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认证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电气性能测试:
输出功率测试:验证无线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发射功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其能为接收设备提供稳定、合适的充电功率。
充电效率测试:衡量设备在接收充电信号时的效率,即输入电能与存储到电池中的有效电能之比,以此确保电能的有效利用,减少能量损耗。
功率传输效率测试:评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反映无线充电过程中能量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输效果,提升无线充电的整体效率。
通信测试:
通信协议测试:检查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是否符合 QI 标准,保证设备之间能够正常、稳定地通信,实现充电控制、状态监测等功能。
不同距离通信能力评估:在不同的距离条件下对设备的通信能力进行测试,验证其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性能表现,确保在有效充电距离内通信稳定,避免因距离变化导致通信中断或充电异常。
安全性和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对产品的起火、爆炸、过热等风险进行评估,模拟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如短路、过充等,检验设备的安全保护机制是否有效,确保无线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威胁。
兼容性测试:关注设备与其他无线充电产品的互操作性,要求测试产品与不同品牌、型号的 QI 认证设备进行配对和充电测试,确保其能与各类 QI 标准设备相互兼容,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外观和标识测试:
外观设计检查:查看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符合 QI 认证的规范,包括尺寸、形状、材质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一致性。
标识符号检查:检查产品标识符号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确保产品上的 QI 标识、型号、参数等信息完整、正确且易于识别,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
QI 认证的通过难度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标准严格:QI 认证标准对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认证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只有完全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才能获得认证。
测试复杂:认证测试涵盖多个方面,涉及多种专业知识和技术领域,需要专业的测试设备和环境,测试过程复杂且耗时,增加了认证通过的难度。
整改成本高:如果产品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项,需要送测方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重新进行测试,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甚至可能需要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不通过率较高:据 WPC 的数据,以 2017 年认证高峰期的 11 月份为例,总共有接近 30% 的送测产品在第一次兼容性测试中未能通过,而 EPP 测试的样品,首次不通过率则高达 61.5%,即便是比较普遍的 BPP 测试,仍然有接近 20% 不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