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之前的工时系统是原生的小程序实现,由于产品逻辑需要优化,代码混乱又仅限微信平台使用,公司致力于想给工时系统重构后支持多平台,并对外开放使用,使之成为一款真正的商业产品。经过前期调研后,uni-app对于多平台的支持最好,且易于上手,于是采用该框架对工时系统进行改造。
uni-app介绍
uni,读 you ni,是统一的意思。很多人以为小程序是微信先推出的,其实,DCloud才是这个行业的开创者。
DCloud于2012年开始研发小程序技术,优化webview的功能和性能,并加入W3C和HTML5中国产业联盟,推出了HBuilder开发工具,为后续产业化做准备。
2015年,DCloud正式商用了自己的小程序,产品名为“流应用”,它不是B/S模式的轻应用,而是能接近原生功能、性能的动态App,并且即点即用。为将该技术发扬光大,DCloud将技术标准捐献给工信部旗下的HTML5中国产业联盟,并推进各家流量巨头接入该标准,开展小程序业务。
在2015年9月,DCloud推进微信团队开展小程序业务,演示了流应用的秒开应用、扫码获取应用、分享链接获取应用等众多场景案例,以及分享了webview体验优化的经验。微信团队经过分析,于2016年初决定上线小程序业务,但其没有接入联盟标准,而是订制了自己的标准。
DCloud持续在业内普及小程序理念,推进各大流量巨头,包括手机厂商,陆续上线类似小程序/快应用等业务。部分公司接入了联盟标准,但更多公司因利益纷争严重,标准难以统一。技术是纯粹的,不应该因为商业利益而分裂。开发者面对如此多的私有标准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既然各巨头无法在标准上达成一致,那么就通过这个框架为开发者抹平各平台差异。
这,就是uni-app的由来。
- 因为多年积累,所以DCloud拥有300多万开发者,并不意外
- 因为DCloud一直都有小程序的iOS、Android引擎,所以uni-app的App端和小程序端保持高度一致,并不意外
- 因为DCloud在引擎上的持续投入,所以uni-app的App端功能、性能比大多数小程序引擎都优秀,并不意外
- 因为DCloud对各家小程序太了解了,所以做好抹平各端差异的跨端框架,并不意外
现在,uni-app已经是业内最风靡的应用框架,支撑着6亿手机用户的庞大生态。
较其它跨平台框架的优势
- 跨端数量更多
- 平台能力不受限
- 性能体验更优秀
- 周边生态丰富
- 学习成本低
几大跨平台开发框架性能和兼容性对比:微信原生版、wepy版、mpvue版、taro版、uni-app版、chalemeon版
前置条件
基本上是 Vue 和 微信小程序 的结合,看了uni-app的介绍和背景,就知道为什么小程序的接口组件命名和uni-app几乎一样了
- 页面组件我们要遵循Vue 单文件组件 (SFC) 规范
- 组件标签靠近微信小程序规范
- 接口能力(JS API)靠近微信小程序规范
- 数据绑定及事件处理靠近 Vue.js 规范,同时补充了App及页面的生命周期
- 为兼容多端运行,建议使用flex布局进行开发
开发工具
HBuilderX (轻如编辑器,强如IDE),官方IDE下载地址
- 可视化的方式比较简单,HBuilderX 内置相关环境,开箱即用,无需配置node ,内置浏览器及时预览,更多功能可通过插件实现
- 如果你之前习惯了使用其它的如VS code、Sublime Text编辑器,在工具栏里可以选择预设快捷键方案切换里选择对应的工具类型,几乎无成本就上手了
- 工具里内嵌了强大的代码块功能,通过预设的变量生成某一段代码,还支持自定义,可以通过自定义代码块教程学习如何生成你自己的代码块,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 创建项目时可以选择你的应用类型,生成默认模版
- 第一次运行时,在工具栏的运行 -> 运行到小程序模拟器 -> 微信开发者工具,首次需要配置微信开发者工具的安装路径,然后点击运行即可调起微信开发者工具( 如果出现调不起来的情况,请到微信开发者工具设置菜单->安全设置里把服务端口开启 );新建项目目录不是选择uni-app的项目根目录,选择的是根目录下面的unpackage->dist->dev->mp-weixin,运行的是编译后的代码
- 建议平时开发选择内嵌浏览器进行及时预览,修改及生效,还可以通过扫描地址栏上方的二维码在手机上预览(必须连的是同一个局域网),调试和浏览器一样打开审查元素
强大的开发者生态
uni-app拥有丰富的插件市场,这里都是开发者贡献的插件,让开发更高效,不必重复造轮子,当然你也可以为开源贡献参与其中,详情见插件开发指南,同时 兼容 NPM 包管理系统 uni-app完整支持 NPM , 活跃的社区氛围,有问题或者交流可以去社区发帖
如何实现优雅的跨端
不同平台特有的API支持条件编译,在 C 语言中,通过 #ifdef、#ifndef 的方式,为 windows、mac 等不同 os 编译不同的代码,uni-app 参考这个思路,为 uni-app 提供了条件编译手段,在一个工程里优雅的完成了平台个性化实现 。
条件编译是利用注释实现的,在不同语法里注释写法不一样:
js使用 // 注释
css 使用 /* 注释 */
vue/nvue 模板里使用 <!-- 注释 -->
uni-app也是支持钉钉小程序的,调试工具用的是支付宝开发者工具,在运行菜单里原本没有钉钉这一项,需要增加拓展
uni-app开发较原生开发对比
优势
