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完全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是真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完全支持面向对象的基本功能,例如:继承、多态、封装等。Python中,一切皆对象,前面学习的数据类型、函数等,都是对象。注:Python支持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函数式编程等多种编程范式。
一、对象的进化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多,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慢慢的有了对象,其进化过程如下:
计算机从处理简单数据开始,随着数据变化进化出“数组”—》之后数据类型变复杂,进化出“结构体”—》处理数据的方式和逻辑变复杂,进化出了“对象”
结构体: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一起
对象: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方法(即函数)放到一起
代码实现:
类的声明:
对象实例化+函数调用:
二、类的定义
定义类的语法格式
class 类名:
类体
注:
- 1. 类名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一般规定,首字母大写,多个单词时使用“驼峰原则”
- 2. 类体中我们可以定义属性和方法
- 3.属性用来描述数据,方法(即函数)用来描述这些数据的相关的操作
class Student: #类名采用驼峰原则,首字母大写
#构造函数
def __init__ (self, name, score): #self指当前对象本身
= name #实例化属性
self.score = score
#普通函数
def cscore (self):
print("{0}的分数是:{1}".format(, self.score))
#实例化对象
s1 = Student("张三", 40)
s1.cscore()
类是抽象对象,也称之为“对象的模板”,我们需要通过类这个模板,创建类的实例对象,然后才能使用类定义的功能。
Python对象包含三部分:
- 1、id(identity识别码)
- 2、type(对象类型)
- 3、value(对象的值)
- (1)属性(attribute)
- (2)方法(method)
创建对象,我们需要定义构造函数__init__()方法。构造方法用于执行“实例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即对象创建后,初始化当前对象的相关属性,无返回值。
三、构造函数__init__()
虽然我们可以自由地给一个实例绑定各种属性,但是,现实世界中,一种类型的实例应该拥有相同名字的属性。例如,Person类应该在创建的时候就拥有 name、gender 和 birth 属性,怎么办?
在定义 Person 类时,可以为Person类添加一个特殊的__init__()方法,当创建实例时,__init__()方法被自动调用,我们就能在此为每个实例都统一加上以下属性。构造函数通常用来初始化实例对象的实例属性,如下代码就是初始化实例属性:name 和 score:
class Person(object):
#构造函数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birth): #self指当前对象本身
= name #实例化属性
self.gender = gender
self.birth = birth
构造函数的要点如下
- 1、名称固定 必须为__inint__()
- 2、第一个参数固定,必须为:self。self指的就是刚刚创建好的实例对象
- 3、构造函数通常用来初始化实例对象的实例属性,如上代码就是初始化实例属性:name 和 score
- 4、相应的,调用构造函数时,就必须提供除self以外的参数
xiaoming = Person('Xiao Ming', 'Male', '1991-1-1') xiaohong = Person('Xiao Hong', 'Female', '1992-2-2') |
- 4、创建实例,通过“类名(参数列表)”来。调用后,将创建好的对象返回给相应的变量。
比如;s1 = Student("张三”,80) |
- 5、__init__()方法:初始化创建好的对象,初始化指的是:“给实例属性赋值”
- 6、__new__()方法:用于创建对象,但我们一般无需重定义该方法。
注:
1、Python中的self相当于C++中的self指针,JAVA和C#中的this关键字,Python中self必须为构造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名字可以任意修改。但一般遵守惯例,都叫做self
四、实例属性
实例属性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属性,也称为“实例变量”。可以理解成描述该实例具体特征的变量。他的使用有如下几个要点:
1、实例属性一般在__init__()方法中通过如下代码定义:
self.实例属性名 = 初始值 |
2、在本类的其他实例方法中,也是通过self进行访问:
self.实例属性名 |
3、创建实例对象后,通过实例对象访问:
obj01 = 类名() #创建对象,调用__init__()初始化属性 obj01.实例属性名 = 值 #可以给已有属性赋值,也可以新加属性 |
五、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函数,实例方法的定义格式如下:
def 方法名(self [, 实参列表]):
函数体
方法的调用格式如下:
对象.方法名([实参列表])
要点:
- 定义实例方法时,第一个参数必须为self。和前面一样,self指当前的实例对象
- 调用实例方法时,不需要也不能给self传参。self由解释器自动传参
补充:
print(下列语句)可以实现相应操作
- dir(obj)可以获得对象的所以属性、方法
- obj.__dict__ 对象的属性字典
- pass 空语句 想创建一个空类或者空方法时,加pass
- isintance(对象,类型) 判断“对象”是不是“指定类型”
eg: print(s2.__dict__) |
注:pass为空语句,就表示什么都不做,只是作为一个占位符存在。当你写代码时,遇到暂时不知道往方法或者类中加入什么时,可以先用pass占位,后期再补上。
六、类属性
类属性是从属于“类对象”的属性,也称为“类变量”。由于类属性从属于类对象,可以被所有实例对象共享。
类属性的定义方式:
class 类名:
类变量名 = 初始值
在类中或者类的外面,我们可以通过:“类名.类变量名” 来读写
class Student:
hometown = '青岛' #类属性
count = 0 #类属性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构造函数
= name
self.score = score
Student.count += 1
def say_score(self):
print("我的家乡是:",Student.hometown)
print("{0}的成绩是:{1}".format(,self.score))
