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前后端分离优势
- 2.HTTP协议的解析
- 2.1 HTTP的介绍
- 2.2 HTTP的组成
- 2.3 HTTP的版本
- 2.4 HTTP请求方式
- 2.5 HTTP请求头字段
- 2.6 HTTP响应状态码
- 2.7 HTTP响应头
- 3.AJAX网络请求
- 3.1 AJAX发送请求
- 3.2 XHR的状态
- 3.3 XHR其他事件监听
- 3.4 响应数据和响应类型
- 3.5 HTTP的响应状态
- 3.7 GET/POST传递参数
- 4.AJAX网络请求封装
- 补充: 过期时间和取消请求
- 过期时间
- 取消请求
- 5.Fetch使用和上传文件
- 5.1 Fetch基本使用
- 5.2 Fetch数据的响应
- 5.3 Fetch网络请求的演练
- 5.4 Fetch POST请求
- 5.4 Fetch POST请求
1.前后端分离优势
早期的网页都是通过后端渲染来完成的:服务器端渲染(SSR,server side render):
- 客户端发出请求 -> 服务端接收请求并返回相应HTML文档 -> 页面刷新,客户端加载新的HTML文档;
服务器端渲染的缺点:
- 当用户点击页面中的某个按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页面本质上只是一些数据发生了变化,而此时服务器却要将重绘的整个页面再返回给浏览器加载,这显然有悖于程序员的“DRY( Don‘t repeat yourself )”原则;
- 而且明明只是一些数据的变化却迫使服务器要返回整个HTML文档,这本身也会给网络带宽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有没有办法在页面数据变动时,只向服务器请求新的数据,并且在阻止页面刷新的情况下,动态的替换页面中展示的数据呢?
- 答案正是“AJAX”。
AJAX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缩写(异步的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实现无页面刷新获取服务器数据的技术。
- AJAX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异步”特性,也就是说它可以在不重新刷新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通信,交换数据,或更新页面。
你可以使用AJAX最主要的两个特性做下列事 :
- 在不重新加载页面的情况下发送请求给服务器;
- 接受并使用从服务器发来的数据。
这里有两幅图给大家理解一下:
- 服务器端渲染
- 前后端分离
2.HTTP协议的解析
2.1 HTTP的介绍
什么是HTTP呢?我们来看一下维基百科的解释:
-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语: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
- 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 通过HTTP或者HTTPS协议请求的资源由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URI)来标识;
HTTP是一个客户端(用户)和服务端(网站)之间请求和响应的标准。
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
- 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user agent);
响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
- 我们也称这个响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
我们网页中的资源通常是被放在Web资源服务器中,由浏览器自动发送HTTP请求来获取、解析、展示的。
目前我们页面中很多数据是动态展示的:
- 比如页面中的数据展示、搜索数据、表单验证等等,也是通过在JavaScript中发送HTTP请求获取的;
2.2 HTTP的组成
一次HTTP请求主要包括: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如下图所示)
请求又包含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如下图所示)
响应也包含响应行、响应头、响应体 (如下图所示)
2.3 HTTP的版本
HTTP/0.9
- 发布于1991年;
- 只支持GET请求方法获取文本数据,当时主要是为了获取HTML页面内容;
HTTP/1.0
- 发布于1996年;
- 支持POST、HEAD等请求方法,支持请求头、响应头等,支持更多种数据类型(不再局限于文本数据) ;
- 但是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请求处理完成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每次建立连接增加了性能损耗;
HTTP/1.1(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版本)
- 发布于1997年;
- 增加了PUT、DELETE等请求方法;
- 采用持久连接(Connection: keep-alive),多个请求可以共用同一个TCP连接;
HTTP/2.0, 2015年
HTTP/3.0, 2018年
2.4 HTTP请求方式
在RFC中定义了一组请求方式,来表示要对给定资源执行的操作:
- GET:GET 方法请求一个指定资源的表示形式,使用 GET 的请求应该只被用于获取数据。
- HEAD:HEAD 方法请求一个与 GET 请求的响应相同的响应,但没有响应体。
比如在准备下载一个文件前,先获取文件的大小,再决定是否进行下载; - POST:POST 方法用于将实体提交到指定的资源。
- PUT:PUT 方法用请求有效载荷(payload)替换目标资源的所有当前表示;
- DELETE:DELETE 方法删除指定的资源;
- PATCH:PATCH 方法用于对资源应部分修改;
- CONNECT:CONNECT 方法建立一个到目标资源标识的服务器的隧道,通常用在代理服务器,网页开发很少用到。
- TRACE:TRACE 方法沿着到目标资源的路径执行一个消息环回测试。
在开发中使用最多的是GET、POST请求;
- 在后续的后台管理项目中,我们也会使用PATCH、DELETE请求;
2.5 HTTP请求头字段
在request对象的header中也包含很多有用的信息,客户端会默认传递过来一些信息(如下) :
content-type: 这次请求携带的数据的类型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示数据被编码成以 ‘&’ 分隔的键 - 值对,同时以 ‘=’ 分隔键和值
- application/json:表示是一个json类型;
- text/plain:表示是文本类型;
- application/xml:表示是xml类型;
- multipart/form-data:表示是上传文件;
content-length:文件的大小长度
keep-alive :
