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RAID磁盘阵列详解
- 1.1:RAID 0磁盘阵列介绍
- 1.2:RAID 1磁盘阵列介绍
- 1.3:RAID 5磁盘阵列介绍
- 1.4:RAID 6磁盘阵列介绍
- 1.5:RAID容错对比表与图示分析总结
- 1.6:RAID 1+0磁盘阵列介绍
- 1.6:RAID 0+1 磁盘阵列介绍
- 二:阵列卡介绍
- 2.1:阵列卡介绍
- 2.2:RAID卡的接口类型
- 2.2.1:IDE接口
- 2.2.2:SCSI接口
- 2.2.3:SATA接口
- 2.2.4:SAS接口
- 2.3:阵列卡的缓存
- 三:构建Linux磁盘硬阵列实验
- 3.1:启动服务器
- 3.2:进入bios管理界面,先删除
- 3.3:界面变成初始化界面
- 3.4:新增VD
- 3.5:配置RAID 1
- 3.6:配置RAID 5
- 3.7:设备热备份
- 3.8:退出重启
- 3.9:安装操作系统
- 3.10:进入Linux操作
- 3.11:优化操作
前言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一:RAID磁盘阵列详解
- RAID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RAID均在数据可靠性及读写性能上做了不同的权衡。
- 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
RAID 0
RAID 1
RAID 5
RAID 6
RAID 1+0
1.1:RAID 0磁盘阵列介绍
1)RAID 0称为条带化存储(Striping)(相当于Windows中是带区卷)
2)RAID 0以连续位或字节为单位进行数据分割,将数据分段存储于各个硬盘中并进行读/写数据,因此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不能算真正的RAID结构
3)RAID 0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到单个硬盘的N倍(N为组成RAID 0硬盘的个数)
4)RAID 0指示单纯的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5)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1.2:RAID 1磁盘阵列介绍
1)RAID 1称为镜像存储(mirroring)(相当于Windows中的镜像卷)
2)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3)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 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4)因为数据被同等的写入成对的磁盘中,所以写性能比较慢,主要受限于最慢的那块磁盘
5)RAID 1时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是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6)RAID 1是磁盘利用率最低的一个,如果N(偶数)块硬盘组合成一组镜像,只能利用其中N/2的容量
1.3:RAID 5磁盘阵列介绍
RAID 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与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 RAID 1 的这种方案
1.4:RAID 6磁盘阵列介绍
RAID 6采用双重校验技术,在RAID 5的技术上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对数据的保护。
1.5:RAID容错对比表与图示分析总结
- RAID 0,RAID 1 , RAID 5, RAID 6都具有容错性,我们做个对比
RAID 0 | RAID 1 | RAID 5 | RAID 6 | |
是否有校验 | 无 | 无 | 有 | 有 |
保护能力 | 无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允许两个设备故障 |
写性能 | 提高一倍 | 需写两个存储设备 | 需写计算校验 | 需双重写计算校验 |
磁盘利用率 | 100% | 50% | N-1/N(N>=3) | N-2/N(N>=4) |
相对于其他几种RAID来说,当N>2时,RAID 6的磁盘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又因为允许同时两块存储设备故障,显然提供了更好的可用性
Raid 0 :条带模式,同时读写,不支持扩展,读写快一倍
Raid1 :镜像卷,正本和副本的关系
Raid 5
Raid 6
1.6:RAID 1+0磁盘阵列介绍
1.6:RAID 0+1 磁盘阵列介绍
1)对于RAID0+RAID1 的情况来看,当有单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所有其所在的磁盘阵列都将失去功能。但是RAID1+RAID0 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RAID1+RAID0 恢复速度更快。
2)对于容错能力而言,如果有一块盘坏了之后,再考虑其容错能力的话,那么对于有2N 块磁盘的系统而言,如果是RAID0+1 那么,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是N/(2N-1),对于RAID1+0 而言,其可能性是1/(2N-1)。例如前面的图中给出的N=4 的情况。如果有一块盘坏了。剩余7 快盘,那么对于RAID0+1 而言,出错的可能性为4 块磁盘中的一块,而对于RAID1+0 而言,只有一块磁盘(与出错磁盘相对应的镜像盘)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才彻底不能使用。对于3 块磁盘出错而导致系统故障的可能性也可以类似讨论,从这个角度来说,RAID1+0 的容错能力要高于RAID0+1。
3)常见RAID 系统也支持RAID1+RAID0 这种方式。
4)如果有一个磁盘坏了之后,在没有进行更新磁盘之前,RAID0+1的速度要稍快于RAID1+0,因为此时RAID0+1变成了RAID0的形式。
所以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RAID1+RAID0 的策略是比较有优势的。
二:阵列卡介绍
2.1:阵列卡介绍
阵列卡全称为磁盘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 功能的板卡
RAID卡一般分为硬RAID卡和软RAID卡两种
通过硬件来实现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通常是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些列组件构成
通过软件并使用CPU的RAID卡我们成为软RAID,因为软RAID占用CUP资源比较高,所以绝大部分的服务器设备都使用的硬RAID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例如支持RAID 0,RAID 1,RAID 5,RAID1+0等
RAID卡的第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他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RAID卡的第二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容错能力,现在服务器基本上集成了RAID卡
2.2:RAID卡的接口类型
RAID卡的接口指的是支持的接口,目前有IDE 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2.2.1:IDE接口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属于并行接口。
它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这样使得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有所减少,从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增强.