- 目录结构清晰,页面文件由原来的wxml,wxss,json,js四个文件变成现在的一个vue文件
- 支持scss和less写法,通过它的变量、继承、嵌套、运算等特性和函数增加css开发效率,减少代码量
- 在uni-app中可以通过vuex插件来全局管理数据
劣势
- 编译调试比较麻烦,编译时间长,编译一次本地缓存数据被清除,需要登陆和缓存的过程对于调试增加了时间成本
- 多平台发布需要多写一些条件编译代码,要了解各平台的差异性
- 原生开发定义全局变量和方法可在app.js中直接定义,全局变量一般用globalData表示,uni-app中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有:
公用模块
定义一个公用的模块,用来组织和管理这些全局的变量,在需要的页面引入,一般放在根目录下common目录里,然后用的时候在页面中引入该模块,这种方式维护起来比较方便,但是用的时候每次都得引入
挂载到Vue.prototype
在main.js中挂载属性/方法
import req from './api/index'
import util from './utils/util'
Vue.prototype.api = 'http://uniapp.dcloud.io'
Vue.prototype.now = Date.now || function () {
return new Date().getTime();
};
Vue.prototype.$api = req
Vue.prototype.$util = uti
引用的时候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onLoad(){
console.log('now:' + this.now());
},
methods: {
getProjectWorktime(userId, workDay) {
this.$api.wktime.getWktimeStatus(userId,
{workDay: workDay}).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
}
</script>
globalData定义全局变量
小程序中有个globalData概念,可以在 App 上声明全局变量。Vue 之前是没有这类概念的,但 uni-app 引入了globalData概念,并且在包括H5、App等平台都实现了。在 App.vue 可以定义 globalData ,也可以使用 API 读写这个值。
<script>
export default {
globalData: {
text: 'text'
}
}
</script>
在其它页面中取值的方式
getApp().globalData.text
uni-app的本地存储
uni.storage的键值对存储,这个是全端支持的。
uni-app的Storage在不同端的实现不同,uni.storage在app侧,映射为plus.storage;h5侧映射为localstorage;各个小程序平台映射为其自带的storage键值对存储:
- H5端为localStorage,浏览器限制5M大小,是缓存概念,可能会被清理
- App端为原生的plus.storage,无大小限制,不是缓存,持久化
- 各个小程序端为其自带的storage api,数据存储生命周期跟小程序本身一致,即除用户主动删除或超过一定时间被自动清理,否则数据都一直可用。
- 微信小程序单个 key 允许存储的最大数据长度为 1MB,所有数据存储上限为 10MB。
- 支付宝小程序单条数据转换成字符串后,字符串长度最大200*1024。同一个支付宝用户,同一个小程序缓存总上限为10MB。
- 百度、头条小程序文档未说明大小限制
常见的平台差异处理(目前仅对微信小程序和H5)
- H5页面底部菜单是包含在页面高度内的,如果postion置为fixed的话, bottom: 0; 需要写成 bottom: var(--window-bottom);
- 登陆逻辑需要用在模版里插入条件编译,逻辑里需要注入不同的登陆方法
<!-- #ifdef H5 -->
H5登陆
<!-- #endif -->
<!-- #ifndef H5 -->
其它平台登陆
<!-- #endif -->
- 非H5端默认并未启用 scoped,如需要隔离组件样式可以在 style 标签增加 scoped 属性,H5端为了隔离页面间的样式默认启用了 scoped
- 在所有的tabbar页面跳转都要用navigateto,来确保tabbar的list不发生任何改变,而小程序不受影响( 出现的异常是在h5中tabbar页面用redirect跳转到非tabbar页面,底部菜单仍存在 )
发布注意事项
uni-app各端能运行的是编译后的代码,文件位于根目录下unpackage->dist->build/dev,build目录是发布的代码,dev是本地预览的代码
H5端发布:
- 点击发行->网站-H5手机版,需要配置网站域名,编译到代码中解决接口请求跨域的问题
- 根目录下manifest.json文件关于h5配置,注意选择路由模式,hash和history,运行的基础路径,就是域名解析对应的服务器上项目的目录
思考及感想
之前听过一个大佬的一句话:如果我只能给其他程序员一个建议,那就是编写小的代码块,你要多写小方法、小功能、小程序。写完不断思考如何精简你的代码,如何完善你的逻辑,只有基本功扎实了,你才能在大的系统和程序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