- http是基于TCP协议的,但是通常在进行一次请求和响应结束后会立刻中断;
- 在http1.0中,如果想要继续保持连接:
- 浏览器需要在请求头中添加 connection: keep-alive;
- 服务器需要在响应头中添加 connection:keey-alive;
- 当客户端再次放请求时,就会使用同一个连接,直接一方中断连接;
- 在http1.1中,所有连接默认是 connection: keep-alive的;
- 不同的Web服务器会有不同的保持 keep-alive的时间;
- Node中默认是5s中;
accept-encoding:告知服务器,客户端支持的文件压缩格式,比如js文件可以使用gzip编码,对应 .gz文件;
accept:告知服务器,客户端可接受文件的格式类型;
user-agent:客户端相关的信息;
2.6 HTTP响应状态码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是用来表示Http响应状态的数字代码:
- Http状态码非常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客户端返回不同的状态码;
常见HTTP状态码 | 状态描述 | 信息说明 |
200 | OK | 客户端请求成功 |
201 | Created | POST请求,创建新的资源 |
301 | Moved Permanently | 请求资源的URL已经修改,响应中会给出新的URL |
400 | Bad Request | 客户端的错误,服务器无法或者不进行处理 |
401 | Unauthorized | 未授权的错误,必须携带请求的身份信息 |
403 | Forbidden | 客户端没有权限访问,被拒接 |
404 | Not Found | 服务器找不到请求的资源。 |
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遇到了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 |
503 | Service Unavailable | 服务器不可用,可能处理维护或者重载状态,暂时无法访问 |
更多响应码介绍在MDN文档上, 链接给到大家: MDN上响应码文档: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status
2.7 HTTP响应头
响应的header中包括一些服务器给客户端的信息: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3n6aQgp-1657070357626)(img/Snipaste_2022-07-05_11-06-57.png)]
3.AJAX网络请求
3.1 AJAX发送请求
AJAX 是异步的 JavaScript 和 XML(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 它可以使用 JSON,XML,HTML 和 text 文本等格式发送和接收数据;
如何来完成AJAX请求呢?
- 第一步:创建网络请求的AJAX对象(使用XMLHttpRequest)
- 第二步:监听XMLHttpRequest对象状态的变化,或者监听onload事件(请求完成时触发);
- 第三步:配置网络请求(通过open方法), open方法可以传入两个参数;
参数一: method(请求的方式: get, post …)
参数二: url(请求的地址) - 第四步:发送send网络请求;
【演示代码】
// 1.创建网络请求对象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2.监听对象状态的变化
xhr.addEventListener("readystatechange", function() {
// 拿到网络请求的结果
console.log(xhr.response)
})
// 3.配置网络请求
// 参数一: 请求的方式; 参数二: 要请求的url地址
xhr.open("get", "http://192.168.0.110:1888")
// 4.发生网络请求
xhr.send()
发送同步请求:
- 我们发送网络请求, 默认是异步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发送同步的网络请求
- 我们是需要将open的第三个参数设置为false (默认时true), 就可以开启同步的请求
- 当然我们实际开发还是用异步的请求
// 开启同步
xhr.open("get", "http://192.168.0.110:1888", false)
3.2 XHR的状态
事实上,我们在一次网络请求中看到状态发生了很多次变化,这是因为对于一次请求来说包括如下的状态:
值 | 状态 | 描述 |
0 | UNSENT | 代理被创建,但尚未调用 open() 方法。 |
1 | OPENED | open() 方法已经被调用。 |
2 | HEADERS_RECEIVED | send() 方法已经被调用,并且头部和状态已经可获得。 |
3 | LOADING | 下载中;responseText 属性已经包含部分数据。 |
4 | DONE | 下载操作已完成。 |
状态0我们是监听不到的
例如: 我们想要获取结果, 应该在下载操作已完成后获取
// 1.创建网络请求对象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2.监听对象状态的变化
xhr.addEventListener("readystatechange", function() {
// 状态不为4的话直接return
if (xhr.readyState !== XMLHttpRequest.DONE) return
// 拿到的结果是一个字符串, 我们可以转成js对象
const resJSON = JSON.parse(xhr.response)
console.log(resJSON)
})
// 3.配置网络请求
// 参数一: 请求的方式; 参数二: 要请求的url地址
xhr.open("get", "http://192.168.0.110:1888")
// 4.发生网络请求
xhr.send()
注意<:这个状态并非是HTTP的响应状态,而是记录的XMLHttpRequest对象的状态变化。
- http响应状态通过status获取;
3.3 XHR其他事件监听
我们除了可以监听readystatechange之外, 还有其他的事件可以监听
- loadstart:请求开始。
- progress: 一个响应数据包到达,此时整个 response body 都在 response 中。
- abort:调用 xhr.abort() 取消了请求。
- error:发生连接错误,例如,域错误。不会发生诸如 404 这类的 HTTP 错误。
- load:请求成功完成。
- timeout:由于请求超时而取消了该请求(仅发生在设置了 timeout 的情况下)。
- loadend:在 load,error,timeout 或 abort 之后触发。
我们也可以在load中获取请求数据:
// 在load中获取请求结果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3.4 响应数据和响应类型
发送了请求后,我们需要获取对应的结果:response属性
- XMLHttpRequest response 属性返回响应的正文内容;
- 返回的类型取决于responseType的属性设置
