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讲我们主要介绍了进程的安全,而内存的泄漏异常是进程安全的其中一种场景,那么本讲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内存泄漏以及当出现内存异常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并定位具体的问题。其次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了需要优化 router 这个中间件,我们将在本讲末说明下。
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指程序中已动态分配的堆内存,由于某种原因程序未释放或无法释放,造成系统内存的浪费,导致程序运行速度减慢甚至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这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一段解释,下面我们先来看下 Node.js 中的内存回收策略。
Node.js GC 的策略
首先我们要理解在 Node.js 存储中分为堆和栈:
- 栈中主要存储的是一些原始类型,比如 Boolean、Null、Undefined、Number、BigInt、String 以及 Symbol;
- 堆中主要存储引用类型的数据,比如对象、全局变量等。
由于栈是系统存储的临时数据,因此系统会进行释放,不会引发内存泄漏问题;而堆中的数据是需要程序自己进行清理,因此存在内存泄漏风险,在 JavaScript 中进行垃圾回收的有引用计数和标记清除法。
而在 Node.js V8 引擎中使用了多种方法的融合:
- 对于存活较短的存储对象会使用Scavenge 算法;
- 而对于存活较长的对象或者说在 Scavenge 算法中存储的对象数据超过一定比例时,则会使用标记清除法与标记整理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这三种算法的细节,你需要自行去了解下,本讲核心还是内存泄漏的类型以及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下内存泄漏的分类。
内存泄漏分类
内存泄漏可以分为 4 种类型,分别是常发性、偶发性、一次性和隐性。
1.常发性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这种是比较好理解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全局变量,在每次调用该部分业务逻辑时,都会导致该变量的数据增加,这就是常发性。这种问题一般比较好定位,只要在开发或者测试阶段就可以快速定位到。
2.偶发性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比如虽然都是全局变量,A 逻辑只要调用就会增加,而 B 逻辑需要满足各种复杂条件后才会增加,那么 B 就是偶发性,而 A 就是上面的常发性。
3.一次性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且仅一块内存发生泄漏。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的次数不多,那么影响相对较小,比如说我们在启动 Node.js 服务后,require 并初始化了一个对象,但是并没有在程序中使用这个对象,我们知道在 Node.js require 的模块是会被缓存起来的,因此这也算是一种内存泄漏场景,只是这类场景影响非常有限。
4.隐性
在调用函数或者模块时,当参数或者输入没有达到界定值时,是不会发生泄漏,当参数或者输入值达到一定时,才会发现内存泄漏,我们称这种为隐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要读取一个文件,当文件很小时,我们内存可以处理,但是当读取的文件非常大,则会导致内存异常问题,严格来说隐性的情况并不是内存泄漏,因为当程序调用结束后,还是会最终释放。
Node.js 内存泄漏分析方法
一般情况下内存的增长是不会立即出现的,而是缓慢地增长,特别是偶发性和隐性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时间来进行一些内存快照分析。
如果内存泄漏是常发性的,这就不需要到生产环境(现网环境)复现了,可以直接在开发或者测试环境进行内存快照即可。而如果是偶发性的或者隐性的情况,你才需要在生产环境进行内存快照。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其中会应用到哪些工具。
1.工具介绍
只需要 2 个工具就可以分析出内存泄漏的问题:
- heapdump 内存快照的工具
- chrome dev tools 中的 Memory Profiles
heapdump
该工具主要是生成一个内存快照文件,在我们框架项目中,你可以直接 require lib 下的 heapdump 这个库即可,比如我们的 app.js 这段代码: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dumpFun = require('./src/lib/heapdump');
app.use(logCenter());
app.use(routerMiddleware());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dumpFun('nodejs-cloumn', '10:53', 60);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dumpFun = require('./src/lib/heapdump');
app.use(logCenter());
app.use(routerMiddleware());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dumpFun('nodejs-cloumn', '10:53', 60);
在代码中的第 5 行引用了这个库,然后调用 dumpFun 从 10 点 53 分开始,每隔 60 秒打印一次内存快照。这个库如何实现的细节,你可以自己去 GitHub 源码中的 lib 目录下查看,主要是做了一层封装,能够更好地适用我们的应用场景。
chrome dev tools
打开 Chrome 浏览器的控制台,在图 1 界面可以找到该工具。
图 1 chrome dev tools 的 Memory 工具
把生成的内存快照文件,点击 Load 按钮加载进来。
接下来我们做一些实践的例子分析,来介绍下具体的使用方法。
2.实践分析
在介绍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常发性的内存泄漏场景,假设我们有一个 session 处理的模块,每次用户请求时需要判断用户是否有登录态,因此需要将 session 保存在一个地方,这里我们保存在内存中。为了效果,我们在请求登录的接口时,进行一个比较大的循环处理,代码如下:
