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有讲到过 HyperLogLog 可以用来做基数统计,但它没提供判断一个值是否存在的查询方法,那我们如何才能查询一个值是否存在于海量数据之中呢?
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例如 SQL 中的传统查询,因为数据量太多,查询效率又低有占用系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优秀的算法和功能来实现这个需求,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布隆过滤器。
开启布隆过滤器
在 Redis 中不能直接使用布隆过滤器,但我们可以通过 Redis 4.0 版本之后提供的 modules(扩展模块)的方式引入,本文提供两种方式的开启方式。
方式一:编译方式
1. 下载并安装布隆过滤器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edisLabsModules/redisbloom.git
cd redisbloom
make # 编译redisbloom
编译正常执行完,会在该目录生成一个 redisbloom.so 文件。
2.修改redis配置文件,使之加载该布隆过滤器,将上述编译后的redisbloom.so添加到配置文件
loadmodule /usr/local/RedisBloom-2.2.9/redisbloom.so
3.启动redis
redis-server redis.conf
方式二:Docker 方式
docker pull redislabs/rebloom # 拉取镜像
docker run -p6379:6379 redislabs/rebloom # 运行容器
启动验证
服务启动之后,我们需要判断布隆过滤器是否正常开启,此时我们只需使用 redis-cli 连接到服务端,输入 bf.add 看有没有命令提示,就可以判断是否正常启动了,如下图所示:
如果有命令提示则表名 Redis 服务器已经开启了布隆过滤器。(如果没有提示,可以使用命令测试一下,我的没有提示,但是也可以正常使用)
布隆过滤器的使用
布隆过滤器的命令不是很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
- bf.add:添加元素
- bf.exists: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 bf.madd:添加多个元素
- bf.mexists:判断多个元素是否存在
- bf.reserve:设置布隆过滤器的准确率
具体使用如下所示:
127.0.0.1:6379> bf.add user xiaoming
(integer) 1
127.0.0.1:6379> bf.add user xiaohong
(integer) 1
127.0.0.1:6379> bf.add user laowang
(integer) 1
127.0.0.1:6379> bf.exists user laowang
(integer) 1
127.0.0.1:6379> bf.exists user lao
(integer) 0
127.0.0.1:6379> bf.madd user huahua feifei
1) (integer) 1
2) (integer) 1
127.0.0.1:6379> bf.mexists user feifei laomiao
1) (integer) 1
2) (integer) 0
可以看出以上结果没有任何误差,我们再来看一下准确率 bf.reserve 的使用:
127.0.0.1:6379> bf.reserve user 0.01 200
(error) ERR item exists #已经存的 key 设置会报错
127.0.0.1:6379> bf.reserve userlist 0.9 10
OK
可以看出此命令必须在元素刚开始执行,否则会报错,它有三个参数:key、error_rate 和 initial_size。
其中:
- error_rate:允许布隆过滤器的错误率,这个值越低过滤器占用空间也就越大,以为此值决定了位数组的大小,位数组是用来存储结果的,它的空间占用的越大(存储的信息越多),错误率就越低,它的默认值是 0.01。
- initial_size:布隆过滤器存储的元素大小,实际存储的值大于此值,准确率就会降低,它的默认值是 100。
后面原理部分会讲到 error_rate 和 initial_size 对准确率影响的具体原因。
代码实战
下面我们用 python 客户端来实现布隆过滤器的操作,因为 Jedis 没有直接操作布隆过滤器的方法,所以我们使用 python 脚本的方式来实现布隆过滤器,代码如下: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class BitVector:
# cap 代表向量的长度
def __init__(self, cap: int):
self.__cap = cap
self.__size = int((cap + 31 - 1) / 31)
self.__list = [0] * self.__size
# 设置pos位为1,就需要先判断该位在哪个int中(idx),
# 然后再判断在该int的哪一位(sub_idx)
# 置为1的操作就是先将1移动到sub_idx位,然后再进行 "|" 操作
def set_bit(self, pos: int):
idx = int(pos / 31)
sub_idx = int(pos - idx * 31)
self.__list[idx] |= 1 << sub_idx
# 将这一位取出就是需要先找到该位,然后再和 1 进行与操作即可
# 如果该位为0,则返回值为0,如果该位为0,则返回值不为0(为2的sub_idx次方)
def get_bit(self, pos: int):
idx = int(pos / 31)
sub_idx = int(pos - idx * 31)
return self.__list[idx] & (1 << sub_idx)
class HashFunc:
def __init__(self, cap, seed=401):
self.__cap = cap
self.__seed = seed
def get_value(self, value: str):
hash_value = 0
for i in range(value.__len__()):
