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概念:
•Redis 的读写都是在内存中,所以它的性能较高,但在内存中的数据会随着服务器的重启而丢失,为了保证数据不丢失,我们需要将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以便 Redis 重启时能够从磁盘中恢复原有的数据,而整个过程就叫做 Redis 持久化。
Redis持久化的几种方式:
Redis 持久化拥有以下三种方式:
•快照方式(RDB, Redis DataBase将某一个时刻的内存数据,以二进制的方式写入磁盘;
•文件追加方式(AOF, Append Only File),记录所有的操作命令,并以文本的形式追加到文件中;
•混合持久化方式Redis 4.0 之后新增的方式,混合持久化是结合了 RDB 和 AOF 的优点,在写入的时候,先把当前的数据以 RDB 的形式写入文件的开头,再将后续的操作命令以 AOF 的格式存入文件,这样既能保证 Redis 重启时的速度,又能减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RDB概念:
•RDB(Redis DataBase)是将某一个时刻的内存快照(Snapshot),以二进制的方式写入磁盘的过程。
RDB持久化的触发:
•RDB 的持久化触发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手动触发,另一类是自动触发。
1. 手动触发:
•手动触发持久化的操作有两个: save 和 bgsave,它们主要区别体现在:是否阻塞 Redis 主线程的执行。
save命令:
•save 命令: 在客户端中执行 save 命令,就会触发 Redis 的持久化,但同时也是使 Redis 处于阻塞状态,直到 RDB 持久化完成,才会响应其他客户端发来的命令,所以在生产环境一定要慎用。
bgsave命令:
•bgsave 命令: bgsave(background save)即后台保存的意思, 它和 save 命令最大的区别就是 bgsave 会 fork() 一个子进程来执行持久化,整个过程中只有在 fork() 子进程时有短暂的阻塞,当子进程被创建之后,Redis 的主进程就可以响应其他客户端的请求了,相对于整个流程都阻塞的 save 命令来说,显然 bgsave 命令更适合我们使用。
2. 自动触发:
•RDB 自动持久化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
•save m n: save m n 是指在 m 秒内,如果有 n 个键发生改变,则自动触发持久化。 参数 m 和 n 可以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找到,例如,save 60 1 则表明在 60 秒内,至少有一个键发生改变,就会触发 RDB 持久化。 自动触发持久化,本质是 Redis 通过判断,如果满足设置的触发条件,自动执行一次 bgsave 命令。 注意:当设置多个 save m n 命令时,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都会触发持久化。
•flushall: flushall 命令用于清空 Redis 数据库,在生产环境下一定慎用,当 Redis 执行了 flushall 命令之后,则会触发自动持久化,把 RDB 文件清空。
配置说明:
# RDB 保存的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bgsave 失败之后,是否停止持久化数据到磁盘,yes 表示停止持久化,no 表示忽略错误继续写文件。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RDB 文件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 写入文件和读取文件时是否开启 RDB 文件检查,检查是否有无损坏,如果在启动是检查发现损坏,则停止启动。
rdbchecksum yes
# RDB 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 RDB 文件目录
dir ./
重要参数:
•save 参数 它是用来配置触发 RDB 持久化条件的参数,满足保存条件时将会把数据持久化到硬盘。 默认配置说明如下:
•save 900 1:表示如果900 秒内至少有 1 个 key 值变化,则把数据持久化到硬盘;
•save 300 10:表示如果300 秒内至少有 10 个 key 值变化,则把数据持久化到硬盘;
•save 60 10000:表示如果60 秒内至少有 10000 个 key 值变化,则把数据持久化到硬盘。
•rdbcompression 参数 它的默认值是 yes 表示开启 RDB 文件压缩,Redis 会采用 LZF 算法进行压缩。如果不想消耗 CPU 性能来进行文件压缩的话,可以设置为关闭此功能,这样的缺点是需要更多的磁盘空间来保存文件。
•rdbchecksum 参数 它的默认值为 yes 表示写入文件和读取文件时是否开启 RDB 文件检查,检查是否有无损坏,如果在启动是检查发现损坏,则停止启动。
配置查询:
•Redis 中可以使用命令查询当前配置参数。查询命令的格式为:config get xxx ,例如,想要获取 RDB 文件的存储名称设置,可以使用 config get dbfilename
RDB优缺点:
•RDB 优点:
•RDB 的内容为二进制的数据,占用内存更小,更紧凑,更适合做为备份文件;
•RDB 对灾难恢复非常有用,它是一个紧凑的文件,可以更快的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进行 Redis 服务恢复;
•RDB 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 Redis 的运行速度,因为每次持久化时 Redis 主进程都会 fork() 一个子进程,进行数据持久化到磁盘,Redis 主进程并不会执行磁盘 I/O 等操作;
•与 AOF 格式的文件相比,RDB 文件可以更快的重启。
•RDB 缺点:
•因为 RDB 只能保存某个时间间隔的数据,如果中途 Redis 服务被意外终止了,则会丢失一段时间内的 Redis 数据;
•RDB 需要经常 fork() 才能使用子进程将其持久化在磁盘上。如果数据集很大,fork() 可能很耗时,并且如果数据集很大且 CPU 性能不佳,则可能导致 Redis 停止为客户端服务几毫秒甚至一秒钟。
AOF概念:
•AOF(Append Only File)意思是是附加到文件,AOF是将Redis每个键值对操作都记录到文件(appendonly.aof)中。
AOF持久化查询和设置:
•查询 AOF 启动状态:使用 config get appendonly 命令
•第一行为 AOF 文件的名称,最后一行表示 AOF 启动的状态,yes 表示已启动,no 表示未启动。
•开启 AOF 持久化
•Redis 默认是关闭 AOF 持久化的,想要开启 AOF 持久化,有以下两种方式:
•通过命令行的方式;
•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redis.conf)。
命令行启动 AOF:
•命令行启动 AOF,使用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命令,如下图所示:
•命令行启动 AOF 的优缺点:命令行启动优点是无需重启 Redis 服务,缺点是如果 Redis 服务重启,则之前使用命令行设置的配置就会失效,需要重新设置。
配置文件启动 AOF
•Redis 的配置文件在它的根路径下的 redis.conf 文件中,获取 Redis 的根目录可以使用命令 config get dir 获取,如下图所示:
•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设置 appendonly yes 即可,默认 appendonly no 表示关闭 AOF 持久化。 配置文件启动 AOF 的优缺点:修改配置文件的缺点是每次修改配置文件都要重启 Redis 服务才能生效,优点是无论重启多少次 Redis 服务,配置文件中设置的配置信息都不会失效。
AOF触发持久化:
自动触发:
•有两种情况可以自动触发 AOF 持久化,分为是:满足 AOF 设置的策略触发和满足 AOF 重写触发,AOF 持久化策略,分为以下三种:
•always:每条 Redis 操作命令都会写入磁盘,最多丢失一条数据;
•everysec:每秒钟写入一次磁盘,最多丢失一秒的数据;
•no:不设置写入磁盘的规则,根据当前操作系统来决定何时写入磁盘,Linux 默认 30s 写入一次数据至磁盘。
•这三种配置可以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redis.conf)中设置,如下代码所示:
# 开启每秒写入一次的持久化策略
appendfsync everysec
手动触发:
•在客户端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就可以手动触发 AOF 持久化,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