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存储管理的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一、实验目的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是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思想是用户作业进行连续存储,每次按照用户的请求,如果内存中有能满足用户作业大小的空闲区,就采用不同的算法分配给用户,否则,不分配,可变分区容易产生外零头。分区分配算法包括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等。 通过本实验可加深学生对存储器管理方式的把握以及分配算法的理解,并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个人PC机WindowsXP操作系统I5-2400CPU2GB内存C-Free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 三、实验的重点和难点 可变分区的的收回 四、实验内容 利用C语言或C++语言或Java语言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以一个一维数组模拟内存,数组类型为整型,共计1000个元素;2.用一个单链表表示可变分区空闲表,链表每个结点表示一个空闲区,每个结点信息包括起始地址、大小。 3.分区分配算法采用最佳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并将算法用函数实现。4.自己假设几个作业,包括作业的名称、大小,进入系统的顺序。5.初始内存中没有任何作业,随着用户输入的每一个作业的到来,动态为其分配内存。 6.使用的算法用户要能够随时更换。 五、实验结果或实验代码 (1)可变式分区管理是指在处理作业过程中建立分区,使分区大小正好适合作业的需要,并且分区个数可以调整。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内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求量分割一部分给作业;若没有,则作业等待。随着作业的装入、完成,内存空间被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有的分区空闲。例如,某时刻内存空间占用情况如图1所示。 1 2 46 2 图1内存空间占用情况 为了说明那些分区是空闲的,可以用来装入新作业,必须要有一张空闲区说明表,如表1所示。 表1空闲区说明表 2 其中,起始地址指出个空闲区的内存起始地址,长度指出空闲区的大小。状态状态 由于分区个数不定,所以空闲区说明表中应该有足够的空表目项。否则造成溢出,无法登记。 同样,再设一个已分配表,记录作业或进程的内存占用情况。 (2)当有一个新作业要求装入内存时,必须查空闲区说明表,从中找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有时找到的空闲区可能大于作业需求量,这时应将空闲区一分为二。一个分给作业,另外一个作为空闲区留在空闲区表中。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分割造成的碎片,尽可能分配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区,将较大空闲区留在高地址端,以利于大作业的装入。为此在空闲区表中,按空闲区首地址从低到高进行登记。为了便于快速查找,要不断地对表格进行紧缩,即让“空表目”项留在表的后部。其分配框图如图2所示。 3 图2首次适应算法分配框 4 (3)当一个作业执行完成时,作业所占用的分区应归还给系统。在归还时要考虑相邻空闲区合并的问题。作业的释放区与空闲区的邻接分以下4种情况考虑: ?释放区下邻空闲区;?释放区上邻空闲区;?释放区上下都与空闲区邻接;?释放区与空闲区不邻接。 首次适应算法回收框图如图3所示。 5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软件开发已应用 实验室学苑楼2#202 实验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动态分区存储管理 姓名____杨剑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同组人员_____无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XX/5/23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主存分配与回收 2、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如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3、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及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是与住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所谓分配,就是解决多进程如何共享主存空间的问题。所谓回收,就是当进程运行完时将进程所占的主存空间归还给系统。 实验要求使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分区分配中所用的数据就够采用空闲分区说明表和空闲分区链表来进行,分区分配中所用的算法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三种算法来实现主存的分配与回收。同时要求设计一个实用友好的可视化用户界面,并显示分配与回收过程。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为有效地对内存进行管理,实验中应设计一些数据结构,能有效地进行分配和回收,具体分析如下: 1、设计一个空闲分区表,空闲分区表通过空闲分区链表来管理,在进 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分区低端的空间。 2、设计一个内存分区表,可用链表管理,用以表示当前以内存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