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文件其实就是管理编译的工具。使用makefile文件,去寻找相关的*.c 、.h或者.a、*.so的静态库动态库文件等。makefile文件就是告诉编译链工具去相关的路径上寻找,寻找相关的依赖文件。平常若是简单的一两个文件下,可以使用编译器进行gcc编译文件,但是一旦文件多了,需要手动的每一条命令进行执行就会有极大的麻烦,同时也不好管理。

以下就使用相关简单的例子去一步步深入makefile,了解make文件是如何进行文件管理,从而使编译器进行文件编译的。

1、相对于统一目录下的单文件

创建文件: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

# touch main.c tool1.c tool1.h tool2.c tool2.h
# ls
main.c  tool1.c  tool1.h  tool2.c  tool2.h

tool1.h文件如下:

#ifndef  TOOL1_H_
#define TOOL1_H_
void mytool1(void);
#endif

tool1.c文件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ool1.h"
void mytool1()
{ printf("tool1 printf\n");}

Tool2.h文件如下:

#ifndef  TOOL2_H_
#define  TOOL2_H_
void mytool2(void);
#endif

Tool2.c文件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ool2.h"
void mytool2()
{ printf("tool2 printf\n");}

Main.c文件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ool1.h"
#include  "tool2.h"
int main ()
{ mytool1();mytool2(); return 0;}

测试一:

创建好文件后,进行gcc编译,生成a.out。运行a.out显示打印结果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02

在上述简单的gcc *.c的过程中,其实有如下的依赖过程:

a.out -> main.o tooll.o tool2.o   //a.out的生成其实依赖于main.o tooll.o tool2.o
main.o -> main.c
tooll.o  -> tooll.c
tool2.o -> tool2.c

测试二:

将以上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一个新的文件夹,再创建一个makefile文件。如下图创建文件如下:

filemaker中文教程_开发语言_03

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

mytool:main.o tool1.o tool2.o
	gcc main.o tool1.o tool2.o -o mytool
main.o:main.c 
	gcc main.c -c  -Wall -g -o main.o
tool1.o :tool1.c
	gcc tool1.c -c  -Wall -g -o tool1.o
tool2.o :tool2.c
	gcc tool2.c -c  -Wall -g -o tool2.o

filemaker中文教程_开发语言_04


执行make后,打印出两个文件的内容。从makefile可知,.h文件从不参与文件编译,都是从.c的头文件include进行包含进去的。

(注意:若想包含头文件,有三个方法。方法一:使用include进行头文件包含,在头文件线上.h的相关路径;方法二:使用 -I<文件路径> 在makefile文件中,编译的时候进行添加。方法三:使用隐式函数,例如:LDFLAGS 这个为链接选项,如 -L ; LDLIBS 这个为链接需要的库,如-Ikernel32 -Iuser32。这是用隐式函数时,makefile就会去相对的路径寻找相关的文件。)

相关makefile代码例如:

OBJS=main.o tool1.o tool2.o
CC=gcc
CFLAGS+=-c  -Wall -g
#VPATH = src:include
mytool:$(OBJS)
	$(CC) $^ -o $@ -Iinclude
%.o:%.c 
	$(CC) $^ $(CFLAGS) -o $@ -Iinclude
clean:
	rm *.o mytoo*

filemaker中文教程_c#_05

测试三:替换

将makefile使用先关的简式的形式替换,使用OBJS替换相关的*.o等目标文件。使用CC代替相关的编译工具链,使用CFLAGS控制调试信息。将相关的文件进行简化。

(注:相关的#后续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用户可以一步一步删除#,使得后续的命令生效。对比前后文的差异)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06

将相关的make进行执行,可得出相同的结果。

filemaker中文教程_开发语言_07

测试四:简化

filemaker中文教程_编译工具_08


下图为makefile代码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09

将相关的make进行执行,可得出相同的结果。

filemaker中文教程_编译工具_10

测试五:最简化

使用通配符 %.o:%.c 使用通配符将所有的.O .C文件全部替换,让编译文件尽量简洁。

在原有makefile文件中进行最简化修改,在makefile.baceup文件中就是修改成的最简化的形式。如下图所示。所有的.O .C文件全部被替换。

filemaker中文教程_编译工具_11

将相关的make进行执行,相关结果如下。到达此步,已将可以写成一个最简版的makefile文件了。已经初步具备编写makefile文件的程度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12

测试六:多文件夹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以上的前五个测试都是简单的几个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但是在实际开发大型项目时,为了比较好的管理文件,通常都会创建好几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会存放相同类型的文件以便管理。

以下创建两个文件夹,include文件夹存放.h相关的所有文件 src文件夹存放.c的所有文件。

还有main.c和makefile文件位置不变。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13


filemaker中文教程_c#_14

其中makefile文件修改如下:

filemaker中文教程_#include_15

OBJS:为目标文件通配符
CC:为编译工具链
CFLAGS+=-c -Wall -g :为编译信息的配置
VPATH = src:include :为makefile文件编译时寻找的路径

mytool:$(OBJS)
$(CC) $^ -o $@  -Iinclude

$(CC)为编译工具,可以自行修改 $^表示所有的依赖 $@表示目标 -Iinclude 表示链接include文件夹里面的.h文件。由于使用VPATH命令指定搜索路径,所以makefile可以选找到inclued中的.h文件

%.o:%.c 
	$(CC) $^  $(CFLAGS)  -o  $@  -Iinclude

%.o:%.c 表示所有目标文件:所有依赖文件 $(CFLAGS)表示编译配置信息

clean:
	rm *.o mytoo*

clean 表示清除所有编译的内容

执行结果如下:makefile成功执行

filemaker中文教程_filemaker中文教程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