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空间理解

堆:
堆主要存放Java在运行过程中new出来的对象,凡是通过new生成的对象都存放在堆中,对于堆中的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由Java虚拟机的垃圾回收机制GC进行回收和统一管理。类的非静态成员变量也放在堆区,其中基本数据类型是直接保存值,而复杂类型是保存指向对象的引用,非静态成员变量在类的实例化时开辟空间并且初始化。所以你要知道类的几个时机,加载-连接-初始化-实例化。

栈:
栈主要存放在运行期间用到的一些局部变量(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或者是指向其他对象的一些引用,因为方法执行时,被分配的内存就在栈中,所以当然存储的局部变量就在栈中。
当一段代码或者一个方法调用完毕后,栈中为这段代码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或者对象的引用立即被释放

常量池:
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内存。常量池在编译期间就将一部分数据存放于该区域,包含基本数据类型如int、long等以final声明的常量值,和String字符串
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方法运行期位于栈中的局部变量String常量的值可以通过 String.intern()方法将该值置入到常量池中

静态域:
位于方法区的一部分内存。存放类中以static声明的静态成员变量

方法区:
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所以,方法区里的数据访问必须被设计成线程安全的。它用于存储class二进制文件,包含了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它有个名字叫做Non-Heap(非堆),目的是与Java堆区分开。是线程安全的。

最后总结起来就是:



常量池

静态域

new出来的对象、数组值、非静态成员变量值(基本数据类型)、非静态成员变量引用(复杂类型)

运行时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引用

String字符串和final修饰的常量值

static修饰的静态成员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