通过responseType可以设置获取数据的类型
- 如果将 responseType 的值设置为空字符串,则会使用 text 作为默认值。
- 设置数据类型, 一般在监听事件之后, 且在send方法之前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 由于responseType默认值为test, 因此我们拿到的结果是一个字符串
// 告知xhr获取的数据为json类型
xhr.responseType = "json"
// json类型接口
xhr.open("get", "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
xhr.send()
和responseText、responseXML的区别:
- 早期通常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是普通的文本和XML,所以我们通常会通过responseText、 responseXML来获取响应结果 , 之后将它们转化成JavaScript对象形式;
- 目前服务器基本返回的都是json数据,直接设置为json即可;
3.5 HTTP的响应状态
前面我们提到, XMLHttpRequest的state是用于记录xhr对象本身的状态变化,并非针对于HTTP的网络请求状态。
如果我们希望获取HTTP响应的网络状态,可以通过status和statusText来获取:
- status是获取状态码
- statusText是获取状态描述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1.获取状态码
console.log(xhr.status) // 200
// 2.获取状态描述
console.log(xhr.statusText) // OK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open("get", "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
xhr.send()
我们写一个不存在的接口, 测试一下状态码和状态描述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null
// 1.获取状态码
console.log(xhr.status) // 404
// 2.获取状态描述
console.log(xhr.statusText) // Not Found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open("get", "http://123.207.32.32:8000/aaa/bbb/ccc")
xhr.send()
大家可以再看看刚刚的常用状态码表格
常见HTTP状态码 | 状态描述 | 信息说明 |
200 | OK | 客户端请求成功 |
201 | Created | POST请求,创建新的资源 |
301 | Moved Permanently | 请求资源的URL已经修改,响应中会给出新的URL |
400 | Bad Request | 客户端的错误,服务器无法或者不进行处理 |
401 | Unauthorized | 未授权的错误,必须携带请求的身份信息 |
403 | Forbidden | 客户端没有权限访问,被拒接 |
404 | Not Found | 服务器找不到请求的资源。 |
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遇到了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 |
503 | Service Unavailable | 服务器不可用,可能处理维护或者重载状态,暂时无法访问 |
3.7 GET/POST传递参数
在开发中,我们使用最多的是GET和POST请求,在发送请求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传递给服务器数据。
常见的传递给服务器数据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
- 方式一:GET请求的query参数(常用)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 传入的参数服务器会返回
console.log(xhr.response)
})
xhr.responseType = "json"
// 在传入的url输入查询字符串传递参数
xhr.open(
"get",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get?name=kaisa&age=18&address=成都市"
)
xhr.send()
请求结果
- 方式二:POST请求 x-www-form-urlencoded 格式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xhr.responseType = "json"
// 1.发送post请求
xhr.open("post",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url")
// 2.告知服务器要发送数据的格式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3.在请求体中传入参数
xhr.send("name=kaisa&age=18&address=成都市")
请求结果
- 方式三:POST请求 FormData 格式
- 方式四:POST请求 JSON 格式(常用)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xhr.responseType = "json"
// 1.发送post请求
xhr.open("post",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url")
// 2.告知服务器要发送数据的格式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3.发送JSON格式的字符串
xhr.send(JSON.stringify({ name: "kaisa", age: 18, height: 1.88 }))
请求结果
4.AJAX网络请求封装
在实际开发中, 我们并不会自己封装AJAX, 而是直接使用axios库, 再对axios库进行二次封装
我们封装AJAX原因是借此练习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
由于我们每次使用网络请求, 都写写很多行同样的代码, 使用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 我们封装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起来更方便
封装步骤的解释写在代码注释里面, 源代码和测试代码给大家
// 定义一个函数封装ajax,
// 由于使用参数可能会传很多个, 因此我们可以让使用者传入一个对象
function myajax({
url,
method = "get",
date = {},
success,
failure
} = {}) {
// 1.创建对象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2.监听数据