const Controller = require('../core/controller');
class MemLeak extends Controller {
login() {
for(let i=0; i<10000000; i++){
this.ctx.session.set(i);
}
return this.resApi(true, 'set success');
}
}
module.exports = MemLeak;
const Controller = require('../core/controller');
class MemLeak extends Controller {
login() {
for(let i=0; i<10000000; i++){
this.ctx.session.set(i);
}
return this.resApi(true, 'set success');
}
}
module.exports = MemLeak;
这个文件在源码的 controller/memLeak.js 中,上面代码就是在调用这个接口时,往 session 中 set 了一个 10000000 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修改 app.js,在其中增加 session 功能模块,并且启动内存快照的打印时间节点,如下代码所示: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session = require('./src/middleware/session');
const dumpFun = require('./src/lib/heapdump');
app.use(logCenter());
app.use(session());
app.use(routerMiddleware());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 为了方便,可以打开如下代码自动获取
const currentDate = new Date();
dumpFun('nodejs-cloumn', `${currentDate.getHours()}:${currentDate.getMinutes()+1}`, 60);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session = require('./src/middleware/session');
const dumpFun = require('./src/lib/heapdump');
app.use(logCenter());
app.use(session());
app.use(routerMiddleware());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 为了方便,可以打开如下代码自动获取
const currentDate = new Date();
dumpFun('nodejs-cloumn', `${currentDate.getHours()}:${currentDate.getMinutes()+1}`, 60);
在上面代码中的第 5 行就是加载我们的 session 中间件,并且在第 10 行,也就是路由转发处理之前调用,这样就可以在 controller 中处理 session。最后在代码 15 行增加内存快照,这里的时间点,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当前时间进行调整,最好大于当前时间 1 分钟就行了,比如我现在的时间是 14 点 43 分,因此可以设置成 14 点 44 分,为了方便,我这里将上面的时间设置为了自动获取。
session 这个中间件是比较简单的,代码如下:
const loginUsers = {};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return async function ( ctx, next ) {
ctx.session = session;
await next();
}
}
const session = {
set: function(username) {
loginUsers[username] = true;
},
const loginUsers = {};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return async function ( ctx, next ) {
ctx.session = session;
await next();
}
}
const session = {
set: function(username) {
loginUsers[username] = true;
},
<span >check</span>: <span ><span >function</span>(<span >username</span>)</span>{
<span >return</span> loginUsers[username] ? <span >true</span> : <span >false</span>;
}
<span >check</span>: <span ><span >function</span>(<span >username</span>)</span>{
<span >return</span> loginUsers[username] ? <span >true</span> : <span >false</span>;
}
};
在上面代码中存在一个内存泄漏的点,就是loginUsers 会随着用户请求越来越大, 导致存储的空间占用越来越大,而这个 loginUsers 在进程运行期间,又不会进行释放,从而导致内存泄漏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启动服务,启动成功后会看到如下提示:
系统将在 38 秒后打印首次内存快照,请在首次快照后请求内存泄漏接口
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系统将在 38 秒后打印首次内存快照,请在首次快照后请求内存泄漏接口
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
等待 38 秒后,同样会提示:
打印首次内存快照成功,请开始请求内存泄漏接口
打印首次内存快照成功,请开始请求内存泄漏接口
接下来我们打开内存异常的接口:
http://127.0.0.1:3000/v1/mem-leak
http://127.0.0.1:3000/v1/mem-leak
请求成功后,由于我们内存快照间隔 1 分钟,再耐心等待 1 分钟,你会在项目的 log 目录下看到两个 heapsnapshot 文件。
