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速度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关于U盘/硬盘的一些分区格式的选择问题,今天就补一下关于硬盘重装系统的时候硬盘分区MBR和GPT的区别
众所周知,MBR和GPT是现在主流的两种分区模式,底层深层次的区别和运作原理就不说了,不然啰啰嗦嗦一大堆,而且对于普通日常使用也没多少用处。
一般来说,MBR是属于常规的分区模式,老主板也只支持bios,在这种模式下,只支持四个主分区,系统的启动模式为bios+mbr,系统开机会比GPT的慢,但是如果你用的是固态的硬盘的话,一般差距基本感受不出来,最重要的区别是mbr读取不了2T以上的硬盘。
GPT是新一代的分区模式,最佳配合是GPT+UEFI,因为现在新出的主板都是UEFI模式的,所以默认的都是GPT+UEFI启动模式,优点是开机快,特别是加了固态硬盘,支持2T以上硬盘的识别,主分区可以说无限,因为正常你也不会设置到129个分区,在数据安全和纠错方面也是比MBR好。
缺点的话可能就是装不了windows7,因为现在很多新主板和CPU在微软的倒腾下装不了7和其他32位的系统,你只能上10,或者8(其实也并非真的装不了7,因为本身GPT是支持64位wind7的,可以装,但是比较麻烦而且驱动兼容也是个问题)
同时,由于开机速度过快,很多时候都没给你时间给你按f2/ESC/DELET等快捷键进入BIOS设置的机会,你这只能在开机的情况下按住shift+关机进入疑难问答里面的UEFI设置来进入BIOS,在遇到需要进入BIOS设置的时候比较蛋疼。
主分区就是用来存放系统启动文件的地方,没有主分区系统就装不进去或者说系统就开机不了。其次,GPT之所以比MBR快,是因为它已经把系统启动所需的部分文件放到一个隐藏分区里面,开机就直接读取,所以比传统快。
最后再补补关于格式化的问题
在 Windows 的格式化对话框中,会有个“快速格式化”的勾选框。勾选后就是快速格式化,不勾选就是一般格式化。
他们的区别在于,快速格式化只写入基本的数据,清除掉一些索引信息,这样所有文件索引不到,被认为不存在了,但实际其真正内容还在磁盘中。
比如你的某张照片内容,在磁盘的 1000 位置。索引信息在开始的位置,当还没有格式化时,系统通过索引一级一级找到照片在磁盘的位置,可以读取到照片的资料。 快速格式化时,将基本数据写入磁盘 0 到 100 的位置,于是 0 到 100 原有的信息就被覆盖清除掉了。
系统就认为这个磁盘中没有文件,但实际上 101 到 100000 的位置,数据还是原来的数据,你的照片内容还在原来的磁盘位置,只是索引丢失就找不到了。 快速格式化十分快,但文件的内容其实还在的,就算经过快速格式化,利用一些软件,还是可以恢复原来的数据。
一般格式化除了写入必要的初始化数据,还会将磁盘全部覆盖一些新数据,比如全部写入 0 或者其它数字。另外一般格式化还会扫描磁盘,检查是否有坏道,将坏道记录下来,写文件的时候不写在坏的地方。所以一般格式化比较慢,文件的内容通常不可恢复。
日常使用,假如没有啥敏感信息,硬盘也没有坏道,快速格式化就行了。但假如磁盘有敏感的信息,磁盘读取比较慢,怀疑有坏道了,就可以使用一般格式化。
但是,也要注意一般格式化会更多写磁盘,反复格式化可能会损害磁盘。 同理,日常删除文件,清空回收站。实际上也只是删除了索引,将文件标记成已删除,但实际文件的内容还在的。 利用一些软件,还是可以恢复回来,假如真的太敏感,不想让别人恢复,可以用一些软件的粉碎机功能。 文件粉碎机除了删除索引,还会往原来的文件内容的磁盘位置写入垃圾数据。这样就不能被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