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数据传输虽然简单,但是有不少细节还是值得注意的,此处整理下。
HTTP返回值
关于responseBody,可以是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等等,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但是某些网络请求框架,只能使用json格式接收数据,比如ReactNative的fetch函数,如果返回值不是json格式或者为空,那么就会出现解析错误(太不灵活了)。
json格式
json虽起源于JS,但其独立于JS等其他编程语言。
总的来说,其实json主要就是两个概念:对象、数组。
对象为 { key : value } 形式,数据由逗号分隔,大括号保存对象。key在双引号中,value可以是:数字(整数或浮点数)、字符串(在双引号中)、逻辑值(true 或 false)、数组(在中括号中)、对象(在大括号中)、null。
数组为 [ value, value, … ] 形式,数组元素value类型同对象中的value相同。
所有的json数据,都是由对象和数组搭配构成的。
json分为两部分形式:字符串形式和变量形式(特定语言解析化所得)。json可以特指字符串形式。
举个json数据的例子:
{
"sites": [
{ "name":"google" , "url":"www.google.com" },
{ "name":"weibo" , "url":"www.weibo.com" }
]
}
又如:
[ "google", "weibo"]
传输过程中需将json数据变成字符串,而不应当传输JS变量(对象或数组)或python变量(dict或 list或 tuple等)或其他语言里的变量,如在JS里面使用JSON.stringify()函数,在python里面使用json.dumps()函数。当然也可以自己手动拼接字符串或格式化拼接字符串。但是拼接字符串可能容易出错,比如从文本中读取换行的字符串,然后传输,自己拼接容易出错,这时候采用相应的工具函数字符串化比较方便。
JavaScript中的json
json与JavaScript数据类型天然对应。
常用函数:
JSON.parse() 用于将一个 JSON 字符串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
JSON.stringify() 用于将 JavaScript 值转换为 JSON 字符串。
Java中的json
JSONArray是一个用来存储json数组的Java类,其构造函数传入json字符串即可生成Java数组JSONArray。
JSONObject是一个用来存储json对象的Java类,其构造函数传入json字符串即可生成Java对象JSONObject。
JSONArray的getJSONObject(int index)方法也可以得到JSONObject。
JSONObject的getString(string key)、getInt(string key)等方法可以得到相应的value。
Python中的json
对应表:
Python | JSON |
dict | object |
list, tuple | array |
str, unicode | string |
int, long, float | number |
True | true |
False | false |
None | null |
常用函数:
json.dumps() 用于将 Python 对象编码成 JSON 字符串。
json.loads() 用于解码 JSON 数据。该函数返回 Python 字段的数据类型。
html与xml形式
都是标签格式的标记语言,也可以写一个解析函数对这类数据进行解析,网上应该有类似的工具库。
bson格式
bson格式是在json格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HTTP通讯里没怎么见过,但是MongoDB里很常见。其中的bson.son.SON能保存keys的顺序,这在MongoDB中十分重要。
HTTP请求设置
注意:最终拼接的结果,原先是字符串的数据,不需要加引号。但是调用拼接函数或者其他工具函数时可能需要按照原先数据类型传入参数。如果拼接的字符串含有引号,那么服务端得到的字符串中包含引号(引号成为了字符串的一部分)。
HTTP的GET请求
暂略。
HTTP的POST请求
POST请求一般需要设置请求头,请求头设置Content-Type一般有以下4种形式。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数据被编码为名称/值对(基于key/value形式提交)。这是标准的编码格式。
multipart/form-data: 数据被编码为一条消息,页上的每个控件对应消息中的一个部分。我们使用表单上传文件时,必须让 html中<form> 表单的enctype 等于 multipart/form-data。
text/plain: 数据以纯文本形式(text/json/xml/html)进行编码,其中不含任何控件或格式字符。一般向服务端发送json数据会使用这种方式。
application/json:这个 Content-Type 作为响应头大家肯定不陌生。也有人把它作为请求头,用来告诉服务端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微信小程序wx.request(OBJECT)接口默认使用application/json。
对应到html中<form> 表单的enctype属性为编码方式,常用有两种: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和multipart/form-data,默认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参考资料:点击打开链接
常用的HTTP接口测试方法
1、Lunix命令curl测试,模拟get直接curl就行,而模拟post需用-d设置数据,例:
curl -d “number=18701968170” https://www.xiaobenji.net/api/identify-code
2、客户端程序代码测试(浏览器控制台输入JS代码测试、小程序简易代码测试、APP客户端简易代码测试)
以下是JS代码测试样例:
GET方法
var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this.status == 200) {
console.log(this.responseText);
myObj = JSON.parse(this.responseText);
console.log(myObj);
}
};
url = "https://www.xiaobenji.net/api/get-score?number=18701968170";
xmlhttp.open("GET", url, true);
xmlhttp.send();
POST方法
var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this.status == 200) {
console.log(this.responseText);
myObj = JSON.parse(this.responseText);
console.log(myObj);
}
};
url = "https://www.xiaobenji.net/api/login";
xmlhttp.open("POST", url, true);
xml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xmlhttp.send("number=18701968170&code=6666");
ws测试
var ws = new WebSocket("ws://118.89.111.214:2333/api/status");
ws.onopen = function() {
ws.send("Hello, world");
};
ws.onmessage = function (evt) {
alert(evt.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