IDE接口价格低廉,兼容性强.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很少用了,逐渐被后续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所取代。
2.2.2:SCSI接口
SCSI 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和IDE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是一种通用的接口标准,具备与不同类型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能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SCSI是个多任务接口,设有母线仲裁功能,挂在一个SCSI母线上的多个外部设备可以同时工作,并平等占有总线
SCSI接口可以同步或异步传输数据,同步传输数据可以达到10M/s,异步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5M/s
SCSI接口的CPU占用率低,支持热插热拔,但价格较高,因此SCSI硬盘主要用于中,高端工作站中
2.2.3: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主要用在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拥有这种接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以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SATA总线使用了嵌入式时钟信号,使得其具备更强的纠错能力。如果发现数据传输中的错误会自动进行矫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是一种支持热拔热插的接口
2.2.4:SAS接口
SAS的英文全称为“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称为序列式SCSI
SAS可以看做是SATA与SCSI的结合体,是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产生的,主要用在周边零件的数据传输上
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设备
2.3:阵列卡的缓存
缓存(Cache)是RAID卡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是RAID卡电路板上的一块存储芯片,与硬盘盘片相比,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RAID卡现将数据传送到缓存,再经由缓存和外边数据总线交换数据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RAID卡的实际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大缓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数据命中率从而提高RAID卡整体性能
不同的RAID卡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兆到数百兆容量不等,主要取决于磁盘阵列产品所应用的范围
三:构建Linux磁盘硬阵列实验
3.1:启动服务器
点击Crtl+R;
3.2:进入bios管理界面,先删除
鼠标移动到最上面根目录;
点击F2;
点击Clear Config;
点击回车;
3.3:界面变成初始化界面
3.4:新增VD
选择根目录,点击F2;
弹出菜单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
3.5:配置RAID 1
系统盘 Raid 1 分配两个磁盘
按回车弹出界面;
选择“RAID-1”;
Physical Disks这个选项按回车,前面两个选项变成“X”;
按TAB键跳转到下一个配置;
其它不用修改,点击“OK”按键;
确认一下“OK”;
3.6:配置RAID 5
数据盘配Raid5 分三个磁盘
RAID Level:RAID-5
Physical Disks:选择接下来的3个修改成”X“
Read Policy:No Read Ah
修改完成保存退出
3.7:设备热备份
跳转菜单:Ctrl+N
选择最后一个Ready的盘,回车
选择热备份:”Make Global HS“,回车
修改完成,状态变更为:Hotspare
3.8:退出重启
点”esc“按钮;
点”OK“继续;
点”Ctrl+Alt+Del“重启机器;
3.9:安装操作系统
先点击F11;
跳出管理界面,点击菜单”BIOS Boot Menu“;
选择C盘;
选择”Integrated RAID PERC H71OP Mini“;
3.10:进入Linux操作
选择”CentOS Linux“;
3.11:优化操作
vim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内容,修改后结果为:UseDMS no
!wq 保存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