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Requests爬取数据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可能和预期不一样,因为在浏览器里面看到的正常显示的数据,不在request结果里面,这是因为页面的数据来源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通过Ajax加载的。

Ajax即一种异步加载数据的方式,原始的页面不会包含数据,原始页面加载完毕后,会向服务器请求接口获取数据,然后数据被处理再显示在页面上。现在的趋势是,原始HTML不包含任何数据,数据都是通过Ajax统一加载然后呈现,这样即前后端分离!!!

那么我们爬取ajax数据的原理就是我们使用Requests来模拟Ajax请求!Ajax三步:发送请求,解析内容,渲染页面

Ajax是由JS来实现的,实际上就是执行了下面的代码: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 code for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code for IE6, IE5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新建XMLHttpRequest对象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4 && xmlhttp.status==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
}  #  调用了onreadystatechange属性设置了监听
xmlhttp.open("POST","/ajax/",true);
xmlhttp.send();  # 最后使用了open() 和 send() 方法向服务器发送了请求

由于设置了监听,所以服务器返回响应的时候,onreadystatechange设置的监听方法也会被调用,我们只需要在这个方法里面解析响应内容就可以了。我们可以使用xmlhttp 的 responseText 属性来获取响应的内容。

例子测试网页:https://m.weibo.cn/u/2145291155



Ajax分析方法:

Elements选项卡里面是网页的源代码,右侧是节点的样式
Network选项卡里面是页面加载过程中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发送request和response的记录,如果我们想搜取ajax记录,我们可以在filter里面选取XHR,得到的结果就全都是Ajax请求了。
点开任意一个请求条目,我们都可以清楚的看到Request URL、Request Headers、Response Headers、Response Body等内容,基于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模拟出来ajax请求了。



Ajax结果提取

下拉页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断发出Ajax请求,我们随便点开一个:

可以看到是get请求,请求的链接为:

https://m.weibo.cn/api/container/getIndex?type=uid&value=2145291155&containerid=1076032145291155&page=2 我们可以发现有Typevaluecontaineridpage四个参数

然后我们观察其他的请求,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参数都没有变化,只有第四个控制分页的有变化。

python获取ajax请求 python提交获取ajax数据_python获取ajax请求


我们可以看到最关键的内容就是cardlistinfo和cards,前者里面有个total属性,是微博的总数量,后者是一个列表,代表每一篇博文,每个博文里面有个mblog,里面是微博内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