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就在于upstream模块的配置。
一、修改nginx.conf
upstream tomcatserver1{
server 10.86.6.4:8080;
server 10.86.6.4:8081; #其实就比之前多了这一行
}
upstream tomcatserver2{
server 10.86.6.4:8081;
}
server{
listen 80;
server_name 8080.evan.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tomcatserver1;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server{
listen 80;
server_name 8081.evan.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tomcatserver2;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二、五种负载均衡策略
nginx的upstream目前支持的5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缺省配置就是轮询策略。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此策略适合服务器配置相当,无状态且短平快的服务使用。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0.14;
server 192.168.0.15;
}
2、指定权重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硬件配置差异比较大的情况。此策略可以与和ip_hash结合使用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0.14 weight=10;
server 192.168.0.15 weight=5;
}
3、ip_hash
指定负载均衡器按照基于客户端IP的分配方式,这个方法确保了相同的客户端的请求一直发送到相同的服务器,以保证session会话。这样每个访客都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不能跨服务器的问题。此策略适合有状态服务,比如session,当有服务器需要剔除,必须手动down掉。ip_hash不能与backup同时使用,在nginx版本1.3.1之前,不能在ip_hash中使用权重(weight)。
upstream backserver {
ip_hash;
server 192.168.0.14:88;
server 192.168.0.15:80;
}
4、fair(第三方)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这种策略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但是实际的网络环境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因此须慎用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server1;
server server2;
fair;
}
5、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要配合缓存命中来使用。同一个资源多次请求,可能会到达不同的服务器上,导致不必要的多次下载,缓存命中率不高,以及一些资源时间的浪费。而使用url_hash,可以使得同一个url(也就是同一个资源请求)会到达同一台服务器,一旦缓存住了资源,再此收到请求,就可以从缓存中读取。不能在url_hash中使用权重(weight)。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squid1:3128;
server squid2:3128;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 #hash算法
}
而在每一个server还可以有额外的配置:
1.down: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2.weight: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3.max_fails: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模块定义的错误
4.fail_timeout:max_fails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5.backup: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允许一个server同时添加多个配置,例如:
upstream server_frontend {
server manager-master:9887 weight=1 max_fails=5 fail_timeout=10s;
}
三、结果
假设此处仅按权重来设置策略。关于tomcat的具体设置,可参见上一篇文章:
upstream tomcatserver1{
server 10.86.6.4:8080 weight=2;
server 10.86.6.4:8081 weight=1;
}
重启nginx,在浏览器分别输入8080.evan.com和8081.evan.com,即可看到
访问8080.evan.com,发现test in 8080出现两次,随后出现test in 8081,以此循环
访问8081.evan.com,则一直是test in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