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执行过程:
如上图所示,首先Java源代码文件(.java后缀)会被Java编译器编译为字节码文件(.class后缀),然后由JVM中的类加载器加载各个类的字节码文件。加载完毕之后,交由JVM执行引擎执行。
在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JVM会用一段空间来存储程序执行期间需要用到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这段空间一般被称作为Runtime Data Area(运行时数据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VM内存。因此,在Java中我们常常说到的内存管理就是针对这段空间进行管理(如何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
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 JMM)
JDK1.6:
JDK1.8:
线程私有的:
- 程序计数器
- 虚拟机栈
- 本地方法栈
线程共享的:
- 堆
- 方法区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比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令器,字节码解释器⼯作时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条需要执⾏的字节码指令,分⽀、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另外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个独⽴的程序计数器,各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从上⾯的介绍中我们知道程序计数器主要有两个作⽤:
- 字节码解释器通过程序计数器来依次读取指令,从而实现代码的流程控制,顺序、选择、循环、异常。
- 在多线程的情况下,程序计数器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所执行的位置。从而线程切换回来的时候能够知道上次线程执行到哪个位置了。
注意:程序计数器是唯⼀⼀个不会出现 OutOfMemoryError 的内存区域,它的⽣命周期随着线程的创建⽽创建,随着线程的结束⽽死亡。
Java 虚拟机栈
与程序计数器⼀样,Java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命周期和线程相同,描述的是 Java ⽅法执⾏的内存模型,每次⽅法调⽤的数据都是通过栈传递的。
Java 内存可以粗糙的区分为堆内存(Heap)和栈内存(Stack),其中栈就是现在说的虚拟机栈,或者说是虚拟机栈中局部变量表部分。 (实际上,Java虚拟机栈是有一个个栈帧组成,每个栈帧都有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
局部变量表:顾名思义,想必不用解释大家应该明白它的作用了吧。就是用来存储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包括在方法中声明的非静态变量以及函数形参)。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则直接存储它的值,对于引用类型的变量,则存的是指向对象的引用。局部变量表的大小在编译器就可以确定其大小了,因此在程序执行期间局部变量表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
操作数栈:想必学过数据结构中的栈的朋友想必对表达式求值问题不会陌生,栈最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用来对表达式求值。想想一个线程执行方法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不断执行语句的过程,而归根到底就是进行计算的过程。因此可以这么说,程序中的所有计算过程都是在借助于操作数栈来完成的。
指向运行时常量池的引用:因为在方法执行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用到类中的常量,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引用指向运行时常量。
方法返回地址,当一个方法执行完毕之后,要返回之前调用它的地方,因此在栈帧中必须保存一个方法返回地址。
由于每个线程正在执行的方法可能不同,因此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个自己的Java栈,互不干扰。
Java 虚拟机栈会出现两种异常:StackOverFlowError 和 OutOfMemoryError
- StackOverFlowError:若Java虚拟机的内存大小不允许动态扩展,当线程请求栈的深度超过Java虚拟机栈的最大深度,就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
- OutOfMemoryError:若Java虚拟机的内存大小允许动态扩展,当线程请求栈内存用完了,无法动态扩展了 ,就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本地方法栈
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 Java ⽅法 (也就是字节码)服务,⽽本地⽅法栈则为虚拟机使⽤到的 Native ⽅法服务。
堆
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中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东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乎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在这⾥分配内存。
Java 堆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因此也被称为GC堆(Garbage Collected Heap)。
方法区
方法区在JVM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它与堆一样,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在方法区中,存储了每个类的信息(包括类的名称、方法信息、字段信息)、静态变量、常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
在Class文件中除了类的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来存储编译期间生成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JDK 1.8 的时候,方法区(hotspot的永久代)被彻底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元空间使用的是直接内存。
运行时常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