print(,'的分数是:',self.score)
s1 = Student('张三',39)
s1.say_score()
s2 = Student('张',36)
print('一共创建了{0}个Student对象'.format(Student.count))
七、类方法
是从属于“类对象”的方法,类方法通过装饰器@classmethod来定义,格式如下:
@classmethod
def 类方法名(cls [, 形参列表]):
函数体
要点如下:
- @classmethod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 第一个cls必须有;cls指的就是“类对象”本身
- 调用类方法格式:“类名.类方法名(参数列表)”。参数列表中,不需要也不能给cls传值
- 类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 子类继承父方法时,传入cls是子类对象,而非父类对象
八、静态方法
Python中允许定义与“类对象”无关的方法,称为“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和在模块中定义普通函数没有区别,只不过“静态方法”放到了“类的名字空间里面”,需要通过“类调用”。
静态方法通过装饰器@staticmethod来定义,格式如下:
@staticmethod
def 静态方法名([形参列表]):
函数体
要点如下:
- @staticmethod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 调用静态方法格式:“类名.静态方法名(参数列表)”
- 静态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九、__del__方法(析构函数)和垃圾回收机制
__del__方法称为“析构方法”,用于实现对象被销毁时所需的操作。比如: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例如:打开的文件资源、网络连接等。
Python实现自动的垃圾回收,当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引用计数为0),由垃圾回收器调用__del__方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del语句删除对象,从而保证调用__del__方法
系统会自动提供__del__方法,一般不需要自定义析构方法
十、__call__方法和可调用对象
定义了__call__方法的对象,称为“可调用对象”,即该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
class SalaryAccount:
'''工资计算'''
def __call__(self,salary):
print("发工资啦!")
yearsalary = salary * 12
daysalary = salary // 22.5
return dict(yearsalary = yearsalary, mounthsalary = salary, daysalary =daysalary)
a = SalaryAccount()
print(a(3000))
注:python中没有方法重载,当在类中定义多个重名的方法时,只有最后一个方法有效
十一、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实现封装)
Python对于类的成员没有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这与其他面向对象语言有区别,关于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有如下要点
- 通常我们约定,两个下划线开头的属性是私有的(private),其他为公有的(public)
- 类内部可以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 类外部不能直接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 类外部可以通过“_类名_私有属性(方法)名”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注:方法本质上也是属性,只不过是可以通过()执行而已。所以,此处讲的私有属性和公有属性,也同时讲解了私有方法和公有方法的用法,如下测试中,同时包含了私有方法和公有方法的例子。
class Employ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 name
self.__age = age
a = Employer("高", 12)
print()
print(a._Employer__age)
print(dir(a))
私有类变量
class Employer:
__compuny = "百战程序员" #私有类变量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 name
self.__age = age #类的私有属性
def __work(self):
print("教师:")
print('年龄:{0}'.format(self.__age)) #在类内可以调用私有成员
a = Employer("高", 12)
print()
print(a._Employer__age) #类外调私有成员的方式
a._Employer__work() #类外调私有方法的方式
print(Employer._Employer__compuny) #调用私有类变量
print(dir(a))
十二、@property装饰器_get和set方法
@property可以将一个方法的调用方式变成“属性调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正常写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alary = salary
def get_salary(self):
return self.__salary
def set_salary(self,salary):
if 1000< salary < 3000:
self.__salary = salary
else:
print("输入错误!薪水在1000—23444之间")
emp1 = Employee("dabao", 299)
print(emp1.get_salary())
emp1.set_salary(1234) #可以赋值
print(emp1.get_salary())
使用@property修饰器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alary = salary
@property
def salary(self):
return self.__salary
@salary.setter
def salary(self,salary):
if 1000 < salary < 3000:
self.__salary = salary
else:
print("输入错误!薪水在1000—23444之间")
emp1 = Employee("dabao", 299)
print(emp1.salary)
emp1.salary = 2000 #赋值
print(emp1.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