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射频技术,我的理解一直很肤浅,抱着交流的态度,我总结了下自己对蓝牙射频规范的理解,希望各位大拿批评且指正。

射频主要包括带宽区间和频道划分,发射特性和接收特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人都知道蓝牙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该频段不付费,所以各种新型的无线通信协议纷纷挤进这个拥挤的频段内,蓝牙技术采用跳频扩频和自适应跳频技术来抗干扰以保证和其他无线协议共存。这部分笔者在以往的博文中都有相应描述,在此不再罗索。

蓝牙频段区间为2.402-2.48GHz,预留了2MHz和3.5MHz的上下保护带。每个频道空间为1MHz,这样共划分了79个频道,但有的国家对于该区间内的若干频道作了限制,对这些国家一方面蓝牙SIG组织积极游说他们开放,一方面对这些国家制定了特定的跳频算法,这样呢,这些产品无法与其他全带宽的产品共用,只能做为该国家本地市场的本地版本。

发射特性包括功率等级划分,调制方式和杂散辐射三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功率等级的定性是在天线连接器处开始测量的,如果该天线的方向性增益大于0dBi,还要根据一个表格进行补偿。其中等级1是需要进行功率控制的,它的使用取决于接收端是否支持RSSI测量和相应消息序列功能,而且在page,inquiry的时候必须采用等级2或3,因为采用等级1可能会造成接收端接收的跳频序列信号功率超过其可用范围,从而不进行扫描响应。

调制方式蓝牙1.2规范中采取GFSK方式,适用于1Mb/s的速率,2.0的EDR模式采用pi/4-DQPSK和8DPSK方式,其中帧头和接入玛采用GFSK,其余采用pi/4-DQPSK和8DPSK。

杂散辐射通俗来讲便是其他频带信号强度和有用频带信号强度比,这是因为发射器频率稳定性和调制瞬变引起的,若是相邻频带则为带内杂散辐射,其他则为带外杂散辐射,具体机制可以去翻阅电磁场理论,我也不是很了解。

接收器特性主要指灵敏度等级,干扰性能,信号强度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