如果不支持标签合并,必须使用DOD模式,且每次分配不同的标签。

 

9.        OSPF的route-id和LDP中的route-id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Ospf的route-id是用来标识路由器和选举DR和BDR。

LDP的route-id是LDP标识符中4个字节,用来标识LSR。

LDP标识符用来标识标签空间。

 

10. 扩展发现和基本发现的区别:

地址不一样:一个是组播地址224.0.0.2 ,一个是特定的单播地址

基本是对称的,扩展是不对称的。对称的意思是能够自动发现对方。

 

11.LDP会话怎么建立的?

1) 发送LDP discovery包,

2) 收到ldp discovery包,在邻接表项中保存本地标签空间,对方标签空间,对方所在

接口。同时,ldp discovery包可能带有传输地址。

3) 有了ldp discovery表,就试图与对方建立TCP连接。

TCP连接使用的地址如果有传输地址就使用传输地址,没有就使用发送disco包的地址。

4) 比较传输地址,确定主动还是被动角色。

主动角色: 连接对端的646端口

被动角色:等待对方的连接

5)建立TCP连接后,开始交换LDP initialization消息。

6)收到initialization消息后,里面有LDP 标识符,与邻接表相匹配。

如果匹配,再检查息里面的会话参数是否可以接受。

7)如果可以接受,发送初始化消息,并发送keepalive消息

8)互相收到keepalive消息后

 

12.如何理解会话初始化过程的协商循环,如何解决?

如果配置参数不一致,会关闭TCP连接,但是有discovery表,又会触发建立连接,如此循环。

RFC 3036规定,指数后退延迟的方式。配置修改后,在hello消息的配置序列号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