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 本文为蘑菇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无需和我联系,但请注明来自蘑菇博客 http://www.moguit.cn
RabbitMQ是使用Erlang语言开发的开源消息队列系统,基于AMQP协议来实现的,AMQP的主要特征是面向消息,队列,路由(包括点对点和发布/订阅),可靠性,安全,AMQP协议更 多用在企业级系统内,对数据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场景,对性能和吞吐量的要求还在其次。
按照教程:
1)首先需要安装Erlang
那么什么是EPEL呢?
EPEL的全称叫 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 。EPEL是由 Fedora 社区打造,为 RHEL 及衍生发行版如 CentOS、Scientific Linux 等提供高质量软件包的项目。装上了 EPEL之后,就相当于添加了一个第三方源。
所以我们需要安装epel-release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安装成功后,再执行
yum install erlang
这样,就成功把erlang安装上去了。
2)RabbitMQ安装
安装之前,首先需要把秘钥包安装好
rpm --import https://www.rabbitmq.com/rabbitmq-release-signing-key.asc
下载RabbitMQ安装包
wget https://www.rabbitmq.com/releases/rabbitmq-server/v3.6.6/rabbitmq-server-3.6.6-1.el7.noarch.rpm
yum install rabbitmq-server-3.6.6-1.el7.noarch.rpm
到此为止,RabbitMQ已经安装成功了。
3)如果需要正常使用RabbitMQ,首先需要修改一些默认的配置
#RPM安装方式会默认建立下面文件下,我们打开下方配置文件
vim /usr/lib/rabbitmq/lib/rabbitmq_server-3.6.6/ebin/
打开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界面,没错,就这就一个JSON的格式。
我们继续往下走,能看这个 tcp_listeners, [5672] 这个属性
**
**
这表示Rabbit默认的端口号是5672,如果我们需要更改默认端口号,那么就需要在这里进行更改了;目前保持默认即可。
紧接着我们看到 loopback_users: [“guest”], 我们把左右的尖括号去掉,这样就能启动guest默认账号了。
完成之后,我们使用快捷键 shift+zz 保存退出编辑器
但是因为guest无法远程登录,所以我们还需要新创建一个账号
#添加用户
/usr/sbin/rabbitmqctl add_user admin mogu2018
#添加权限
/usr/sbin/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p "/" admin ".*" ".*" ".*"
#修改用户角色
/usr/sbin/rabbitmqctl set_user_tags admin administrator
好了,RabbitMQ在这里就已经安装成功了,下面我们需要开始启动
#开启图形化插件
/usr/sbin/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后台启动RabbitMQ
rabbitmq-server -detached
然后就可以远程访问了,然后可直接配置用户权限等信息
URL:http://HOST_IP:15672
默认端口是15672。默认用户:guest,默认密码:guest;默认用户只能在本地登录
使用账户admin mogu2018 登录Rabbit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