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在做SDK,这里总结下SDK开发规范

开发规范

  • API功能单一,减少类似enum的入参设计
  • 线程处理, 如非必要不要使用应用主线程,不能长时间占用,SDK内应有一个专门线程处理SDK 相关操作
  • 尽量减少全局回调
  • 提供异常情况回调和输出方便接入放定位,错误回调采用code+msg组合
  • 能不用单例的就尽量少的使用
  • 对iOS 来说能不用xib 就不用,能不用通知就不用通知

命名规范

  • 接口名称,参数命名清晰规范,参数尽可能少,所有传入参数要做好校验,禁止使用拼音和中文
  • 类名前缀和包命名缩写要一致
  • 函数命名遵循共性,不要出现歧义或者违背大家的共识
  • 所有资源命名前缀:mEft_xxx_ 工程命名:eft-sdk-xxx-android or eft-sdk-xxx-ios
  • demo 项目命名:demo,包名:cn.eft.sdk.xxx.demo sdk
  • 项目命名:mEftXxxSDK,包名:cn.etf.sdk.xxx

注释规范

  • 代码注释规范清楚
  • 接口注释要完善
  • 注释形式统一
  • 注释内容准确简洁

日志设计

  • 核心处理log日志可以配置
  • 可控制打印log级别
  • 主流程,异常日志存储方便定位问题

第三方库依赖处理原则

  • 能用系统的API解决的,就不要使用第三方,减少对其他库的依赖;
  • 最小可用性原则,即用最少的代码,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最少依赖性原则,即用最低限度的外部依赖,如无必要勿增依赖
  • SDK开发中,需要尽量避免依赖第三方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 如果确实因为项目需要,要引入一些开源库,可以通过源码集成的形式引入,再更改一下包名(类名),避免集成冲突。

版本管理规范

  • 使用三位版本号,每位版本号最高三位数字如:1.0.12
  • 版本号递增原则:
  • 第三位:bug修复,极小的变更
  • 第二位:一般的功能迭代
  • 第一位:项目重构,功能变更较大,需团队共同确定

打包原则

  • 对外提供的包不能包含任何编译生成的文件和目录,如安卓的build目录 iOS XcodeData
  • 使用脚本一键打包,提升打包效率,降低手动打包带来的出错率
  • 打包脚本需与项目其他脚本分离,尽量职责单一, 包中尽量提供示例工程, 示例工程必须让开发者以最低的成本运行起来
  • 打包完成的SDK,集成到示例工程,要进过QA测试才能放给用户

通用规范 (注意事项)

  • 接口隔离 (小而 精简)
  • 接口易用性 (对外接口易用,易懂)
  • 向后兼容 (升级SDK兼容)
  • 配套有完整且详细的使用说明文档和版本更新说明
  • AppId 和 AppKey的分配,用于区分集成sdk的是哪一个公司,做好权限控制
  • SDK的 sdkVersion要尽量小,最好不要超过使用SDK的项目的Version(支持的系统)
  • 尽量不要引用第三方库,要尽量使用系统自带的功能,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封装。
  • SDK需要有较强的容错性,增减稳定,增大力度对于SDK内部异常进行捕获。
  • SDK内部对于关键路径要有详细的Log记录,便于后期排查问题。
  • 各个库之间要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 核心代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