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公司迎来了位新的大厂研发总监,对于产品,项目,文档的理解,使我深受启发;同时也借这机会,对自己这两年的产品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希望能简单概括整理出自己的产品方法论,以后跳槽或者碰到任何产品问题,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不至于手足无措。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有这三个阶段: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

第一阶段:解决问题

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这一阶段,你不用管需求是不是合理,你只要给出足够多的解决方案就行了。比如:

1、这个层级太多了,用户根本无法退回到首页——面包屑导航/抽屉式导航/列表式导航/下拉导航等等

2、用户根本不知道注册完毕还要审核,让用户干等——注册完毕后,加入提示语句,告知其审核状态

3、用户开始流程了,后面还有那么多步,根本走不完——给出用户引导图,让其提前知道所有步骤

.......等等等等

这其实是需要一定的产品积累,以及多使用产品而培养出来的感觉,同时,看看竞品如何解决的,看看大厂如何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相信很简单能够去解决。

当然给出完美的页面交互图,定义好字段,字段的限制,必填非必填,提示的文案,其他的注意事项都需要体现。这对于开发的工作量和测试bug回归都相当有帮助,否则最后还得找产品确认,耗时耗力。

其实这层的产品经理,也是能够实现自我突破的。最重要的点就是如下:

  •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最优的解
  • 能否给出细致的页面交互图,以及逻辑图,能否给出完整的流程图;能否考虑到所有注意事项,有关联的页面等等

别小看这一步,因为一个最优的解,往往你的解决方案需要重塑用户的习惯。所以你同样需要了解人性,用户心里等等。

这其实是成为一个产品经理最基础的技能。思维要发散,文档要细致。

 

第二阶段:分析问题

当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产品经理的核心就应该是要能判定这个需求是不是伪需求,是不是值得去开发。同时给出你的最优解。

那我个人认为的流程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1、业务/老板/用户接收到的需求整理

2、了解需求的背景,需求从哪里来的(有没有数据支持)

3、确认需求真伪,优先级,从哪个角度去解决(产品的第几层去解决,性价比最高)

4、一份详细的PRD文档,原型的Demo辅助

那重点是如何判定这个需求值得做的:

  • 数据支持与埋点:永远不要相信用户说的,要相信用户做的,数据埋点的分析尤为重要(对数据分析的能力)
  • 用户调研:当得不到他们的行为的时候,你只能通过用户调研这个方法去了解
  • 竞品分析:看看你行业中的领头公司有没有这问题,他们如何解决的(其实我感觉竞品分析,每个阶段都需要,就看你需要从竞品中了解什么)
  • 产品回溯:需求失败无所谓,一定要总结经验,可能失败多了,你就有感觉谁提的需求比较正确,谁的需求失败的较多

等等....

 

第三阶段:发现问题

上一阶段获得需求是被动的,而这一阶段,对于B端需要去深入业务,对于C端需要去了解人性,认识心理学。

这就需要制作BRD,MRD的文档,用来说明市场一直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完能为你带来多少利益。这之后慢慢展开了。

可能这类人才是最稀缺的,因为你不在一个行业深耕,可能看到的只是表面,解决的也只是表面问题。无法深入到用户的核心来使他们爱上你的产品。

其实这个分析思路,基本与BRD和MRD文档有关,等下期可以重点说下这方面的问题。

 

总算写了第二篇了。虽然,有很多想表达,但是无奈文字功底实在太差。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希望慢慢增加自己的文笔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