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large][size=large][size=large][size=large]facade层,service 层,domain层,dao 层设计

一,Service->DAO,[color=red]只能在Service中注入DAO[/color]。

二,DAO只能操作表单数据,跨表操作放在Service中,[color=red]Service尽量复用DAO[/color],只有一张表产生的业务放入DAO中。

三,事务操作,放在一个DAO中。

四,如果有更大Service的之间的复杂调用,考虑在service上再加Facade层(Components组件)。

五,多考虑这部分代码放在哪里,[color=red]多利用上下分层[/color],增加代码可读性,提高代码复用率。

服务层处理业务逻辑,DAO封装Entity对象,Action作为Controller处理分发。
业务逻辑是最容易变化的地方,当业务改变时,只增加修改相应的代码即可。真正享受分层带来的益处。
 
 J2EE分层设计是Java企业应用的最基本的设计思想。

  从最常规的分层结构来说,系统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

  表现层:主要是客户端的展示。

  服务层:直接为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或功能。也是系统所能对外提供的功能。

  领域层:系统内的领域活动。

  DAO层:数据访问对象,通过领域实体对象来操作数据库。

  其中有些指导原则:

  1、上层总是依赖其下层,依赖关系不跨层。

  2、表现成除外,[color=red]同一层之间方法不允许相互调用[/color]。这是实际开发中一些开发者容易范的错误!如果真是同一层之间存在方法调用,需要注意,这些调用都是一些上层不可见方法,比如一些工具方法等。

  3、[color=red]一切从服务层出发[/color],从系统需要提供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而不是从数据库的表出发,创建DAO,再创Domain,然后Service,这实际上是对系统分层的误解。

  4、系统最核心的设计就是将系统中的实体划分为领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数据的DAO层,并将这些活动暴露给服务层,服务层的实现依赖于领域活动。

  5、每个接口的职责范围明确有界。

   在我所做的系统中,常常看到一些糟糕的编码:系统设计从表开始,一个表对应一个DAO,一个DAO对应一个domain,一个Domain对应一个 Service,实际上Service的接口和DAO的接口基本上完全一样!导致Service的接口方法超多!到了表现层,前台程序员在写Action 的时候,Action中反复的调用Service方法,代码不堪入目。

  正确的设计应该是,一个领域活动会聚合对应一个或一组 DAO,来完成一个领域活动。而一个服务可能包含两个领域活动,比如一个转账的业务,对应两个领域活动。两个帐户的金额分别发生变化,需要操作一组领域活 动,而每个活动需要操作很多表(调用多个DAO)。 事务的控制我们可以放到Service层。

  目前,越来越多的架构师喜欢领域模 型驱动设计([url][/url]),针对系统的领域模型建模,然后上层直接是Service,Service下面就是领域活动层Activity,从而去掉了DAO层,这样做的 优点是系统设计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可以避免上面所说的一个表对应一个DAO、Service的情况。

  但缺点是当领域活动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引起领域活动层代码的变化。并且,当要更换持久化框架或者技术时候,领域活动要重新实现。

  但综合考虑起来,这样带来的优点也很多,而实际上更换数据库和持久化框架的情况很少,因此这样的设计也是有其合理性一面的。这样做实际上是将原来的DAO和Domain层合并为一个Activity.但上层的设计思路还是一致的。

  其实Service层的设计也很讲究,其中就是要控制Service的数量,从Service层往下,接口数量逐层增加。通常将一个模块的服务都集中到一个Service中来处理。

  每层中的每个接口都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那一块,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牛槽伸出个狗舌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DAO中胡乱操作别的表。这种凌乱的实现只会置项目经理与死地。也会为软件的维护带来很大代价。

  笔者曾遇到这样的团队,缺乏对整个项目的整体设计,一个表一个DAO,对应一个Service,系统也不大,三四十张表,但是性能相当地下,经常down机。

  最终发现,失败不是开源框架和数据库以及应用服务器和硬件配置的错,根源在于拙劣的设计导致。