接下来我们打开 Chrome 浏览器 Memory 分析工具,分别 Load 这两个问题,如图 2 所示,先选择较大内存的文件,然后再选择 comparsion 对比最新的文件。
图 2 内存快照对比图
在对比后,你可以选择右侧的单独每一列进行排序,其中右侧的每一项表示的是:
- New,对比文件新创建的对象;
- Deleted,对比文件删除的对象;
- Delta,对比文件净新增的对象;
- Alloc Size,已分配使用中的内存空间;
- Freed Size,对比文件释放的内存空间;
- Size Delta,对比文件净占用内存空间。
以上我们主要对比净新增的 Delta 和 Size Delta,分别用两者排序,你会发现 Size Delta 中 (array) 占用空间非常大,如图 3 所示。
图 3 Size Delta 排序后的结果
你展开 (array) 这一列,然后在 (array) 的第一行,如图 4 所示,会看到一个未描述的对象占用了非常大的空间,这个对象几乎占用了 99% 的空间,在这个对象中有一个关键信息是 @108135 这个值,你可以先对这个值有个印象。
图 4 (array) 空间占比排序结果
我们右键这个数据,然后选择 Reveal in Summary view,你将会看到图 5 的结果:
图 5 Reveal in Summary view 结果
但是这里因为 (array) 是一个引用对象,因此我们要看下整体的占用情况,我们把 (array) 收缩起来,然后选择右侧的 Retained Size,可以看到图 6 所示的结果。
图 6 Retained Size 排序后的结果
现在你可以看到了,占用最大的就是前 3 个,因此我们着重看这 3 个,我们展开 Object 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如图 7 所示的结果,注意 @108135 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 (array) 中的数组对象。
图 7 展开 Object 后的结果
在图 7 中你发现很多以 0、1、10 、... 这种为键的对象,里面存储了比较简单的值 true,这里我们还没有找到具体的原因,但是至少发现了数据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看 system/Context,其实第一眼就能发现其是 Koa 框架中的 ctx,我们展开就可以看到图 8 结果。
图 8 展开 system/Context 结果
你从图 8 发现异常了吗,loginUsers 占用了 95% 空间,好了这下真相大白了,我们再去 ctx 中寻找在哪里进行 loginUsers 的设置,经过代码检查,那肯定能找到泄漏的具体位置了。
以上就是一个分析过程,主要还是 comparsion 结合 summary 来进行分析。对于非常发性的内存泄漏,比如偶发性,就需要在生产环境定时打印内存快照。请注意要选择用户访问较少的时间节点,比如说当地的凌晨 3-4 点,同时两个快照的打印时间点必须一致,这样用户访问的数据对内存影响较小。
Router 中间件优化
在前一讲中,我们说了 Router 存在的问题,这里顺便将这块进行一些优化,减少对 router 模块的频繁修改。
我们在中间件 middleware 文件夹中新增了一个 newRouter.js 文件,主要介绍几个关键的实现点。
第一个就是需要将横杠转化为大写首字母,因此这里需要使用到这样的正则替换:
// 去除非常规请求路径,将-转化为大写
pathname = pathname.replace('..', '').replace(/\-(\w)/g, (all,letter)=>letter.toUpperCase());
// 去除非常规请求路径,将-转化为大写
pathname = pathname.replace('..', '').replace(/\-(\w)/g, (all,letter)=>letter.toUpperCase());
上面代码中需要去除 .. 的访问,防止用户利用非法请求路径,请求根目录的文件信息。
第二就是我们默认请求路径的最后一个是方法名,因此使用 / 切割后,获取最后一个元素为请求的方法名,如下代码所示:
pathnameArr = pathname.split('/');
pathnameArr.shift();
pathnameArr = pathname.split('/');
pathnameArr.shift();
if(pathnameArr.length < 2){
baseFun.setResInfo(ctx, false, ‘path not found’, null, 404);
return await next();
}
let method = pathnameArr.pop();
其他部分的代码基本相似,你要使用这个新的路由的话,直接在 app.js 中打开这段注释即可。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new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session = require('./src/middleware/session');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router');
//const routerMiddleware = require('./src/middleware/newRouter');
const logCenter = require('./src/middleware/logCenter');
const session = require('./src/middleware/session');
打开以后,你就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请求了:
http://127.0.0.1:3000/v1/test/index
http://127.0.0.1:3000/content/test
http://127.0.0.1:3000/v1/test/index-test
http://127.0.0.1:3000/v1/test/index
http://127.0.0.1:3000/content/test
http://127.0.0.1:3000/v1/test/index-test
这样都可以返回正常的数据。
总结
本讲先介绍了内存泄漏的概念,以及 Node.js 的内存回收机制,其次介绍了一些内存泄漏分类,着重介绍了内存泄漏的分析方法,其中如何一步步定位到泄漏的代码是本讲核心知识点,希望你可以多尝试一些内存泄漏的案例来自我分析,比如闭包会导致内存泄漏,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分析和定位呢?可以将你的答案写在评论区。
下一讲我们将进行一些压测工具的应用介绍,以及如何在压测过程中一步步进行性能分析优化,并且介绍一些常见性能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