xhr.onload = function() {
// 用响应码判断是否成功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success && success(xhr.response)
} else {
failure && failure({ status: xhr.status, message: xhr.statusText })
}
}
// 3.设置响应类型
xhr.responseType = "json"
// 考虑get请求放在date对象中的情况单独处理
if (method.toUpperCase() === "GET") {
const urlStrings = []
for (key in date) {
urlStrings.push(`${key}=${date[key]}`)
}
url = url + "?" + urlStrings.join("&")
xhr.open(method, url)
xhr.send()
} else {
// 4.open方法
xhr.open(method, url)
// 5.send方法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xhr.send(JSON.stringify(date))
}
}
// 测试get请求
myajax({
url: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get",
date: {
name: "get",
age: 18
},
// 传入一个请求成功的回调
success: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
},
// 传入失败的回调
failure: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err)
}
})
// 测试post请求
myajax({
url: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url",
method: "post",
// 传入一个请求成功的回调
success: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
},
date: {
name: "post",
age: 18
},
// 传入失败的回调
failure: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err)
}
})
我们对上面的基本封装做一点优化, 为了防止回调地狱的情况出现, 我们可以返回一个promise, 并且不需要再传入成功的回调和失败的回调, 因为promise中有
function myajax({
url,
method = "get",
date = {}
} = {}) {
// 返回一个promise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load = function() {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 使用resolve成功的回调
resolve(xhr.response)
} else {
// 使用reject失败的回调
reject({ status: xhr.status, message: xhr.statusText })
}
}
xhr.responseType = "json"
if (method.toUpperCase() === "GET") {
const urlStrings = []
for (key in date) {
urlStrings.push(`${key}=${date[key]}`)
}
url = url + "?" + urlStrings.join("&")
xhr.open(method, url)
xhr.send()
} else {
xhr.open(method, url)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xhr.send(JSON.stringify(date))
}
})
}
// 测试get请求
myajax({
url: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get",
date: {
name: "get",
age: 18
}
// then中成功的结果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中失败的结果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 测试post请求
myajax({
url: "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url",
method: "post",
date: {
name: "post",
age: 18
}
// then中成功的结果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中失败的结果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补充: 过期时间和取消请求
下面我用的是一个延时的接口
过期时间
在网络请求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过长的时间服务器无法返回数据,通常我们会为请求设置一个超时时间:timeout。
- 当达到超时时间后依然没有获取到数据,那么这个请求会自动被取消掉;
- 默认值为0,表示没有设置超时时间;
下面写个案例, 如果超过3000毫秒没有请求到数据就取消本次网络请求
- 请求超时可以在timeout中监听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 请求超时可以在timeout中监听
xhr.addEventListener("timeout", function() {
console.log("请求超时")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timeout = 3000
xhr.open("get", "http://123.207.32.32:1888/01_basic/timeout")
xhr.send()
取消请求
取消网络请求, 我们也可以通过abort方法强制 (手动) 取消请求;
- 请求取消可以在abort中监听
<button>取消请求</button>
<script>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console.log(xhr.response)
})
// 请求取消可以在abort中监听
xhr.addEventListener("abort", function() {
console.log("请求已取消")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timeout = 3000
xhr.open("get", "http://123.207.32.32:1888/01_basic/timeout")
xhr.send()
// 监听按钮点击取消请求
