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电商圈屡遭假货风波冲击:先是7月份一家售假公司“祎鹏恒业”曝光牵涉出多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紧接着8月份央视又曝光了网购洗发水“8瓶仅3瓶是正品”……
电商领域内存在的假货问题一直令消费者较为苦恼,同时也是制约电商向前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对此,各大电商平台纷纷积极主动进行打假,努力净化市场环境。
电商打假,最锋利的武器是什么?
日前,在杭州举办的阿里巴巴网络交易平台打假工作汇报会暨《2014网络交易平台打假前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结合大数据,电商是打假最有效的途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特约研究员、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张延来律师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数据对打假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通过数据分析售假者的行为特征,并最终锁定有效的破案线索,这是网络环境下打假的新特性,值得肯定。
大数据打假方式被看好
报告认为,网络交易平台不仅是网下情形的映射,更是集中,即一个史无前例的跨国统一电商大市场出现的同时,问题也就集中了,借助搜索引擎等手段,就显得很多。
而据了解,实际上,从网上售假、纠纷、消费者满意度和产品合格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网上的相关正指数其实远高于网下。
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执法部门处理的网上售假,是线下的千分之六左右;消保组织收到的互联网服务投诉,是线下的4%左右;交易平台收到的售假投诉和消费投诉,分别只占交易量的万分之二和万分之五;总体来讲,网络购物用户的满意度在90%以上。
报告认为,虽然假货源头在线下,电子商务本身并不造假,但一结合大数据技术,就将成为辨别假货等侵权行为的一面“最好镜子”。
“在网络上打假,最大的优势是网上的所有行为都是记载在案的,可以有效运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分析,极大地提高打假的效率和精准度。”报告认为。
近期淘宝发布的2014年打假报告也显示,在与公安等部门联手线上线下打击的数据分析显示,近九成的售假团伙来自线下10个区域,前3大区域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东南等地;而根据大数据“镜子”照出假货,截至至12月,双方协同破获假货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8个集群,涉及案件一千余起,打掉两百多个制售假的窝点、工厂及线下市场。
处理如此海量的假货数据,仅依靠阿里两千多人的消费者保障和打假团队人工操作,显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邵晓峰公开表示,经过多年与制假售假者的“暗战”,阿里巴巴已经构建起一套全球领先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打假模式,既包含智能识别和追踪系统、庞大的商品样本库和数据库、精确复杂的算法、强劲的云计算能力等大数据技术手段,也包括账号认证溯源、神秘抽检等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以及与消费者、商家、权利人和政府部门等生态体系参与者的联动机制。
造假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一方面技术排查能力在升级,另一方面,售假者也在不断变换着造假的手法。
一个真实的案例显示:某淘宝卖家在发布宝贝描述的时候,既没有使用盗用的品牌名称,也没有上传带有明显Logo的照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又该如何对此进行排查呢?
阿里巴巴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用户上传的评价截图,大数据系统照样能发现商家忧售假的异常行为。也就是说,即使卖家在店铺和商品描述中不出现品牌信息,淘宝大数据系统仍然能够从消费者评价中的蛛丝马迹,锁定可疑假货。
此外,邵晓锋也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称,“阿里的打假团队一直在跟造假者之间进行着博弈,今天他们也在算我们的模型是怎样的,试图去规避,我们则在不断抓获他们的新特征”。
据邵晓锋介绍,最早的淘宝商家认证只要身份证信息,申请者上传一张身份证的复印件就可以了;后来开始要求拿着身份证到银行去做校验;后来又要拍一张照片;再后来比如申请者是湖南人,就要拿一张湖南当地的报纸拍照认证……这其实是给后面认证的人抬高了门槛。
对于为什么要拿一张报纸,邵晓峰解释称,造假者会到农村去,以一般50元左右的价格收取当地人的身份证,然后用这些身份证把淘宝所有的流程走掉,办好相关的银行卡、手机卡等(据称这样一套“服务”市场上可以卖到两三千元钱的价格,并已形成产业链),然后把身份证再还给村民。
“这样认证难度就更大了,不过鉴于这种行为可能是造假者三四个月前完成的,我们就要求申请者拿一张当地当天的报纸拍照认证,这绝对是造假者三四个月前做不到的。”邵晓峰解释称。
“实际上我们不断在想这样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目前正在研究人脸识别的技术,未来很有可能是申请者拿着身份证通过识别技术来认证身份证是不是申请者本人。”邵晓峰表示。
不过邵晓峰也坦言,由于上述那些造假产业都不在阿里平台上,而是在线下,即使阿里发现了也没有办法处置。但它们往往又是造假者必须要用的一些手段,因此一定要全社会来共同对其进行治理。
网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乔聪军也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淘宝作为交易平台,有大量交易记录、支付记录、物流配送等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追查假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但查封、销毁、抓捕等工作,最后只能由执法机构去落实执行,加之网络制造、售卖假货的案子跨地区、跨部门,需要强力部门协调组织,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线下投诉反馈机制仍需完善
马云此前曾强调,“对电子商务而言,解决假货问题只能靠互联网。今天去一些假货集团调查一下,他们最怕的是到淘宝网去卖,很简单,阿里巴巴很快能查出谁在卖谁在生产,通过这些数据,公安就马上扑上去了。前几年很厉害,因为线下你很难找到谁在卖假货”。
