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参数的作用域
全局参数 set global 参数名=参数值 或 set @@global.参数名:=参数值
会话参数 set [session] 参数名=参数值 或 set @@session.参数名:=参数值
内存配置相关参数
MySQL对内存 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类来看:一类是无法通过配置参数所控制的,如MySQL运行、查询、解析、内部管理所消耗的内存;一类是可以通过配置参数所控制的,如各类的缓冲池所使用的内存;
要对MySQL内存进行配置要确定以下问题:
确定可以使用的内存上限。给MySQL运行配置的内存是不能超过服务器本身的物理内存的。
确定MySQL每个连接使用的内存。MySQL对于一些缓存是对每个连接单独分配的,所以连接数越大,对内存占用就越多。这类参数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
sort_buffer_size 排序缓冲区的尺寸。这个参数定义了MySQL每个线程排序缓冲区的大小。MySQL并不是在初始化的时候就为缓冲区分配内存,而是在有查询进行排序操作时分配内存,然而一旦查询中需要排序,MySQL会一次性分配这个参数配置大小的全部内存,而不管该排序需不需要内存。
join_buffer_size 连接缓冲区的尺寸。这个参数定义了MySQL每个线程所使用的连接缓冲区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查询关联了多张表,会为每个关联分配连接缓冲,每个查询可能会有多个连接缓冲,所以这个参数不会设置的太大。
read_buffer_size 定义了对MyISAM表进行全表扫描时所分配的读缓冲池的大小。MySQL只会在有查询时才会对该缓冲分配内存,同样会一次性分配这个参数配置大小的全部内存。这个参数大小是4K的倍数。
read_rnd_buffer_size 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只会在有查询时才会分配,而且只会分配所需要的大小,而不是参数指定的大小。
确定为操作系统保留多少内存。强烈建议在生产环境中单独为MySQL搭建服务器。
为缓存池分配内存。主要有以下两个: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这个参数定义了Innodb所使用的缓冲池的大小,这个对innodb存储引擎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innodb存储引擎不仅要缓存索引,同时还要缓存数据,innodb存储引擎的性能严重依赖缓冲池的大小。MySQL手册中建议该参数设置的大小应该为服务器内存的75%以上,但是实际上不能完全按照75%来配置,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key_buffer_size 用于MyISAM存储引擎,只会缓存索引,数据则是依赖操作系统的缓存。
I/O相关的配置参数
这部分参数决定了MySQL如何同步缓存池中的数据到磁盘上以及持久化的保存,这对性能影响非常大,如果要保证数据修改后立即写入到磁盘上,是一种很消耗资源的操作。 I/O操作的成本是很高的,我们要在性能和安全性上做一些平衡,有时候我们为了提升性能不得不牺牲一些安全性。I/O配置总是和我们选择的存储引擎相关的,所以要根据存储引擎的选择来进行I/O配置。
Inoodb I/O的相关配置。事务日志从缓存刷新到磁盘需要两步,先从MySQL事务日志的缓冲区刷新到操作系统的cache,这实际上还是在内存中;然后从cache刷新到磁盘上才算是完成了事务的持久化
Innodb_log_file_size 单个事务日志的大小,Innodb_log_file_in_group 事务日志文件个数,事务日志总大小就是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_in_group。Innodb是事务型引擎,为了减少提交事务时产生的I/O开销,在事务提交时先写入事务日志,而不是每次都把修改的数据刷新到数据文件中,这样可以提高I/O的性能。如果业务繁忙,建议把事务日志设置的大一些。
事务日志并不是每次提交都直接写入事务日志文件中,而是先写入事务日志的缓冲区,然后刷新到磁盘中。Inoodb_log_buffer_size 控制日志缓冲区大小,通常不需要把这个参数设置很大,一般情况下1秒钟就会进行事务日志的刷新,所以缓冲区能够保存1秒钟的事务就可以了,当然设置大点也没关系,32M-128M已经足够用了。
相对于日志缓冲区大小,刷新日志到磁盘的频繁程度对性能影响更大一些。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 决定刷新事务缓冲区的频繁程度。这个参数有三个可选的值,0:每秒进行一次log写入cache,并刷新日志到磁盘,在事务提交时不做任何事情,在MySQL崩溃时会丢失至少一秒钟事务;1(MySQL默认该参数设置为1):在每次事务提交执行log数据写入cache,并刷新到磁盘文件并持久化存储,这是最安全的一个设置,该设置不会丢失任何已经提交的事务,除非磁盘或者系统做了伪刷新,但是设置为1也是性能最差的;2(建议设置为2):在每次事务提交执行log数据写入cache,每秒执行一次刷新到磁盘文件持久化操作。0和2的区别在于,即使进程崩溃了,设置为2不会丢失事务,除非服务器宕机会丢失至少一秒钟事务。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刷新方式,决定了Innodb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如何与文件进行交互,不仅会影响Innodb写数据,也影响读数据。
Inoodb_file_pool_table=1 独立表空间
Innodb_doublewrite=1 双写缓存
MyISAM I/O的相关配置
delay_key_write
OFF:每次写操作后刷新键缓冲中的脏块到磁盘;
ON:只对在建表时指定了这个参数选项的表进行延迟刷新;
ALL:对所有mysiam表都使用延迟键写入
安全相关配置参数
expire_logs_days指定自动清理binlog的天数,清理二进制日志,防止二进制日志占用太多空间。
max_allowed_packet控制MySQL可以接受的包的大小。
skip_name_resolves禁用DNS查找
sysdate_is_now 确保sysdate()返回确定性日期
read_only禁止非super权限的用户写权限,建议在从库中启用这个参数
skip_slave_start禁用slave自动恢复,在从库上使用
sql_mode设置MySQL所使用的SQL模式
其他常用配置参数
sync_binlog 控制MySQL如何向磁盘刷新binlog,默认值为0,表示MySQL不会主动刷新,而是由操作系统决定什么时候cache刷新到磁盘
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 控制内存临时表大小
max_connections 控制允许的最大连接数,默认值100,一般会设置的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