const btn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btnEl.onclick = function() {
xhr.abort()
}
</script>
5.Fetch使用和上传文件
5.1 Fetch基本使用
Fetch可以看做是早期的XMLHttpRequest的替代方案,它提供了一种更加现代的处理方案:
比如返回值是一个Promise,提供了一种更加优雅的处理结果方式
- 在请求发送成功时,调用resolve回调then;
- 在请求发送失败时,调用reject回调catch;
比如不像XMLHttpRequest一样,所有的操作都在一个对象上
fetch函数的使用:
fetch(input[, init])
input:定义要获取的资源地址,可以是一个URL字符串,也可以使用一个Request对象(实验性特性)类型;
init:其他初始化参数, 是一个对象
- method: 请求使用的方法,如 GET、POST;
- headers: 请求的头信息;
- body: 请求的 body 信息;
【演示代码】
发送一个get请求(先了解一下 马上会详细分析)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then(res => {
// 获取具体的结果还需调用一次
// 如果是文本就res.text, 其他的同样的道理
res.json().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5.2 Fetch数据的响应
Fetch的数据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阶段一:当服务器返回了响应(response)
- fetch 返回的 promise 就使用内建的 Response class 对象来对响应头进行解析;
-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响应头,来检查 HTTP 状态以确定请求是否成功;
- 如果 fetch 无法建立一个 HTTP 请求,例如网络问题,亦或是请求的网址不存在,那么 promise 就会 reject;
- 异常的 HTTP 状态,例如 404 或 500,不会导致出现 error;
我们可以在 response 的属性中看到 HTTP 状态:
- status:HTTP 状态码,例如 200;
- ok:布尔值,如果 HTTP 状态码为 200-299,则为 true;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then(res => {
// response中查看状态码, 状态描述
console.log(res.status) // 200
console.log(res.statusText) // OK
console.log(res.ok) // true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第二阶段,为了获取 response body,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其他的方法调用, 这个方法同样返回Promise。
- response.text() —— 读取 response,并以文本形式返回 response;
- response.json() —— 将 response 解析为 JSON;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then(res => {
// 第二阶段, 同样返回Promise
res.json().then(res => {
// 拿到最终结果
console.log(res)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5.3 Fetch网络请求的演练
基于Promise的使用方案: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then(res => {
// 获取具体的结果还需调用一次
// 如果是文本就res.text, 其他的同样的道理
return res.json()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基于async、await的使用方案:
async function getDate() {
const response1 = await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
const response2 = await response1.json()
// 打印结果
console.log(response2)
}
getDate()
5.4 Fetch POST请求
创建一个 POST 请求,或者其他方法的请求,我们需要使用 fetch 选项:
method:HTTP 方法,例如 POST,
body:request body,其中之一:
- 字符串(例如 JSON 编码的),
- FormData 对象,以 multipart/form-data 形式发送数据,
async function getDate() {
// post请求需要在fetch方法中传入第二个参数
const response1 = await fetch("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json",{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参数防砸body中
body: JSON.stringify({
username: "aaa",
postname: "123456"
})
})
const response2 = await response1.json()
// 打印结果
console.log(response2)
}
getDate()
fetch("http://123.207.32.32:8000/home/multidata")
const response2 = await response1.json()
// 打印结果
console.log(response2)
}
getDate()
5.4 Fetch POST请求
创建一个 POST 请求,或者其他方法的请求,我们需要使用 fetch 选项:
method:HTTP 方法,例如 POST,
body:request body,其中之一:
- 字符串(例如 JSON 编码的),
- FormData 对象,以 multipart/form-data 形式发送数据,
async function getDate() {
// post请求需要在fetch方法中传入第二个参数
const response1 = await fetch("http://123.207.32.32:1888/02_param/postjson",{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参数防砸body中
body: JSON.stringify({
username: "aaa",
postname: "123456"
})
})
const response2 = await response1.json()
// 打印结果
console.log(response2)
}
get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