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orch中,`nn.Embedding`层是一个查找表,它将稀疏的离散输入(例如单词索引)映射到密集的嵌入向量。当你调用`self.embedding`层并传入一个包含索引的张量时,它会返回一个包含嵌入向量的张量。

具体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形状为`(N, D)`的输入张量,其中`N`是批次大小(即句子的数量),`D`是每个句子的长度(即单词的数量),那么`nn.Embedding`层的输出将是一个形状为`(N, D, E)`的张量,其中`E`是嵌入的维度(`embedding_dim`)。

数据类型方面,`nn.Embedding`层的权重(即嵌入向量)默认是`float32`类型,因此输出的张量也将是`float32`类型。

以你提供的代码为例:

```python
 self.embedding = nn.Embedding(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

如果你传入一个形状为`(10, 20)`的索引张量(如`sentence`),那么`self.embedding(sentence)`的输出将是一个形状为`(10, 20, embedding_dim)`的张量,其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embedding_dim`维的向量。这个输出张量的数据类型是`float32`。
 

nn.Embedding(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可以用在   连续变量吗

nn.Embedding 层在 PyTorch 中主要用于将离散的整数索引映射到固定大小的向量,这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将离散的单词或符号转换为连续的向量,进而可以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处理。这个层通常不直接用于连续变量,因为它期望的输入是离散的整数索引,而不是连续的数值。

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将连续变量通过nn.Embedding层进行处理。一种方法是将连续变量进行离散化,例如通过分桶(binning)或分段(segmentation)的方式,将连续变量转换为离散的类别,然后使用nn.Embedding层。另一种方法是对连续变量进行归一化,然后将其作为索引使用,但这通常不是nn.Embedding层的典型用法。

总的来说,nn.Embedding层设计的初衷是处理离散变量,而不是连续变量。如果需要处理连续变量,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层,如全连接层(nn.Linear),或者将连续变量转换为适合nn.Embedding层处理的形式。

实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orchcrf import CRF


class BiLSTMCRF(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hidden_dim, num_tags, dropout):
        super(BiLSTMCRF, self).__init__()
        self.embedding = nn.Embedding(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self.lstm = nn.LSTM(embedding_dim, hidden_dim // 2, num_layers=1, bidirectional=True, dropout=dropout)
        self.fc = nn.Linear(hidden_dim, num_tags)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self.crf = CRF(num_tags)

        self.hidden = self.init_hidden()

    def init_hidden(self):
        # 初始化LSTM的参数
        return (torch.randn(2, 1, self.hidden_dim // 2),
                torch.randn(2, 1, self.hidden_dim // 2))

    def forward(self, sentence, tags=None):
        lstm_out, _ = self.lstm(sentence, self.hidden)
        lstm_out = self.dropout(lstm_out)
        emissions = self.fc(lstm_out)

        if tags is not None:
            # 计算损失
            loss = self.crf(emissions, tags, mask=None)
            return -loss
        else:
            # 预测路径
            path, _ = self.crf.decode(emissions)
            return path


# 假设参数
vocab_size = 10000  # 词汇表大小
embedding_dim = 128  # 嵌入层维度
hidden_dim = 256  # LSTM隐藏层维度
num_tags = 10  # 标签数量
dropout = 0.5  # Dropout比率

# 创建模型实例
model = BiLSTMCRF(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hidden_dim, num_tags, dropout)

# 假设输入数据
sentence = torch.randint(0, vocab_size, (10, 20))  # 假设有一个长度为10的句子,每个单词的序列长度为20
tags = torch.randint(0, num_tags, (10, 20))  # 假设的标签序列

# 计算损失
loss = model(sentence, tags)
print(loss)

# 预测
predicted_path = model(sentence)
print(predicted_path)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embedding_dim` 和 `num_tags` 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模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embedding_dim`**:
   - 这是词嵌入(word embedding)的维度,即每个词向量的维度。
   - 词嵌入是将词汇映射到高维空间的向量,这个空间能够捕捉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
   - `embedding_dim` 的选择通常基于词汇表的大小、模型的复杂度、以及任务的需求。一个较大的 `embedding_dim` 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也会增加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

2. **`num_tags`**:
   - 这是模型输出的标签数量,例如在命名实体识别(NER)任务中,`num_tags` 可能是实体类别的数量。
   - `num_tags` 直接关联到模型的输出层,即最终的分类层,它决定了输出层的神经元数量。

**为什么 `embedding_dim` 不直接用 `num_tags`**:

- **语义信息的丰富度**:`num_tags` 通常远小于词汇表的大小,因此直接使用 `num_tags` 作为 `embedding_dim` 会导致嵌入向量维度过低,无法有效地捕捉和表达词汇的丰富语义信息。

- **模型容量**:使用较小的 `embedding_dim` 可能会导致模型的表达能力受限,无法学习到足够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词汇。

- **泛化能力**:一个较大的 `embedding_dim` 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泛化,即使在面对未见过的词汇时也能较好地工作。

- **预训练嵌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预训练的词嵌入(如Word2Vec、GloVe等),这些嵌入的维度通常是固定的,并且已经证明对于捕捉语义信息是有效的。

- **任务需求**:不同的NLP任务可能需要不同维度的词嵌入来捕捉足够的上下文信息,而 `num_tags` 只是任务的一个方面,不足以决定整个模型的嵌入维度。

因此,`embedding_dim` 和 `num_tags` 应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和模型设计来独立选择,而不是直接将 `num_tags` 用作 `embedding_d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