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SESSION?

Session的中文翻译叫做“会话”,其本来的含义是指有始有终的一系列动作/消息,比如打电话时从拿起电话拨号到挂断电话这中间的一系列过程可以称之为一个 session。目前社会上对session的理解非常混乱: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在一个浏览器会话期间,...”,这里的会话是指从一个浏览器窗口打开到关闭这 个期间;也可以看到“用户(客户端)在一次会话期间”这样一句话,它可能指用户的一系列动作(一般情况下是同某个具体目的相关的一系列动作,比如从登录到 选购商品到结账登出这样一个网上购物的过程;然而有时候也可能仅仅是指一次连接;其中的差别只能靠上下文来推断了。 

当session一词与网络协议相关联时,它又往往隐含了“面向连接”和/或“保持状态”这样两个含义,“面向连接”指的是在通信双方在通信之前要先 建立一个通信的渠道,比如打电话,直到对方接了电话通信才能开始。“保持状态”则是指通信的一方能够把一系列的消息关联起来,使得消息之间可以互相依赖, 比如一个服务员能够认出再次光临的老顾客并且记得上次这个顾客还欠店里一块钱。这一类的例子有“一个TCP session”或者“一个POP3 session”。 

鉴于这种混乱已不可改变,要为session下个定义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而在阅读session相关资料时,我们也只有靠上下文来推断理解了。不过我们 可以这样理解:例如我们打电话,从拨通的那一刻起到挂断电话期间,因为电话一直保持着接通的状态,所以把这种接通的状态叫做session。在访问网站时它是访客与整个网站交互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公有变量。访问网站的来客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所谓的会话ID。它要么存放在客户端的 cookie,要么经由 URL 传递。 

2.SESSION的作用

为了弥补HTTP协议的缺陷【局限】,由于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同一个客户端的这次请求和上次请求是没有对应关系,对服务器来说,它并不知道这两个请求来自同一个客户端。每一次请求之间都是独立的,好比一个顾客和一个自动售货机或者一个普通的(非会员制)大卖场之间的关系一样。

如果服务器需要区分不同请求是否来源于相同的客户端,比如说用户网上购物,服务器必须知道购买商品的客户端和付款的客户端是否是同一个用户。那么怎么办呢?SESSION就应用而生了,SESSION记录用户的有关信息,以供用户再次以此身份对web服务器提起请求时作确认。会话的发明使得一个用户在同一个服务器页面间切换时能够保存他的信息。网站编程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一页中的变量是不能在下一页中使用的(虽然form,url也可以实现,但这都是非常不理想的办法),而 SESSION中注册的变量就可以作为全局变量使用了。 

3.SESSION的实现

session机制是一种服务器端的机制,服务器使用一种类似于散列表的结构(也可能就是使用散列表)来保存信息。

当程序需要为某个客户端的请求创建一个session的时候,服务器首先检查这个客户端的请求里是否已包含了一个session标识 - 称为 session id,如果已包含一个session id则说明以前已经为此客户端创建过session,服务器就按照session id把这个 session检索出来使用(如果检索不到,可能会新建一个),如果客户端请求不包含session id,则为此客户端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生成 一个与此session相关联的session id,session id的值应该是一个既不会重复,又不容易被找到规律以仿造的字符串,这个 session id将被在本次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保存。

保存这个session id的方式可以采用cookie,这样在交互过程中浏览器可以自动的按照规则把这个标识发挥给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