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无疑给电商打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毕竟技术不是万能的,在打假工作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因此建立起一个更为灵活的假货信息沟通反馈渠道也同样不容忽视。
法治周末记者此前曾试图与淘宝客服沟通,向淘宝打假团队反映疑似假货问题,但客服以打假团队工作相对比较独立为由对此进行了回绝。
邵晓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之前的体系建立上,打假团队确实是独立的,因为它有专业的数据以及大数据模型。但从目前开始这些情况会有改变,也就是说阿里会把运营、客服同专业打假团队的整个后台数据连接起来。
据邵晓峰介绍,目前,有些数据通道已经打通,有些则正在打通的过程中。
“这些数据不打通,内部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包括消费者反映假货的问题都需要一个比较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邵晓峰表示,“把它们整合在一个大的数据平台里,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邵晓峰坦言,但是这一步还在实现过程当中,因为大数据没地方学,大家都刚开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积累的数据也好,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也好,经验也好,都相对较好一些,所以我们未来非常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邵晓峰表示。
探秘淘宝“神秘买手”
法治周末记者 蔡长春
大数据助力电商打假,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对商家售假行为的监测发现。
可在发现商家售假行为后,一个新问题又出来了,即要判定某个商家是否售假,光靠数据说话是不行的,更重要的还在于证据,而这又是大数据技术绝对难以独立完成的一个使命。
“电商平台想要对合作商家的售假行为进行处罚,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不能仅凭大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某个商家售假,就可以马上对其进行处罚。”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邵晓峰坦言其中的无奈。
就是在这样的严酷打假环境中,一个神秘团体的作用开始越发重要起来——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淘宝“神秘买手”。
不拆封的奇怪买家
近两三年时间,有些快递员往往会遇到几个怪异的收件人,他们往往收货却不拆货验货,随后转手又给邮寄出去。这种“左手进右手出”的行为让快递员们一时大跌眼镜。
到现在,也许有些快递员会知道,他们碰到的怪异收件人其实正是淘宝的“神秘买手”。
据了解,“神秘买手”是淘宝品控团队最早开始创建执行的一项“神秘”计划:在各地招募志愿者买家,经过严格审核、筛选和培训,将其聘请为匿名的“买手”。
成为“神秘买手”以后,他们必须按照淘宝严格的采购方式和采购流程购买特定商家的商品,收到相关商品后,再将其原封不动地寄送给阿里进行初检和第三方检测。
“所谓特定商家也就是疑似有售假问题的商家,一方面我们依靠大数据技术发现一部分,另外一些则主要依靠用户的举报。”阿里安全部工作人员王莉(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邵晓峰也对法治周末记者示,“神秘买手”自己也会去发现一些售假问题,当然我们也会给出一些指引,比如下个月的母婴用品或家电产品将会是假货存在的重点,他们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方向去留意。
严格选拔保证中立
“有些‘神秘买手’的工作量其实很大,比较突出的一个月就要处理掉几百个订单。”王莉表示。
那么,这些“神秘买手”究竟是怎样一群人,所谓的严格选拔又有哪些特殊要求呢?
据王莉介绍,对于“神秘买手”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看志愿者的网购诚信记录,只有确定其没有不良网购记录的人才可以进入下一步选拔程序;同时也要参考这些志愿者的网站活跃度,看他们在相关打假论坛上的发帖回帖数量,我们会更青睐于一些活跃度比较高的人群;最后还会有一个面试,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其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度及自愿度,另外则要看其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神秘买手’里有很大一部分专业打假人士,他们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对假货颇为反感,这一制度恰好给他们发挥打假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此外也有一些商家志愿者的加入,因为假货往往会干扰正规商家的经营,因此他们也希望参与进来打假,净化市场以更利于其自身经营发展。”王莉表示。
邵晓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神秘买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不带有任何商业利益因素,因此会更加保证其行为的公平公正。
助力打假提供佐证
对于“神秘买手”邮寄来的商品,淘宝会做首次拆检,鉴定商品标识、标志、包装等是否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
淘宝相关人士曾表示,我们会检查诸如包装、品牌、吊牌、洗标上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标准等。
在完成初检之后,淘宝会将商品统一做好标注,邮寄给相关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品牌厂商,进一步去做更加详细的材质、重量、含量等参数检测。
王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神秘买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许多阿里打假团队的工作压力。
“更加重要的是,由‘神秘买手’来进行前期的商品购买,买后原封不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存证据以方便进一步取证;此外,‘神秘买手’作为第三方也更加具有公正性。”王莉表示。
邵晓峰也表示,阿里打假的一个重要难点在于,即使通过大数据技术发现了假货问题,但是涉嫌售假的商家往往要阿里出示相关证据,如果没有证据他们大多就会有恃无恐。
“事实上通过大数据技术我明明就知道某个商家就在售假,但是这时候非要我直接拿出他的售假证据来,还真不一定就拿得出,而‘神秘买手’在应对这一情况的过程中显然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邵晓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