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会使用硬盘的一部分做为SWAP分区,用来进行进程调度--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把当前不用的进程调成‘等待(standby)‘,甚至‘睡眠(sleep)’,一旦要用,再调成‘活动(active)’,睡眠的进程就躺到SWAP分区睡大觉,把内存空出来让给‘活动’的进程。

如果内存够大,应当告诉 linux 不必太多的使用 SWAP 分区, 可以通过修改 swappiness 的数值。swappiness=0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空间,swappiness=100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swap空间里面。

在linux里面,默认设置swappiness这个值等于60。

现在一般1个G的内存可修改为10, 2个G的可改为5, 甚至是0。具体这样做:

1.查看你的系统里面的swappiness
$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看到是 60
2.修改swappiness值为10
$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但是这只是临时性的修改,在你重启系统后会恢复默认的60,为长治久安,还要更进一步:
$ sudo gedit /etc/sysctl.conf
在这个文档的最后加上这样一行:
vm.swappiness=10
然后保存,重启。ok,你的设置就生效了。
一般来说,Linux的虚拟内存会根据系统负载自动调整。内存页(page)swap到磁盘会显著的影响Kafka的性能,并且Kafka重度使用page cache,如果VM系统swap到磁盘,那说明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分配page cache。
避免swap的一种方式是设置swap空间为0。但是,swap会在系统崩溃时提供安全机制,或者会在out of memory的情况下阻止操作系统 kill 掉进程。由于这个原因,推荐 vm.swappiness参数设置为一个非常低的值:1 。这个参数表示 VM系统中的多少百分比用来作为swap空间。
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内核调节“脏页”(注:“脏页”会被刷到磁盘上)。Kafka依赖磁盘I/O性能来提高producer的响应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通常优先把log segment功能放在可以快速响应的磁盘中(比如SSD)。这样使得flush进程把“脏数据”写入磁盘前,“脏页”数目就减少了,可以设置vm.dirty_background_ratio(表示占用系统内存的百分比)参数的值为10 以下。大部分应用场景下,vm.dirty_background_ratio设置为 5 就够用了,要注意了:这个参数值不能设置为 0 ,因为设置为 0 后会引起内核持续刷“脏页”,使得内核的buffer write功能没法施展。
“脏页”的总量可以通过vm.dirty_ratio 来改变,默认值是 20 (此处也是百分比),这个值的设置范围较大,一般建议设置 60 到 80 为合理的值。但是vm.dirty_ratio 参数也引来了不小的风险,会造成大量unflush的数据在硬刷到磁盘时产生较长的I/O停顿。如果vm.dirty_ratio 值设置的较大时,强烈建议Kafka开启备份功能,以备系统崩溃。
在设置了这些参数后,需要监控Kafka集群运行时“脏页”的数量,当前“脏页”数量可由如下方式查看(/proc/vmstat文件):
#cat /proc/vmstat | egrep "dirty|writeback"
nr_dirty 3875
nr_writeback 29
nr_writeback_temp 0
临时生效:sysctl -w vm.swappiness=0
永久生效:
echo "vm.swappiness = 0">> /etc/sysctl.conf (尽量不使用交换分区,注意不是禁用)
刷新SWAP
可以执行命令刷新一次SWAP(将SWAP里的数据转储回内存,并清空SWAP里的数据)
swapoff -a && swapon -a
sysctl -p (执行这个使其生效,不用重启)
清理缓存命令
之前应该先
sync下

因为系统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会把你的操作到的文件资料先保存到buffer中去,因为怕你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断电等原因遗失数据,所以在你操作过程中会把文件资料先缓存。

所以我们在清理缓存先要先把buffe中的数据先写入到硬盘中,sync命令

linux swap占用很高 mysql起不来_linux swap使用值超大

上面的echo 3 是清理所有缓存

echo 0 是不释放缓存
echo 1 是释放页缓存
ehco 2 是释放dentries和inodes缓存
echo 3 是释放 1 和 2 中说道的的所有缓存
说明:
1>. /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作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
0 – 不释放
1 – 释放页缓存
2 – 释放dentries和inodes
3 – 释放所有缓存
数字1是用来清空最近放问过的文件页面缓存
数字2是用来清空文件节点缓存和目录项缓存
数字3是用来清空1和2所有内容的缓存。
2>. 关于drop_caches的官方说明如下:
Writing to this file causes the kernel to drop clean caches,dentries and inodes from memory, causing that memory to becomefree.
To free pagecache, us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dentriesandinodes, use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use echo 3 >/proc/sys/vm/drop_caches.
Because this is a non-destructive operation and dirty objects are not freeable, the user should run sync first.
3>. Linux内核会将它最近访问过的文件页面缓存在内存中一段时间,这个文件缓存被称为pagecache。
Inode是linux/unix操作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包含了各文件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在创建文件系统时,就会同时创建大量的inode。一般inode表会占用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1%。
目录项缓存(dcache)dentries
各参数含义:
total:总物理内存
used:已使用内存
free:完全未被使用的内存
shared:应用程序共享内存
buffers:缓存,主要用于目录方面,inode值等
cached:缓存,用于已打开的文件
-buffers/cache: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used减去缓存值
+buffers/cache:所有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free加上缓存值
其中:
total = used + free
-buffers/cache=used-buffers-cached,这个是应用程序真实使用的内存大小
+buffers/cache=free+buffers+cached,这个是服务器真实还可利用的内存大小
[[email protected]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096      10379      21717          0         38       7942
-/+ buffers/cache:       2398      29698Swap:        34287          0      34287

这里面的第二行才是真正服务器的空闲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