hash_value = (hash_value * self.__seed + ord(value[i])) % self.__cap
return hash_value
class BloomFilter:
# hash_list参数接收多个hash函数的seed,cap代表容量
def __init__(self, hash_list: List[int], cap):
self.__hash_list = [HashFunc(cap, seed) for seed in hash_list]
self.__bit_vector = BitVector(cap)
# 判断一个值是否存在,如果经过hash映射在位向量的值都不为0,就认为已存在
# 只要有一个为0,说明一定不存在
def exists(self, value: str) -> bool:
for hash_func in self.__hash_list:
if not self.__bit_vector.get_bit(hash_func.get_value(valu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添加一个数
# 算出所有hash函数对应的值,以该值作为位向量的下标,将这些位都置为1
def add(self, value: str):
for hash_func in self.__hash_list:
self.__bit_vector.set_bit(hash_func.get_value(val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capacity = int(1e4 * 3)
bloom_filter = BloomFilter([401, 101], capacity)
add_num = int(1e4)
test_num = int(1e4 * 2)
for add_value in range(add_num):
bloom_filter.add('value' + str(add_value))
positive_error_count = 0
negative_error_count = 0
positive = 0
negative = 0
for test_value in range(test_num):
if bloom_filter.exists('value' + str(test_value)):
positive += 1
if test_value >= add_num:
positive_error_count += 1
else:
negative += 1
if test_value < add_num:
negative_error_count += 1
print("positive count: " + str(positive))
print("negative count: " + str(negative))
print("positive error count: " + str(positive_error_count))
print("negative error count: " + str(negative_error_count))
print("positive error rate: %.3f " % (positive_error_count * 100 / positive) + "%")
print("negative error rate: %.3f " % (negative_error_count * 100 / negative) + '%')
测试结果:程序认为10252个数据已存在,9748个不存在,实际上是10,000个存在,10,000不存在。判断存在的错误率仅为 2.5%,程序判断不存在就一定不存在,错误率为0。
positive count: 10252
negative count: 9748
positive error count: 252
negative error count: 0
positive error rate: 2.458 %
negative error rate: 0.000 %
原理
上面我们学会了布隆过滤器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它的实现原理。
Redis 布隆过滤器的实现,依靠的是它数据结构中的一个位数组,每次存储键值的时候,不是直接把数据存储在数据结构中,因为这样太占空间了,它是利用几个不同的无偏哈希函数,把此元素的 hash 值均匀的存储在位数组中,也就是说,每次添加时会通过几个无偏哈希函数算出它的位置,把这些位置设置成 1 就完成了添加操作。
当进行元素判断时,查询此元素的几个哈希位置上的值是否为 1,如果全部为 1,则表示此值存在,如果有一个值为 0,则表示不存在。因为此位置是通过 hash 计算得来的,所以即使这个位置是 1,并不能确定是那个元素把它标识为 1 的,因此布隆过滤器查询此值存在时,此值不一定存在,但查询此值不存在时,此值一定不存在。
并且当位数组存储值比较稀疏的时候,查询的准确率越高,而当位数组存储的值越来越多时,误差也会增大。
位数组和 key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布隆过滤器使用场景
它的经典使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
- 垃圾邮件过滤
- 爬虫里的 URL 去重
- 判断一个元素在亿级数据中是否存在
布隆过滤器在数据库领域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例如:HBase、Cassandra、LevelDB、RocksDB 内部都有使用布隆过滤器。
小结
通过本文我们知道可以使用 Redis 4.0 之后提供的 modules 方式来开启布隆过滤器,并学习了布隆过滤器的三个重要操作方法 bf.add 添加元素、bf.exists 查询元素是否存在,还有 bf.reserve 设置布隆过滤器的准确率,其中 bf.reserve 有 2 个重要的参数:错误率和数组大小,错误率设置的越低,数组设置的越大,需要存储的空间就越大,相对来说查询的错误率也越低,需要如何设置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们也知道布隆过滤器的特点:当它查询有数据时,此数据不一定真的存在,当它查询没有此数据时,此数据一定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