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文件自动生成依赖关系
摘自:跟我一起写Makefile
在Makefile中,我们的依赖关系可能会需要包含一系列的头文件,比如,如果我们的main.c中有一句“#include "defs.h"”,那么我们的依赖关系应该是:
main.o : main.c defs.h
C/C++编译器都支持一个“-M”的选项,即自动找寻源文件中包含的头文件,并生成一个依赖关系。例如,如果我们执行下面的命令:
cc -M main.c
其输出是:
main.o : main.c defs.h
需要提醒一句的是,如果你使用GNU的C/C++编译器,你得用“-MM”参数,不然,“-M”参数会把一些标准库的头文件也包含进来。
那么,编译器的这个功能如何与我们的Makefile联系在一起呢。GNU组织建议把编译器为每一个源文件的自动生成的依赖关系放到一个文件中,为每一个“name.c”的文件都生成一个“name.d”的Makefile文件,[.d]文件中就存放对应[.c]文件的依赖关系。
于是,我们可以写出[.c]文件和[.d]文件的依赖关系,并让make自动更新或自成[.d]文件,并把其包含在我们的主Makefile中,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动化地生成每个文件的依赖关系了。
这里,我们给出了一个模式规则来产生[.d]文件:
%.d: %.c
@set -e; rm -f $@; /
$(CC) -M $(CPPFLAGS) $< >; $@.$$$$; /
sed 's,/($*/)/.o[ :]*,/1.o $@ : ,g' < $@.$$$$ >; $@; /
rm -f $@.$$$$
这个规则的意思是,所有的[.d]文件依赖于[.c]文件,“rm -f $@”的意思是删除所有的目标,也就是[.d]文件,第二行的意思是,为每个依赖文件“$<”,也就是[.c]文件生成依赖文件,“$@”表示模式“%.d”文件,如果有一个C文件是name.c,那么“%”就是“name”, “$$$$”意为一个随机编号,第二行生成的文件有可能是“name.d.12345”,第三行使用sed命令做了一个替换,关于sed命令的用法请参看相关的使用文档。第四行就是删除临时文件。
总而言之,这个模式要做的事就是在编译器生成的依赖关系中加入[.d]文件的依赖,即把依赖关系:
main.o : main.c defs.h
转成:
main.o main.d : main.c defs.h
于是,我们的[.d]文件也会自动更新了,并会自动生成了,当然,你还可以在这个[.d]文件中加入的不只是依赖关系,包括生成的命令也可一并加入,让每个 [.d]文件都包含一个完赖的规则。一旦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些自动生成的规则放进我们的主Makefile中。我们可以使用 Makefile的“include”命令,来引入别的Makefile文件(前面讲过),例如:
sources = foo.c bar.c
include $(sources:.c=.d)
上述语句中的“$(sources:.c=.d)”中的“.c=.d”的意思是做一个替换,把变量$(sources)所有[.c]的字串都替换成 [.d]。
make文件自动生成依赖关系
原创wx648abf25141f7 博主文章分类:Linux/Unix ©著作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自51CTO博客作者wx648abf25141f7的原创作品,请联系作者获取转载授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监视磁盘空间shell脚本

提问和评论都可以,用心的回复会被更多人看到
评论
发布评论
相关文章
-
java 自动生成依赖 自动生成javabean
通过Map动态生成JavaBean, 通过Map动态生成JavaBean ,生成的JavaBean只有对应属性的get,set方法。
java动态生成 javaBean java System 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