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P简介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由Real Network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如何有效地在IP网络上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应用层协议。RTSP对流媒体提供了诸如暂停,快进等控制,而它本身并不传输数据,RTSP的作用相当于流媒体服务器的远程控制。服务器端可以自行选择使用TCP或UDP来传送串流内容,它的语法和运作跟HTTP 1.1类似,但并不特别强调时间同步,所以比较能容忍网络延迟。而且允许同时多个串流需求控制(Multicast),除了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网络用量,还可以支持多方视频会议(Video  onference)。 因为与HTTP1.1的运作方式相似,所以代理服务器《Proxy》的快取功能《Cache》也同样适用于RTSP,并因RTSP具有重新导向功能,可视实际负载情况来转换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以避免过大的负载集中于同一服务器而造成延迟。

 RTS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CRLF作为一行的结束符。使用基于文本协议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随时在使用过程中的增加自定义的参数,也可以随便将协议包抓住很直观的进行分析。

RTSP有两类报文: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请求报文是指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响应报文是指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回答。 由于 RTSP 是面向正文的(text-oriented),因此在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 ASCII 码串,因而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RTSP报文由三部分组成,即开始行、首部行和实体主体。在请求报文中,开始行就是请求行。

一次基本的RTSP操作过程:

  • 首先,客户端连接到流服务器并发送一个RTSP描述命令(DESCRIBE)。
  • 流服务器通过一个SDP描述来进行反馈,反馈信息包括流数量、媒体类型等信息。
  • 客户端再分析该SDP描述,并为会话中的每一个流发送一个RTSP建立命令(SETUP),RTSP建立命令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用于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流媒体连接建立完成后,
  • 客户端发送一个播放命令(PLAY),服务器就开始在UDP上传送媒体流(RTP包)到客户端。 在播放过程中客户端还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命令来控制快进、快退和暂停等。
  • 最后,客户端可发送一个终止命令(TERADOWN)来结束流媒体会话

RTSP报文结构

RTS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CRLF作为一行的结束符。使用基于文本协议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随时在使用过程中的增加自定义的参数,也可以随便将协议包抓住很直观的进行分析。

RTSP有两类报文: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请求报文是指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响应报文是指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回答。 由于 RTSP 是面向正文的(text-oriented),因此在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 ASCII 码串,因而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RTSP报文由三部分组成,即开始行、首部行和实体主体。在请求报文中,开始行就是请求行。

RTSP请求报文的结构

响应消息

 

简单的RTSP消息交互过程

C表示RTSP客户端,S表示RTSP服务端

第一步:查询服务器端可用方法

C->S OPTION request //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

S->C OPTION response //S回应信息的public头字段中包括提供的所有可用方法

第二步:得到媒体描述信息

C->S DESCRIBE request //要求得到S提供的媒体描述信息

S->C DESCRIBE response //S回应媒体描述信息,一般是sdp信息

第三步:建立RTSP会话

C->S SETUP request //通过Transport头字段列出可接受的传输选项,请求S建立会话

S->C SETUP response //S建立会话,通过Transport头字段返回选择的具体转输选项,并返回建立的Session ID;

第四步:请求开始传送数据

C->S PLAY request //C请求S开始发送数据

S->C PLAY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的信息

第五步: 数据传送播放中

S->C 发送流媒体数据 // 通过RTP协议传送数据

第六步:关闭会话,退出

C->S EARDOWN request //C请求关闭会话

S->C TEARDOWN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

上述的过程只是标准的、友好的rtsp流程,但实际的需求中并不一定按此过程。 其中第三和第四步是必需的!第一步,只要服务器和客户端约定好有哪些方法可用,则option请求可以不要。第二步,如果我们有其他途径得到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比如http请求等等),则我们也不需要通过rtsp中的describe请求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